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1月13日至15日,美心红酒小镇第七届国际高跟鞋彩色跑在重庆涪陵蔺市圆满举办。. 活动吸引了来自重庆各行各业60多个代表团和跑步爱好者,共计1000余人参赛。. 参赛的男女选手们或背着阻力伞,或穿着花盆鞋,或穿着7厘米以上高跟鞋在赛道上飞奔,引得观众 ...

  2. 当晚,100米花盆鞋、100米高跟鞋比基尼、美腿皇后评选等亲民趣味项目,更是把活动推向高潮。 据介绍,高跟鞋彩色的影响力逐年在扩大,今年不仅有重庆各大跑团陆续报名,还有长江师范学院的留学生跑步爱好者报名,更不乏专业跑步高手报名,此外 ...

    • 概览
    • 简介
    • 文化历史
    • 穿着搭配
    • 注意事项

    [gāo gēn xié]

    高鞋跟的鞋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高跟鞋是一种高跟的鞋,在17世纪是男性的增高鞋,后成为女鞋。 高跟鞋有许多种不同款式,一般跟高于6厘米。高跟鞋有修长身材,体现气质的作用。

    在西方高跟鞋最初出现的时候,是为了方便人们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保持身体平衡。 直到16世纪末高跟鞋才成为贵族的时尚,一些身材矮小的男性,开始借助高跟鞋来让自己看起来更高大。将高跟鞋的鞋跟增粗,高度适当调低,就成了男性也适用的日常高跟鞋。当中最有名的,就属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来更高大、更威武、更具自信,于是就让鞋匠为他的鞋装上4吋高的鞋跟,并把跟部漆成红色以示其尊贵身份。除了各种皮革,人们为了追求高跟鞋的优雅华贵,将昂贵的金属和珠宝运用在高跟鞋的面料上。

    穿上高跟鞋,可以让小腿更显得修长并增加身高;同时当鞋跟10厘米时,足背与地面会呈45°的角度,拉长小腿并使肌肉紧收。 穿上高跟鞋后,为了维持身体的前后平衡,臀部肌群会发力收缩并抬起,小腹也会自然收缩,同时胸部挺起。穿高跟鞋能使女性体态轻盈,媚态百现,增加魅力。 此外,高度适宜的高跟鞋,鞋底的造型也正好符合正常人的足弓,这样可使脚掌受力均匀,无论是站立还是行走都不会感到很累。有平底足的人穿高跟鞋还有矫形作用。

    相关故事

    15世纪的一个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丽迷人的女子为妻,一个雨天,她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立刻请人制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子。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 高跟鞋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15世纪,高跟鞋开始在波斯流行。根据史料记载,高跟鞋由波斯王室带入欧洲,成为16世纪的服装潮流,贵族也争相追捧。 到了大约1630年代,欧洲女性开始美容美发、以烟管吸烟及穿高跟鞋,进而继续带动潮流。 1670年代,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规定,只有他的宫廷人员才可穿红色高跟鞋。历史学家认为,他因为身材矮小,所以偏爱高跟鞋,因此在宫廷中引入了高跟鞋以弥补自身高度的不足。因为他的规定,直到法国大革命前,穿着红跟鞋都是法国贵族的特权,而贵族被称为“红鞋(高)跟”,而出身卑微者因此被称为“平鞋底”(pied plat)。 启蒙时代,人们返璞归真,关注高跟鞋的实用性而非为潮流而穿。直到18世纪中,男士穿着高跟鞋被视为笨拙象征,所以不再穿着。

    高跟鞋在中国

    中国在周朝就有高跟鞋了,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 《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脚还没有抬,怎么就让人看着像上了个台阶呢?这是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 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 这种“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叫“晚下”,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 这种鞋子适合“妇人短者着之”,在宫廷贵妇、大家闺秀中很风行。——如今流行的女式坡跟鞋,类似于这种叫“晚下”的高底鞋,脚底如同踩了块砖头,让人视觉有沉重之感。但是,女性因此“增高”近10厘米。而那些不是高底的鞋子,当时统称为“远游履”,相当于运动鞋。 15世纪中国明朝时期出现了新式高跟鞋,前低后高,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制作十分讲究。鞋长12厘米,高底长7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 民国时期,旗袍成为女性的代表性的服饰,高跟鞋和其他时尚饰品成为了旗袍的标配。女性穿着旗袍,再配上高跟鞋,可将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出现开衩,高开衩的旗袍可以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现代演变

