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雖然我們打的時候很煩躁,但完場冷靜過後,都會嘗試和裁判溝通,希望了解判決的準則」。昨日曾指失去動力的他,表示今仗算是找回信心和動力,「起碼可以告訴自己『我仲得』」。另一港將李逸朗則以4:15負美籍「一」伊堅,同樣首圈止步。

  2. 2024年5月27日 · 明報即時新聞. 今午(27日)5時許,旺角先施大廈樓上一單位有煙冒出,警方接報到場。 救援人員接報趕至將火救熄,並尋獲兩名男女傷者,女子全身燒傷,送院時面部貼上敷料,手部包有保護膠膜;而男子則手腳燒傷。 兩人分別由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及廣華醫院治理。 事故原因仍在調查。 現場消息指,事發單位為一劏五劏房,一男一女租住上址,二人未有結婚,疑有感情糾紛,女子先用火酒潑向自己,再用打火機自焚,男子亦受波及。

  3. 2024年5月4日 · 雖然我們打的時候很煩躁,但完場冷靜過後,都會嘗試和裁判溝通,希望了解判決準則」。前日曾指失去動力的他,表示昨仗算是找回信心和動力,「起碼可以告訴自己『我仲得』」。另一港將李逸朗則以4:15負美籍「一」伊堅,同樣首圈止步。

  4. 2024年5月5日 · 港花劍男團 盃首奪金. 【明報專訊】國際劍擊聯會(FIE)花劍世界盃今年首次落戶香港,一連4日的賽事於亞洲國際博覽館10號展館舉行。. 港隊在昨日煞科戰分途出戰男、女花團體賽,其中派出張家朗、蔡俊彥、梁千雨及李逸朗角逐的男隊連挫匈牙利、法國和 ...

    • 傾向信自己不受影響 信他人受影響
    • 民調反映典型第三人效應
    • 與社交媒體使用的關係
    • 留意「高估媒體影響以至過度反應」傾向

    有趣的是,無論虛假資訊的實際影響是什麼,人們很可能傾向相信自己不會太受其影響,但卻同時相信別人會受到影響。在傳播研究中,這叫做「第三人效應」現象:當人們被問到自己會否受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不會」;但當人們被問到社會上其他人會否受同樣的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會」。第三人效應源於人們有維護自我形象的意識,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體影響,可以令自己感覺良好一些。所以,以往也有學者進行研究,如果談及的是一些正面的媒體影響時,例如會否受戒煙廣告影響而真的開始戒煙,人們就很可能反過來指自己比他人更受影響了。 第三人效應現象在傳播研究中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它顯示,當人們看到某些媒體內容時,他們在態度或行為上作出的反應,不一定源於他們接受了內容。只要人們認為其他人會受內容影響,人們就有...

    以上談的是理論和文獻,到底香港市民如何評估假新聞對自己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第三人效應是否存在?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今年6月進行了一個電話調查,共訪問了1014人,其中就問到相關問題。如表1顯示,只有20%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28%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的家人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跳出了自己身邊的範圍的話,48%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一般香港市民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約54%認為虛假資訊對整個香港社會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這是很典型的第三人效應現象。

    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到底市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之評估,跟媒體使用有什麼關係?虛假資訊成為眾人關注的現象,跟社交媒體的發展有頗大的關係。社交媒體使資訊高速傳播,而其普及化亦弱化了傳統專業媒體的守門人角色,這些都是虛假資訊被廣泛傳播的媒體科技條件,所以我們特別關心社交媒體使用會否左右市民如何評估虛假資訊的影響。 從表2可見,在沒有或很少於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市民當中,12.4%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在間中或經常於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人之中,有22.1%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百分比高出很多,兩者的差異也達至統計學上的顯著程度。同樣,間中或經常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人,也顯著地比沒有或很少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

    人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的評估不一定準確,但第三人效應要求我們面對一個矛盾現象:當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不受影響,但同時大部分人又覺得其他人會受到很大影響時,要不就是人們遠遠低估了自己受影響的程度,要不就是人們高估了其他人受影響的程度。同時,人們對虛假資訊會否影響整個香港社會的評估,似乎是跟與虛假資訊的實際接觸並無關係的,這也帶出這判斷背後有何基礎的問題。 誠然,我們不能完全忽視虛假資訊對人及社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傳播心理學者也指出,人們往往有高估媒體影響,以至作出過度反應的傾向。在討論虛假資訊和假新聞的問題時,這點也是值得留意的。

  5. 2024年4月28日 · 正當粉絲準備今日跟偶像近距離接觸,昨日凌晨,商場在社交網宣布LOONG 9拍手簽名會因主辦單位計劃有變,未能如期舉行,「商場將會聯絡憑消費已換取活動電子預留證之會員作後續安排,而已於票務平台購票者,請留意活動主辦單位的官方公布及安排。. 敬請 ...

  6. 2023年11月10日 · 明報即時新聞. 近月全球多地均現牀蝨蹤迹,包括港人旅遊熱點韓國,至今有最少30宗懷疑及確定牀蝨個案。 韓國政府宣布推出為期4星期的計劃,採取多項措施應對牀蝨爆發,向牀蝨「宣戰」。 首爾市長吳世勛昨日(9日)亦召開會議,邀請衛生及傳染病專家,就近期爆發牀蝨商討解決方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