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財政預算案2024/25》宣讀後,金管局緊接公布放寬住宅按揭成數,$3,000萬或以下物業最高承造70%按揭,$3,000萬以上至$3,500萬物業,按揭成數上限60%至70%,貸款上限$2,100萬;$3,500萬以上物業,最高按揭成數60%。 但注意,2023年9月22日或以後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樓花交易,新按保也適用於即供付款辦法。 《胡.說樓市》一文整理多個影響按揭成數的因素。 快速跳往: 什麼是「按揭成數」 、 借取按揭保險增大成數 、 入息影響按揭成數 、 買家身分的影響 、 一手樓與二手樓的分別 、 轉按的最高按揭成數 、 居屋、村屋、唐樓的按揭成數 、 疫症的影響. 本文目錄. 什麼是「按揭成數」? 傳統銀行. 自用住宅物業按揭成數 (不包括按保)

  2. 1. 不少上車客都鍾情新樓,我們會盤點2024年矚目新盤,同時會持續跟進! 你進來就可以看到《胡‧說樓市》的重點新盤分析! 本文目錄. 2024年重點新盤列表. 2023年重點新盤列表. 2022年重貨區實地考察影片. 2022年重點新盤列表. 2021年重點新盤列表. 2020年重點新盤列表.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想知更貼身嘅資訊?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居屋2020】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按揭保險費】深入分析四種保費計算方法、繳費形式注意事項! 【按揭利率】各大銀行優惠、回贈比較. 2024年重點新盤列表.

  3.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非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 寬減2024/25課稅年度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3,000。 寬減2024/25課稅年度100%利得稅,上限$3,000。

  4. 【買樓印花稅2024(撤辣後)】最新首置印花稅:十大重點教你計算!【額外印花稅2024(撤辣後)】2024年2月28日起撤銷! 額外印花稅(SSD)六大重點!【居屋2024: 申請攻略】新增家有初生優先選樓! 入息、資產、購買資格懶人包 (持續更新)

    • 為何要繳交印花稅?
    • 住宅印花稅種類
    • 如何計算買樓印花稅?
    • 撤辣(2024年2月28日起實施)Faq
    • 印花稅表
    • 非住宅物業
    • 「從價印花稅」Vs「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你要知道的10大重點
    •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繳交印花稅目的,就是用來確立文件法律效力,以防日後買賣雙方有任何爭拗,文件都可作呈堂證供,法庭會受理,同時這也是法律責任。 自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持續量化寬鬆帶來樓市反彈,政府為遏制樓市過熱,推出了針對炒家的「額外印花稅」(SSD)、公司及海外客的「買家印花稅」 (BSD)、以及收租客的「雙倍印花稅」(DSD) (註: 後改為劃一7.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NRSD)。對在香港居住的準買家來說,影響最深遠的肯定是「雙倍印花稅」或「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究竟影響有多大? 不過,2024年2月28日起全面撤銷所有辣稅,亦即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新住宅從價印花稅(NRSD)均告取消,炒家、境外客、公司客、非首置客,$300萬樓下物業,只須交$100印花稅。

    香港住宅物業的印花稅主要分四類,下面會詳細講述當中分別,我們先在這裡簡單分類: 1. 從價印花稅:按照基本印花稅階(第2標準稅率)計稅,稅項由$100至樓價4.25%不等,視乎樓價而定。 2. 新從價印花稅:如非香港人,或已持有一層香港住宅,稅率劃一7.5%,但合資格外來人才,可以「先免後徵」,先繳交稅率較低的住宅從價印花稅,若最終未能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才需要補交新從價印花稅的稅項差額。相關稅項2024年2月28日起撤銷。 3. 買家印花稅(BSD):如非香港永久居民,或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稅率劃一7.5%,但合資格外來人才,可以「先免後徵」,先獲豁免繳交買家印花稅,若最終未能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才需要補交。相關稅項2024年2月28日起撤銷。 4. 額外印花稅(SSD):購入住宅兩年內售出(以...

    計算印花稅很簡單,只需根據下列的印花稅表,按照樓價及物業種類就可以得出應繳的印花稅項。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到我們的按揭計算機當中,只需輸入樓價,並回答是否持有多於一層住宅物業,計算機便會自動計出應繳印花稅,以及置業雜費。

    1. 往後買樓是否不用繳付印花稅?

    不是。所有買家,包括首置、非首置、公司客、境外客,都只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詳見下表。

    2. 我昨日剛購入住宅單位,今日賣出,是否不用再繳付額外印花稅(SSD)?

    是,2024年2月28日起售出的住宅物業,無論購入時間如何,都不再需要繳付額外印花稅。

    3. 我已持有住宅物業業權,再買新樓,應繳哪種印花稅?