    17世纪初,高跟鞋是中性化的穿着,男性穿高跟鞋是为了增加身高显示地位,而女性则穿高跟鞋以显得更加阳刚。最初,高跟鞋的设计和材料比较简单。从17世纪末开始,高跟鞋开始“男女有别”,男性的鞋跟变得方正而敦实;相对的,女性的鞋跟变得纤细而富有曲线。 由18世纪末开始,人们开始尝试制造更为纤细的鞋跟,可惜支撑力不足,唯有加宽鞋跟的顶部以连接鞋底。在19世纪中期,摄影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时尚品味,让女性身材窈窕的功能带动了高跟鞋的流行。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高跟鞋的高度渐渐回落,取而代之是加上丝带及蝴蝶结的鞋子。 在20世纪可爱的玛丽珍鞋(MaryJane)款首次推出,这个款式在20世纪流行了长达50年之久,当时的造鞋技术已相当成熟,流行以不同用料如缎子、丝绸及皮革来造鞋,款式亦更加多元化。 20世纪20年代,凉鞋与高跟结合,当年女性对服饰抱有更新更开放的态度,而道德规范亦稍松。而在30~40年代,露趾被视为不雅。期间,潮流杂志曾唾弃这崭新的鞋款,认为当众露趾露跟缺乏修养。 20世纪50年代后是高跟鞋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早期的高跟鞋因造鞋技术及用料的限制,鞋跟只能造成漏斗状,即跟部自鞋底开始收窄,到底部再扩大。鞋跟后来虽可发展成笔直,却依然欠缺线条美。直至50年代的钢钉技术改革了高跟鞋,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现今女士又爱又恨的尖细鞋跟。 20世纪世纪80年代末期尖头高跟鞋开始流行,毕业典礼上的日本女大学生最为流行的装束是高档名牌时装、裙裤和五颜六色的高跟皮鞋。日本女性人均拥有各式鞋子12.6双(不包括旧鞋和不常穿的过时鞋),仅次于法国妇女而名列发达国家第二位。

    行走技巧

    1、穿高跟鞋走路时,上半身挺直(注意重心,不要前倾或后仰),吸气收小腹,把气停在胸腔的位置; 2、跨步着地时,鞋跟到脚尖依次着地,且用“脚板中间的部位”发力才是正确的。这会让走路时对双腿产生的压力减轻。 3、以大腿的力量,将大腿轻轻抬起带动小腿往前跨出步伐。切记大腿一定要抬起来,这样步伐才不会沉重疲累,而是干脆的轻盈。两脚交互跨出时成一直线,双脚自然往前走。两手则放松垂下,自然摆动。 4、最基本的要求:鞋子必须合身,不能太大不能太小。选择鞋底跟自己脚的弧度相符的鞋子。脚趾前端与鞋子顶端应留有2~3厘米空隙。 5、要小心计划穿高跟鞋的时间,尽量减少穿着高跟鞋长时间活动,隔一段时间坐下休息。预先估算自己会走多少路,在出门之前,先想一想有哪些行程,会站多久,要走多少路。 6、预防胜于治疗,如果明知要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干脆带备一支肌肉按摩膏。 7、避免不平的路面;多短的距离也尽量乘搭电梯而不要走楼梯。 8、与密友拖着并肩而行,她/他可以成为你的依傍。 9、走路步幅要小,鞋跟先落地。这样可以避免脚部压力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循环,远离腿部酸痛。 10、鞋跟越宽,穿起来的安全感越高;相反,鞋跟越窄,越是寸步难行;所以,尽管鞋跟可能很高,但其实如果跟子比较宽阔,就更易掌握。 11、平时不要总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部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 12、不要抱怨,选择了穿高跟鞋,就要接受高跟鞋。 13、高跟鞋注意场合,不要在平时挤车或在不平整的马路上穿,也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 14、穿高跟鞋走路应注意休息,可以把脚尖翘起,活动一下脚踝和小腿。脚趾甲不宜太短,以防甲沟炎。

    穿着场合

    很多场合下高跟鞋是必需品。例如面试、白领工作、商务会面。拍摄毕业照和结婚照时,女生一般都会身穿正装或裙装、脚踩高跟鞋出席。 很多女性或于工作要求、工作氛围影响,或因个人喜好,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就没离开过高跟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穿着高跟鞋的“商务精英”形象往往跟成熟稳重、可信度高的评价挂钩。在开展合作时,更多人也会倾向选择符合此类条件的合作对象。与此类似,高跟鞋也早已成为象征精致度和专业性的一个文化符号,经常作为“白领丽人”的标配出现于一些影视作品中。穿高跟鞋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够增强客户的认可度,这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的业务开展来讲,都不失为一个有利的选择。

