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6日 · 2%保費折扣優惠. 於2024年4月29日至12月31日推廣期內,合資格客戶成功投保香港年金計劃,可享高達2%的保費折扣。 合資格客戶包括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成員或職業退休計劃成員,以及AMIGOS By HKMC會員 。 但讀者宜注意,此保費折扣優惠不得與香港年金公司的其他推廣優惠或保費折扣一併使用。 甚麼是香港年金? 有別於市場上私人公司推出的年金計劃,「香港年金計劃」由政府推出,香港年金公司屬按證公司旗下,而按證公司是由政府通過外匯基金全資擁有。 甚麼人可申請香港年金計劃? 60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便可申請。 保費金額是多少? 如何繳付? 保費金額由5萬港元至500萬港元,屬整付保費。 保障年期及年金入息期有多長? 可終身派發年金,身故賠償可選擇一筆過收取,或每月收取直至保證期結束。

  2. 2021年6月25日 ·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她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她的收入不高,而是她沒有妥善管理個人財務,「人可以憑年收入4萬美元而致富;也可憑年收入10萬美元而過得潦倒,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善用手上的金錢。 」於是她決心開始學習一切有關於理財及投資的知識,由償還債務及投資,將個人資產滾存至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並建立她想要的生活。 【30歲擁逾千萬資產 分享投資4大心法: 按此 】 2. 使用雪崩法還債減負擔. 當Victoria開始償還債務時,她先了解所欠的金額、利率,以及最低還款額是多少,然後她選擇以「雪崩法」償還債務,即首先償還最高利率的債務,再處理較低利率的債務。 3. 投資房地產及ETF.

  3. 2019年10月23日 · 詳細的收入配置方法可參考以下四方面: 40%:投資創富. 家庭每月4成收入建議投資在股票、外滙或基金等具較高回報潛力的資產上,長遠為家庭資產增值。 30%:日常開支. 基本的家庭生活開支,包括水、電、煤、膳食、網絡費、交通費及按揭貸款等開支,建議盡量保持在每月三成收入內。 20%:儲蓄備用. 「4321法則」建議將2成家庭收入用作儲蓄備用,可選擇資產靈活性較高的理財產品,或只存放往來戶口(Current Account),在有需要時能夠隨時提款,支付日常突發開支。 10%:保障. 應付日常意外和有機會失去家庭財政支柱的風險,投保合適的保險,如人壽、意外、醫療保險等,利用其槓桿原理,可以保障家庭成員日後的生活,而保費支出可佔家庭收入約10%。 考慮家庭獨特性.

  4. 2022年9月21日 ·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22/09/21 12:21. 最後更新: 2022/09/21 12:38. 分享: 再有虛擬銀行加存息,騰訊(00700)為主要股東的富融銀行(Fusion Bank)今日把最高存息上調至3.3厘,追貼傳統銀行之餘,且擁有不設最低存款額限制的優勢。 3.3厘的年利率適用於12個月港元定期存款,今次調升幅度為0.3厘。 至於6個月港元定存,則由2.5厘 (50萬元以下) 及2.6厘 (50萬元以上)一律上調至3.2厘。 美元定存方面,12個月存期一律加至2.8厘,6個月存期則加至2.5厘。 此前富融會把50萬元存款額作分界線,存50萬元或以上的年利率稍高一點,但今次把這部分取消,無論存多少也是3.3厘。

  5. 2019年1月4日 · 136分配法. 即係將每月收入分配成3份,10%用喺保險,30%用喺儲蓄,例如儲蓄戶口、基金等,60%係每月生活開支,想更仔細一點,可以將60%細分為租金、家用等項目。 呢種方法好處係預先分配好每月支出同儲蓄,避免「用突」。 零存整付法. 食飯畀錢、買嘢飲、買衫褲一律畀紙幣,例如20、50、100蚊等,找返來嘅銀仔就儲落豬仔錢罌,久唔久之可以儲一大筆錢。 呢個方法啱晒唔想記、唔想煩嘅人,同埋收入較高嘅人,缺點係每月儲蓄額唔穩定,亦容易令用係生活開支個數目少咗,唔夠cover。 每月存錢法.

  6. 2018年12月13日 · 相比市面上的零售基金,強積金基金的優勝之處包括沒有買賣差價,亦不收取認購或贖回費,每個強積金計劃提供7至29個基金選擇,可自行決定將資產分散至多少個基金。 【原文刊於第581期《 iMoney 》】 欄名 : MPF理財.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年尾出雙糧或花紅,可以說是打工仔期待的日子之一。 如果你都有幸獲發雙糧或花紅,你會點用呢「獎賞錢」呢? 去旅行? 留起交稅? 還是投資增值呢? 提提大家,你所獲發的雙糧或花紅,都必須納入強積金(MPF)供款的「

  7. 2023年11月11日 · 1. 財務彈性下降. 提早退休會令工作收入會減少,甚至歸零。 當生活費用失去一個穩定入息來源,便會更依賴投資回報。 股市長期平均年化回報率達7%,但顧名「長期平均」,實際上每年的回報率都有高低起伏,虧損有之,「坐艇」有之,並不能視作固定收益。 99啪認為,全職投資者面對市場時刻波動,宜對獲利金額作出更保守的預期。 此外,由於沒有固定入息,他們向銀行借貸會更困難,條件也會變差。 2. 本金愈大、投資組合風險承受能力愈小. 隨着本金愈大,風險承受度也會隨之下降。 一名投資者年輕時,本金可能200萬元,就算蝕一半,仍有100萬元,工作幾年也有機會賺回。 但若然中老年人以本金2,000萬元炒股,虧損50%已等於1,000萬元,就算仍在返工,不吃不喝也要10年才回本,更何況沒有工作收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