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骨科醫生推介 相關

    廣告
  2. 子承父志,行醫濟世數十年,可上門診治不收上門費,歡迎預約,到達全港各區。 資深跌打師傅,專科治療風濕、 坐骨神經炎痛等,行醫數十年,歡迎預約。

  3. 骨折,韌帶,半月板撕裂及一般筋鍵,肌肉勞損等問題. 運動創傷諮詢

搜尋結果

  1. 台灣中部的彰化員榮醫院骨外科權威林維群醫師表示,目前員榮醫院採用的微創人工關節股四頭肌保留式,傷口僅有10公分左右,比起以往長達20公分的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傷口小多了,而且傳統手術破壞的股四頭肌也得以保留,使得手術恢復期快速,如果是術後

  2. 介紹兩位醫師. 陳英和還有于戴九,真的是好醫師。 陳英和他是一位基督徒,卻在慈濟醫院剛成立、沒有醫生願意來的時候,加入醫療行列,後來還當上慈濟醫院的院長。 而他幫一百多位脊椎側彎的病患動手術,成功矯正,這是世界紀錄,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人超越他。

  3. 2015年4月20日 · 中國醫藥大學委託經營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主任黃鐙樂指出,門診觀察,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主要在58至85歲間,年過8旬的高齡長者雖多見被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但因為怕痛、怕後遺症或恢復速度慢長,多半打退堂鼓。 以往傳統式的人工關節手術,醫師都會建議病人,在手術後必須拿柺杖3個月,積極復健3個月至半年,膝蓋關節的功能才有可能恢復正常。 黃鐙樂醫師研發「新月型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對軟組織、肌肉韌帶傷害較小,手術後復健少,疼痛少,復原快,揮別惱人的膝關節疼痛。 「老人家總是能拖則拖,往往拖到症狀嚴重,打針吃止痛藥已失靈,才選擇置換人工膝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使活動力降低,久而久之,肌肉、骨骼都可能萎縮或退化,只能走上換人工關節一途。

  4. 2017年11月15日 · 成大醫院骨科部林政立醫師表示,病人雖接受消炎及止痛藥物控制疼痛,並做復健及牽引治療,但疼痛仍越來越厲害,也在成大醫院接受電腦斷層導引脊椎硬膜外注射的神經疼痛阻斷術,但效果僅維持了 1 個月,疼痛再度復發,症狀嚴重到讓病人最終願意接受手術

  5. 衛福部臺南醫院骨科趙樹儀醫師表示過去醫療技術中,退化性問題僅能延後或舒緩的方式治療,幾乎無法促進軟骨生長,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包含控制體重、適度且規律運動、生活形態改變、消炎止痛藥物、膝關節內藥物注射、玻尿酸注射、關節鏡清瘡手術,及置換人工關節等。 然而最近多了項PRP注射的新選擇! 趙樹儀醫師指出PRP療法早在國外行之有年,自2012年也開始於國內骨科醫學會報告國人使用臨床經驗,此項技術為退化性關節炎最新療法。 這種PRP療法一開始使用在因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肌肉拉傷或肌腱斷裂,效果良好,如老虎‧伍茲及網球選手拉斐爾.納達爾,美國NBA湖人隊明星Kobe Bryant、大聯盟洋基隊明星A-Rod、王建民等多位選手,都曾透過PRP順利治療,成效頗佳。

  6. 衛生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暨成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戴大為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包含控制體重、生活形態改變、消炎止痛藥物、超音波導引膝關節內藥物注射、玻尿酸注射、關節鏡清瘡手術,及置換人工關節等。 須視疾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來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 隨著新藥物的研發及手術技術的進步,目前已有不傷胃的消炎止痛藥上市,效果較持久且較無副作用,較適合長期使用。 另外,利用超音波影像的協助,也大大提升了關節內注射的準確度及效果。 微創人工關節手術則縮短了病患的住院天數與復原時間,讓手術後的病患可以盡速回復正常生活。 台南醫院新化分院與成大醫院同步,引進新型人工膝關節,並使用全套微創手術技術與工具,手術中依照病人血壓使用加壓型止血帶,並於手術結束時於關節腔進行雞尾酒療法注射。

  7. 2021年1月21日 · 膝蓋前十字韌帶斷裂 微創重建手術恢復行動力 骨科巫承翰 主治醫師. (CITY BEIG 樂活城市新聞 記者古秀美 台南報導) 38歲的張先生,半年前車禍後造成膝部疼痛,在外院做過X光片檢查,. 醫師表示骨頭沒事。. 然而經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然持續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