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29日 · 更正確的說法是: 我練習著自己可以「 改變 」,能夠創造「 成果 」的事情,於是逐步建立了自己的「 具體願景 」,而熱情就在這樣的執行過程中發生。 不是去找到熱情,不是用熱情來支持自己的目標。 或許應該反過來,讓自己在行動中,逐步建立自己真正有信心的熱情。 為什麼熱情很難持久? 為什麼不知道熱情在哪裡? 沒有方法的熱情,就只是喜歡。 沒有看過對方的真面目,就只能是三分鐘熱度的喜歡。 不一定是先去找到自己充滿熱情的事情,反而是讓自己在真正完成事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難以被擊垮的熱情。 任何事情都會有難關、挫折、意外,擁有喜歡的過程不可能免除自己不喜歡的某些雜事。 就算你要追一個自己喜歡的人,跟一個所愛的人組成家庭,也不可能只有喜歡的事,還會有更多困難的事情需要我們去解決。

  2. 2018年9月7日 · 這八篇故事,正是本書方法論的最佳驗證。 本書的日記方法論: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3. 2016年10月6日 · 其實這得益於 GTD 的方法很多,最大的關鍵在於讓我專注在下一步重要行動,利用有限時間保持每天的關鍵進度,學會不被瑣事干擾的降低壓力技巧,於是看起來就像是很高效率一樣。 這是 GTD 教我的第二個關鍵是,建立一套「 可以信賴 」的工作流程,這套流程幫我更專注與降低壓力,並且可以同時掌控複雜度高的工作。 後來我無論使用什麼工具,或解決什麼問題,都包含著這套工作流程的痕跡。 第三次閱讀:

  4. 2019年3月21日 · 作者: Esor Huang 3月 21, 2019. 第一個問題:常常覺得自己的興趣五花八門,覺得什麼都有趣,但大多數只是想想,從未實踐,或是半途而廢,那些玩過的興趣,當下好玩,但事後好像也沒有為自己帶來長遠的影響。 於是即使是有些時間去實現興趣,但最後的結果好像還是感到空虛。 第二個問題:另一方面,工作很忙,在工作時間中犧牲了建立與實現自己興趣的時間,雖然工作上感到缺乏成就感與樂趣,但卻不敢多保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的興趣。 姑且不論這樣值不值得,但這樣的方法,會是最有效的做法嗎? 這兩個問題,或許有同樣一套解決辦法。 我自己在正職工作與家庭生活之外,也很熱衷於培養自己的興趣,例如 寫作 、 跑步 、 料理 、 閱讀 等等。

  5. 2021年2月2日 · 而今天這篇文章,我先分享自己目前的做法。 步驟1:快速獲得 YouTube 影片的完整字幕. 首先,當想要看一部 YouTube 影片,但實際上不是真的需要「看影片」,只是想要更快速獲得影片中的知識內容時,要怎麼「閱讀」這部影片比較快呢? 如果影片有提供字幕,或是影片是英文可以自動轉換出英文字幕時,都可以採用下面的做法。 可以利用「 You-tldr 」這個網站 ,不需註冊登入,只要使用最基本功能即可。 把 YouTube 影片網址貼上,按下「 Transcribe 」,就能導入右方的「完整」字幕欄(預設每 15 秒一欄字幕)。 支援英文、中文字幕,只要影片本身有字幕。 但是預設只能導出影片的主要字幕(例如影片同時有中英文字幕,但英文字幕為主要字幕,就只能導出英文字幕)。

  6. 2017年12月4日 · 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借題發揮。 1. 管理並調整睡眠習慣: Apple 專題到「優質睡眠」,也是我自己很注重的一塊,好的睡眠對生產力有正向的幫助。 以前我會覺得可以「犧牲睡眠」來換取更多工作時間,不過現在的我不再這樣想,反而覺得是先有良好睡眠,就可以在更少的工作時間獲得質量更好的產能。 (可以參考我的: 紅眼航班與優質時間 ) 所以我一直在實踐著「睡眠追蹤」的管理,有兩個工具是我使用時間最長的,分別是「 Sleep as Android 智能鬧鐘 app 睡眠時間錄音改善睡眠障礙 」和「 Sleep Cycle 睡眠週期鬧鐘在最不累時叫醒你,手機不需放床上 」。 這類工具可以追蹤睡眠時間、記錄睡眠品質、調整睡眠週期與起床時間,幫助自己睡得更好,也讓醒來後更有精神。

  7. 2018年9月12日 · 這套方法中,有一個重點是: 「根據自己的年度目標來寫日記,看看自己每天做了什麼跟年度目標一致的行動」。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格志日記」。 「格志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在「格志日記」裡,預先設定好多個「 格子 」,每個格子中一個「 問題 」,讓你根據問題來回答自己今日做了什麼相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怕日記沒東西可以寫。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錫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