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0月8日 · 如果仍有醫師覺得可以治癒,但病人又已經簽了拒絕醫療,那這個醫師可以選擇的方式就是讓醫療委任代理人提議,轉給其他醫師決策,或是在醫療委任代理人的同意下,繼續進行治療。

    • 香港醫療制度1
    • 香港醫療制度2
    • 香港醫療制度3
    • 香港醫療制度4
    • 香港醫療制度5
  2. 2019年4月30日 · 當香港血淋淋的案例就在眼前,國民黨立委黃昭順竟還在4月25日於立院提草案,要求放寬「中國人來台定居」條件,讓批批踢網友忍不住 大罵 「舔共到腦殘了!

    • 每 20 位英國人就有 1 位在 NHS 工作
    • 「最像宗教信仰的英國信仰」
    • 從出生到手術都免費
    • 台灣先保障工作人 vs 英國全民一視同仁
    • 美國:看病是有錢人的權利
    • 10 個英國 NHS 真相

    哪一國的醫療勞動力強大到僅次於美國國防部和中國軍隊?答案是:英國。 《衛報》指出,英國公醫制度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 雇用的勞動力驚人,過去統計就指出 NHS 在英國是最大的雇主,約每 20 位英國勞工中就有 1 位在 NHS 體制下工作。 更厲害的是,英國公醫制涵蓋的勞動力可排上世界第五,僅次於中國軍隊、印度鐵路、沃爾瑪超商和美國國防部;究竟,勞動力這麼驚人的英國公醫制度是什麼? #2想了解英國社會文化,別忘了當地全民共享的 NHS 體制。

    英國公醫制,簡單地說是由政府負擔花費,讓全民都可享有醫療服務的制度。《衛報》製作的介紹影片中,描述公醫制堪稱「最靠近宗教信仰的英國信仰」,它從 1948 年正式上路後,已然成為英國人最重要的一部分,時至今日,世界各國都有醫護人員投身到英國公醫制度中服務大眾。

    對外國人來說,公醫制最有名的就是「免費」這件事情,從看診、動手術、住院、社區保健、家醫師再到生孩子通通都是免費的,然而看似免費的背後,其實是相當大的國家財政支出,而這些支出又來自納稅人的稅金。過去,公醫制度的預算、醫護薪資、患者看診權益等種種爭議就常躍上英國媒體版面。

    目前,世界主要開發國的社會保險精神可分成兩種:俾斯麥 (Bismarck) 模式與貝佛里奇 (Beveridge) 模式,前者是台灣健保體制的靈感所在,後者則主導了英國公醫制度。《老人福利國際借鑑》一書中談到,俾斯麥提出的社會保險模式是以「勞工」為主要投保對象,具有強制性;貝佛里奇模式則強調「普及式」的福利。 亦有研究指出,台灣的健保因為是遵循俾斯麥模式,所以是將勞工人口為保障對象並發展職域社會保險,進一步再擴展到全民性保障,這樣的設計能兼具歐洲國家常用的貝佛里奇模式的精神,但台灣薪資給付水準較歐美福利國家為低。

    看到這,或許會覺得台灣與英國的醫療體制差異很大,但其實與英國醫療差異大的應是美國,例如報導談到,貝佛里奇精神的英國公醫制度屬於社會主義,主要透過稅收來負擔人民的健康照護需求,但美國的保險制度走商業市場取向,看病費用大多由民眾自行負擔,是標準的資本主義。 #3 圖為美國commonwealthfund最新調查內容,當中可以見到英國的醫療照護在十一個國家中排名第一。

    除了信仰精神和其他國家不同外,英國公醫制還有哪些特別的地方?《衛報》簡述了英國公醫制的 10 大真相。 一、醫療服務世界第一 「註冊」等待成常態 根據 2014 年美國新出爐的調查,英國公醫制度在 11 國醫療服務上被評為世界第一。但談到康復以及整體死亡率時,英國在 11 國中僅排上第 10。 過去有不少批評指出,英國患者往往得面對漫長的等待,《每日電報》曾在 2008 年時報導一間 NHS 信託基金每年要支出 1.2 萬英鎊給醫療人員去私營診所看病,原因是醫院等待名單實在太長了。 會有這種「漫長等待」現象,是因為英國看病採「註冊制」,也就是你必須先登記到指定的家醫診所下預約看病,碰到想轉診大醫院時,也要先經過所屬家醫師 (GP) 的看診後才能進一步轉診,就算是癌症患者也可能沒辦法及時得到幫...

  3. 2016年6月6日 · 再來,要評論「藥價黑洞」前,務必搞清楚「總額支付制度」。從二二年開始,健保全面實施「總額支付制度」,也就是在每一年的年底訂出下一年度包含藥費在內的所有醫療費用。

  4. 2015年7月15日 · 評鑑制度的美意是為了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但使用至今,不僅沒有善盡鼓勵、輔導的本意,更成為為了評鑑而評鑑、各醫院在比誰的數字比較美的惡性競爭裡⋯⋯

  5. 2016年3月31日 · 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 雖然沒有說的很清楚,但大意就是員工 可以請他人代辦請假手續 ,而所謂的醫生證明,員工可以回來上班的時候,再行候補,以便完所有的請假程續,因此會計助理說的「公司規定請病假就是要有醫生證明,否則就是曠職」的理論是完完全全的不正確。 所以臨時性的病假的標準申請程序就是: ‧ 本人或他人 (家人、同事、朋友)向公司代為申請. ‧ 回到公司後即刻補上醫生證明. 絕非此間企業的觀念,沒有醫生證明就不是病假,這看似簡單,但如果不細分就是一個大問題。 二、但如果事先沒有去看醫生的話,該怎麼處理? 這個案件特殊的地方就是員工沒有去看病,這到底該怎麼辦呢? 我們從上述的請假規則就可以看出來了,企業的確是可以要求相關的資料,那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是要以事假來申請。

  6. 2020年8月13日 · 你有聽過「連續性全人醫療照護」嗎?或者,你曾有看著家裡長輩被疾病纏身,不知如何是好的經驗嗎?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余尚儒,在親臨日本社區型醫療照護現場後,帶台灣民眾剖析到底我們的「居家醫療」還缺了什麼核心元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