    只須繳付從價印花稅,2024年2月28日起不用再繳付辣稅。

    調整後住宅印花稅

    針對「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的稅階,我們泛指「第2標準稅率」的稅階,表列如下 即是怎樣計算? 假如你本身購買一層150萬元物業,且在買樓時符合上述幾個條件,你的物業可跌入第一欄: 「3,000,000元或以內」,故你只需要繳交100元的「從價印花稅」便可以了。 但如果你本身購入的物業價值630萬元,在買樓時你符合上述幾個條件,你的物業就會跌入第八欄: 「6,000,001元至6,642,860元」,你就需支付「135,000元+超出6,000,000元的款額10%」,也就是說你要支付135,000元外,還要就樓價30萬元多繳交10%即30,000元,變相「從價印花稅」總額為165,000元。如此類推。

    如果你本身購買的是「非住宅」物業,你也需要繳付「印花稅」。只是無論你是否符合上述三個條件 (註: 香港永久居民、在買賣物業時沒有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並不是其他香港物業的實質擁有人),你也需要繳交「從價印花稅」,稅率跟「住宅」不同,會以「第1標準稅率」(第2部)來釐定,較住宅多徵一倍稅項。不過,根據最新的《施政報告2020》,政府公佈自2020年11月26日起,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從價印花稅,將重新調整至標準從價印花稅。換言之,11月26日起撤銷工商舖、車位的雙倍印花稅。

    重點1:什麼時候繳交稅項?

    很多人都會問,究竟這筆稅項應該何時繳交? 以前政府容許買賣在簽署「轉讓契約」時才繳付印花稅,但為防炒風 (註: 因若投資者拉長成交期變相可延遲交稅),故其後政府規定,買賣雙方在簽訂「買賣合約」後30天內需繳交,而不是等待「轉讓契約」時才繳付。對一般買家來說,大家前往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多數會提醒你帶支票支付相關稅項,律師會協助代交印花稅。

    重點2:怎樣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正因為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若符合早前說的「三大條件」,你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否則會被要求徵收更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因此,怎樣才為之「香港永久性居民」? 怎樣證明自己「沒有持有其他物業」? 以及自己並不是其他物業的「實益擁有人」? 這一點就變得相當重要。 所謂「香港永久居民」,很直接就是只要你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就可以;但如果你仍待入境處核實身份,而持有「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資格申請結果通知」則不屬於永久性居民。

    重點3:怎樣為之「沒有住宅物業」?

    至於怎樣為之「沒有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 如果你本身在一個物業上有「實益權益」或「佔有部份業權」,法律上已視為擁有物業。但怎樣才為之有「實益權益」呢? 法律上,物業可分「名義擁有人」(Legal Title)及「實益擁有人」(Beneficial Owner)。「名義擁有人」就是在註冊文件上顯示出來的名字,但「實益擁有人」則未必顯示出來,但他可能只是協助供款、或為物業作出貢獻,但已可視為「實益擁有人」。通常在往律師行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會多給一份文件「法定聲明IRSD131」予買家簽署,作用是證明「自己沒有持有香港住宅物業」。 以至如果本身是以「受託人」(Trustee) 身份持有物業,或與其他人聯權(Tenant in Common / Joint Tenancy)擁有住宅物業,在法律上已被視為擁有一個住宅物業,故當這些買家再購入另一香港住宅物業時,已不符合「沒有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條件了。 既然是否持有物業,會直接決定繳交「從價印花稅」,抑或更高稅階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究竟怎樣決定買家是否持有多於一個住宅物業呢? 印花稅沒有特別註明什麼為之「單一物業」,但有說...

    自《胡‧說樓市》專頁開通以來,我們不時收到谷友來訊查詢不同置業疑難,當中按揭是最常遇見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連同網上一站式樓按比較平台「ROOTS上會」找來獨家按揭優惠!《胡‧說樓市》谷友將尊享AI按揭評估,輸入所須資料後,可得悉自己的可負擔樓價,提升上會機率,而透過指定連結成功申請按揭,包括新盤、二手樓、村屋、新居屋、綠置居等,都有機會獲取最高$7,000的禮券獎賞,無論新按揭申請、轉按、加按都適用! 申請與領獎詳情,請按以下連結跳往:

  5. 2024年2月28日後,如果壓力測試真的全面取消,究竟我們的供款會輕鬆多少? 以100萬元的貸款額為例,今天樓按息口4.125厘,攤分30年還款期,月供就是4,847元。

  6. 1. 市場已沒有炒家. 來到2024年的今天,樓市因連環加息而確認轉角,樓價一直緩緩回落。 所以大家一面倒要求全面撤辣時,但政府卻對撤辣有戒心,固然是考慮完全撤辣所帶來的迴響。 畢竟沒有辣招等於買賣沒有任何束縛,炒家自由進場摸一轉,足以令樓市出現報復式反彈。 據過往經驗,但凡有任何政策出台,總對樓市有一陣短期衝擊。 而今次最起碼的就是,全面撤辣有助物業即時鬆綁,一批較心急沽貨的業主或會借機套現,若放盤時遇上競爭對手,則不排除要減價迎戰,對樓市可能有短期震盪。 炒家眼光較短淺,他們只求有水位,但只會放眼於低於市價物業,但同時都要看究竟有沒有下手買家來接貨? 背後所謂買家的動力又有幾強勁? 究竟目前購買力是因政策所限而被遏抑、抑或已經完全乾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