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3日 · 目前全球高通脹情況持續多久,沒有人敢肯定,隨著新冠肺炎出現變種病毒. Omicron再肆虐,供應鏈中斷問題仍然未能解決,加上原材料價急升及部分國家大量職位空缺等問題,為通脹可能再惡化提供助燃劑。 2022年投資主題之一就是如何抗通脹之餘,為資本增值。 就算所謂高息股帶有7厘至8厘息,亦可能是賺息蝕價的陷阱。 以下有兩隻收息股可考慮,有望賺息兼賺價。 恒生銀行. 恒生 (0011)銀行已踏入88 周年,是本港主要本地銀行之一,服務超過350 萬名客戶。 更多內容: 恒生業績靠穩收息仍可買? 該行主要業務包括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商業銀行,以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 恒生同時亦提供全面人民幣服務,受惠跨境理財通業務。

  2. 2021年5月10日 · 雖然說星醫藥是大中華區代理,但目前該疫苗只供應港澳兩地居民接種,而內地截至4月30日該疫苗仍處於II臨床試驗之中。 好消息是,管理層表示已向國家藥監局遞交臨床數據供審評。

  3. 2022年12月19日 · 根據香港疫情爆發經驗,隨著社會囤積抗疫藥物,可以預期到往後即使疫情進一步升溫,相關藥物的需求增長也會放緩。 更重要一點是,新華旗下退燒藥布洛芬市場份額雖高達40%,並最能受惠當前疫情,但市場不乏競爭對手,如強生旗下美林、泰諾等退燒產品等也宣佈響應政府號召,全力提高產能,而且相關原料藥並無專利,因此亦可能有更多潛在競爭對手加入。 綜合而言,新華製藥的銷售旺季暫時估計可維持至少到2023年首季,然而市場對公司並無盈利預估。 按新華股價月內升2倍計算,公司的預測盈利亦相應有2倍或持續的高增長方能支持高估值。 而按12月16日收市價計算,新華製藥H股過去12個月市盈率為25倍,而A股為86倍,A股自疫情以來3年平均市盈率為23倍,即A股估值升了近3倍,對盈利的增長要求更高。 AH股折讓收窄.

  4. 2021年11月9日 · 新冠口服藥有望終結肺炎疫情,旅遊重啟有望支持全球航空業復甦,香港上市的四間航空公司之中,國泰與國航的定位更優勝。 不過,考慮到國泰表現難以預測性,要小心

  5. 2020年12月31日 · 2021年臨近,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新冠肺炎疫情亦有望在疫苗普及下受控,以下3隻復甦潛力港股值得關注。

  6. 2021年5月25日 · 雖然 香港業務需按照管制協 議 來營運,盈利能力受限,但卻換來了長年的業務確定性,最一份協 議 要到 2 033年才期滿,期間中電可以透過持 續 擴大資產基 礎 來改 善 盈利,支持分派增長。

  7. 2021年7月19日 · 各國新冠肺炎疫情隨病毒變種而此起彼落,其中內地好可能將引入復必泰作為加強針,作為代理的復星醫藥(SEHK:2196)可望最受惠。 新冠疫情一眾受惠藥股中,復星醫藥憑藉其有份投資的復必泰藥效獲各國承認,股價與疫情走勢敏感度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