    高度适宜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鞋子有一定高度最为健康。从穿高跟鞋转换成穿平底鞋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足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力学的角度来看,高跟鞋的鞋跟高度最好在3-5厘米,而完全平底的鞋也并非是最理想的选择,最好稍微有几厘米的鞋跟。 避免脚部固定部位受到长时间挤压,最好是分不同的场合换着穿不同的鞋。以女性来说,条件允许的话,每人最好有4-6双鞋,两双高跟单鞋、两双凉鞋再加上休闲鞋,每天交替着穿。 人的脚板不是平整的,有一定的弧度,称为“足弓”,它的主要功能是使重力分散,以保证直立时足底支撑的稳固性。足弓可以吸收震荡,但足弓过高,韧带过紧,或足弓过低,韧带松弛、足肌乏力,均会引起疼痛。经常穿平底鞋,使足部重心后移,有可能会促使足弓弹性丧失,更不利于负重和行走。穿着平底鞋使人的重心过于靠后,走路时脚后跟砸地,震动可传到脑部。 芝加哥足科医生美耿-菜希博士表示,平底鞋似乎比高跟鞋更健康,其实是误区。像芭蕾鞋或帆布鞋等平底鞋也会导致脚痛。鞋子里面因缺少必要的衬垫而导致脚底韧带和跟腱过于拉伸,影响脚弓,导致脚底筋膜炎。因此,鞋子应该有一定的坡度,以2-3厘米为宜。

    脚型适配

    每个人的脚型千差万别,这和民族、性别、遗传基因有关。女性与男性相比,足部较窄,前脚掌短,足弓低,足跟较高。其他的一些因素,例如长期穿的鞋子、年龄、肥胖情况也会导致脚型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健康,要根据个人脚型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型。选择正确的高跟鞋鞋型对足部舒适健康尤为重要。 欧洲人很早就发现了脚型间微小的差别,根据统计,大致可分为三种:埃及脚、希腊脚和罗马脚: (1)埃及脚(Egyptian foot)的大拇趾比其他4根脚趾长,重量大多落在大拇趾上,也是亚洲人和中国人常见的脚型,中国人有60%是这种脚型,埃及脚的形状适穿范围很广,适合穿斜方头、斜尖头的高跟鞋。 (2)罗马脚(Roman foot)的五根脚趾长度相近,相对来说平衡感更好,适合穿圆头、方头的高跟鞋。 (3)希腊脚(Greek foot)的第二趾长度突出,因此适合穿尖头鞋、杏头高跟鞋,一般的大众认为舒适的圆头鞋、方头鞋反而会会挤压突出的第二趾。

    克服脚痛

    •前后高度相差大的鞋子,会让脚板往前滑,脚趾受到挤压当然会疼痛。穿高一些是比较有气势,避免摩擦就能避免受伤。在不破坏造型的前提下,穿上一层袜子,能够保护皮肤不会因为和鞋面摩擦而起水泡受伤。 •购买贴合脚底的鞋款,鞋底能够贴合脚底的高低起伏,就能分散压力到脚掌各处,而不至于集中在某一点造成疲累红肿。选鞋的时候认真感受一下,脚底有没有哪一处是碰不到鞋底的。 •步伐正确,穿高跟鞋走路其实和平日的走路方式一样就行,务必让鞋跟先著地,然后才是鞋头。要是搞错顺序走起来会很像马,不只不美观,脚步不稳更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除此之外,每天在睡觉前用温水泡脚也能有效的缓解高跟鞋对脚部带来的劳损。

  3. 高跟鞋最高能做到多高呢? 意大利人的答案是 76 厘米。 15 世纪,土耳其人发明了一种叫“chopine”的木质高底鞋,一下子在欧洲贵族中间成了爆款。 不过高度并不全在鞋跟上,而是分摊在整个底部。 作为阶级特权的标志,chopine 鞋火遍了意大利,开始贵族妇女和高等妓女们穿着它是为了防止街道的污物弄脏裙摆,后来大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把鞋跟像搭乐高一样越加越高,最高的居然达到了 76 厘米。 以至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纷纷以为这片宝地是杂技之乡,嘲讽这是“丈夫们为了给老婆偷情增加难度而想出来的点子。 话虽然刻薄了点儿,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chopine 鞋和中国古代“三寸金莲”如出一辙,甚至连款式都很像。 不少学者推断,高底鞋和三寸金莲不仅代表了社会审美取向,也有限制女性活动的作用。

  4. Christian Louboutin(克里斯提·鲁布托),一个法国的高跟鞋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个著名高跟鞋品牌,红底鞋是Christian Louboutin 的招牌标识。

  5. 一般在皮鞋上面才用到鞋跟,主要起到增高的作用。鞋跟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平中跟高跟三大类。

  6. 高跟鞋 可以拉长腿部线条,难怪很多 女性 忍着脚趾受压之苦,情迷高跟鞋! 但其实不少 女 性对“她”又爱又恨。 这位女士穿高跟鞋,结果患上了尿失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