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愈早啟動本金和利息的價值將隨時間而發揮複息效應將產生更顯著的回報。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加上生活經驗和知識累積不足,好多年輕人對消費趨勢或股市的熱門板塊只有粗疏研究,衝動做出魯莽的投資決定。 Kravietz表示,遏抑炒賣的心態很重要,要學懂冷靜把握入市時機,不要跟風或試圖賺快錢。 許多背負學生債務的青年需要同時處理多筆貸款。

  2. 2024年4月16日 · 香港的長者生活津貼同樣將65歲設為標準,生果金門檻則為70歲. 在20世紀中期,這些相關社福條例頒布時,人類的預期壽命比現在要短得多:以英國為例,當時男性預期壽命為66歲,而女性為71歲。 「然而現在,我們的壽命變得更長了,在中老年也變得更加健康。 」Wettstein表示。 「如今有不少在80歲左右的老人依然非常健康活躍,無論是身體還是思維。 點擊圖片放大. 75歲退休更合理. 簡而言之,政府津貼並不是為80~90年代生人而設計的,也未曾更新過—— 它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情況。 雖然有人用過用於退休儲蓄的投資工具作為政府福利之外的補充,但很多退休員工並沒有足夠的個人儲蓄作為後盾。 此外,在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下,生活費用不斷上漲,任何儲蓄都難以為繼。

  3. 2018年12月19日 · 宏利財富及資產管理(亞洲)零售財富分銷區域主管李錦榮認為,這缺口的出現是因為本港房地產的負擔重,不少港人的收入主要用於供樓,令可儲蓄的收入減少。 另外,對於要儲蓄多少金額才足夠退休,25%受訪者認為要300至500,22%認為是500至1,000,總體受訪者的平均數是約650。 另外,根據調查,接近3成的受訪者儲蓄100以上,但當中主要是50歲以上的人士(佔57%)。 【延伸閱讀】收入唔夠退休用 5成人投身數碼化工作賺外快. 撰文 : 陳啟昌 hket記者. 究竟要幾多錢先足夠退休用? 這問題一直受到熱烈討論。 有調查發現,香港人正面對的退休儲蓄差額相當於12.5年的現時個人收入,為亞洲區內第二。 宏利公布最新投資者意向指數(MISI),訪問了503名香港人,

  4. 2021年7月26日 · 黎永良表示以他個人而言是不會博了畢竟已是退休年齡亦已經有一定儲蓄不必太博。 「現時樓價對於香港人而言,負擔真的太大了。 」他認為樓價現時實在太高,較年輕的一輩應否置業,他也很難說得準。

  5. 2021年3月4日 · 如果你是80後,30多歲,理應正努力為事業打拼;又如果你是一個擁有穩定收入的iBanker,又會否放棄這份工作,化身YouTuber?80後的Rain正正就是有iBank(投資銀行)「唔撈」,靠自己一套投資埋財方法,年紀輕輕就達到財務自由,更投身YouTuber行列

  6. 2024年1月26日 · 高入息不代表高淨值,今次個案雖然年紀輕輕就月入逾7元,算是香港收入最高的10%,但由於家人的原因,他負債累累,每月75%人工用來還款,還未計家用,留給自己的錢不多,很想盡快走出困境。看看龔成是如何回

  7. 2021年8月13日 · 平均理想退休年齡為62歲. 宏利於6月至7月進行調查訪問1,034名港人以了解大眾的退休計劃和準備以及儲蓄目標和憂慮調查發現受訪者的平均理想退休年齡為62歲但只有41%有信心可於理想年齡退休調查也顯示已經開始籌劃退休受訪人士比起還未開始規劃的受訪者更有信心能夠按照計劃退休。 逾半(58%)已經開始籌劃退休的受訪者有信心可於理想目標年齡退休,而尚未開始籌劃退休的受訪者只有29%對此有信心。 逾半預期退休後有被動收入. 獲得被動收入是維持理想退休生活的關鍵,通常被視為達至財務自由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