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9日 · 《秋月》裏女孩阿慧帶日本流浪青年到「傳統餐廳」麥當勞,坐的就是舊式藤椅。 灣仔近海旁曾有家遠離煩囂環境寂靜的麥當勞,印象中放的就是那款藤椅。 不知這家麥當勞是否尚在,料已跟藤椅一同消失了。 後來麥當勞店椅子全換了膠質或金屬質感的。 如此,開到成行成市的麥當勞,也足可讓人,一「藤」一「樹」思華年。 還有門前那招牌,「麥當勞」這三個中文字,不知何時起統統去掉只留英文名字;如此傳神中譯流入內地遍地開花,無心插柳成了「一國兩制」文化特色。 還有招牌燈光。 早年麥當勞用的是紅黃色調的霓虹走燈,如今一些舊店仍可見到,後來出現的新店,則一律用上黃配白的射燈招牌。 如此變化說來又大於麥當勞,牽涉整個城市燈光物料與質感的遞變,霓虹黯淡,逐漸讓路予LED粗粒光點與炫目的射燈燈箱。

  2. 2021年1月22日 · 編導馬丁麥當勞(Martin McDonagh)的劇本是少見的佳作,單從情節而言,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內」的最佳示範,你這刻以為劇情這樣發展下去,麥當勞給你一個急轉彎,打開一條新路。

  3. www.filmcritics.org.hk › film-review › publications頭條日報 | 香港影評庫

    麥當勞微細質感之變 說起有麥當勞場景的香港電影,以前在本欄介紹過《秋月》、《墮落天使》、《甜蜜蜜》、《半支煙》,新近值得一說的,有彭浩翔導演的《香港仔》。

  4. 2024年4月10日 · 從這場戲能看出祝紫嫣以平實方式訴說香港對內地人的歧視,是社會使然。 來到2017年,子缺(袁澧琳飾)努力修補父親與姊姊的關係,努力為新界東北居民爭取公義,卻換來入獄的代價。 子圓(祝紫嫣飾)當上旅行社導遊,顯然是情節設計,要她走出去的同時,更將她放在日本這個粵語、普通話、湖南語和英語都非主要語言之地。 她被日本人誤認作台灣人,知她是香港人後以粵語交談,日本人懂得說粵語的「鳳爪」,這個在幼年子圓與父親在酒樓叫點心時,父親就教她說「鳳爪」不是「雞腳」。 子圓沒有刻意去填補甚麼,改變甚麼,正如她不想修補與父親的關係。 子圓代表只能經歷,無法改變一切,但仍深陷成長之間的變異;子缺代表努力去改變一切,但仍難逃城市制度變異。

  5. 2024年5月2日 · 電影以田園上植樹和對話開始,但場景從室外轉到室内,生日會的輕鬆氣氛告終,第三次世界大戰來臨,人類踏上全面毀滅的終局,主角妻子精神崩潰,而主角阿歷山大相信犧牲可以帶來世界的改變。

  6. 2011年7月17日 · 想像一下,到麥當勞點餐時,要等上十分鐘,是甚麼心情?. 再想像一下,遇有疑問要打電話到服務中心,等候客戶服務主任的時候,又是甚麼心情?. 總希望事情快快完成,似乎是香港人的習慣。. 於是,當急速的節奏被阻斷時,香港人往往大為緊張 ...

  7. 2015年9月7日 · 就《前度》獨立而言,我今次的而且確感到失望,或許透過與《烈日當空》的對照,反而更清楚看到創作人在目前階段的局限來。. 《烈日當空》是群戲,一眾少男人人都可以看成為主角,所以在敘事上斷裂片段式的交代,其實邏輯上合情理,而且可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