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6日 · 添草本食材助消化. 膽固醇少過傳統糊餐. 造型狀似雪糕球,配上不同口味醬汁,一口下去順滑綿密,細細品味還能嘗到食物本身風味——九龍醫院的Bonbon餐主打醬汁料理,令有吞嚥困難的病人重拾進食樂趣。 醫管局九龍中醫院聯網膳食經理黃綺雯指出,「Bon」在法文解作「好」,取名「Bonbon」是因食物本身有好處,不僅營養濃縮、外觀吸引,亦有助提升病人健康及身體機能,「我們將兩個『好』結合就是Bonbon」。 對比傳統糊餐只將已調味食物蒸熟、再用攪拌機打成糊狀,Bonbon餐在原有基礎上再調整稀稠度,把糊蓉製作成球狀,「我們希望外觀變成球狀吸引一點,起碼會有想嘗試意欲」。

  2. 2024年4月15日 · 【明報專訊】屬於進食失調範疇的「暴食症」,是臨牀上導致肥胖甚至癡肥的原因之一,患者完全無法控制食慾,出現狼吞虎嚥的暴飲暴食行為而不能自制,以致體重不斷增加,同時出現各種代謝疾病如糖尿病。 西醫治療這類進食失調,可以通過認知行為治療、藥物、手術(如縮手術)等。 中醫認為暴食的病機與火熾盛有關,導致「消穀善飢」,對食物有過度渴求,因過量進食而引致體重暴增。 中醫在治療方面可從清泄火的方向入手,糾正亢進的食慾,常用方藥包括有清育陰作用的玉女煎、石膏、知母等,配合化痰祛濕,調理脾胃。

  3. 2022年12月26日 · 食大咗 消藥阻脂丸難救 西梅菠蘿消滯通便 餐後勿即躺平. 圖1之1 - 淺嘗美食——濃濃節日氣氛下,總是忍不住放肆吃喝! 專家建議,美 . . . . . . (設計圖片,anon-tae@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節日派對、自助餐一個接一個,假期外遊更離不開吃吃喝喝! 餐餐大魚大肉,盡興過後,便秘了或增磅了,解決? 市面上有不同產品,標榜是「吸油王」、「澱粉剋星」、「通便好幫手」……是否真的可讓人無負擔吃大餐?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4. 2021年1月4日 · 怕肥怕暈唔食藥?. 新舊糖尿藥副作用有得避. 圖1之1 - 擔心副作用——糖尿病人服糖尿藥控制血糖十分重要,惟不少人擔心 . . . . . . (chachamal、undefined undefined@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糖尿病人需服藥控制血糖水平,年輕病人擔心服藥後增磅,年長病人則擔心 ...

  5. 2024年3月21日 · 看「即時」新聞分類 即時熱點 2024年3月21日星期四 自購鼻敏感藥須注意什麼?醫生:抗組織胺可按需要每天服用 肝功能弱者除外 ... 改生活習慣 致敏原 杜永禧提醒,日常減少致敏原有效紓緩鼻敏感,針對常見致敏原塵蟎,建議患者每星期洗 ...

  6. 2024年5月16日 · 消委會真人實試25款驅蚊劑,發現近9成含驅蚊成分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樣本,在塗搽4小時後仍能提供80%或以上的保護,其中1款含DEET的樣本屬保護力最強。. 惟消委會提醒,高濃度DEET成分可能刺激皮膚或引致皮疹及水泡等,建議兒童小心使用 ...

  7. 2024年4月15日 · 消委會指,生物胺是酒精發酵過程中的副產物,攝取過量新聞安有機會引起頭痛、頭暈、嘔吐、呼吸紊亂問題,甚至引起腦出血。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生物胺是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少量是不會對身體有問題儘管如此生產商仍可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低生物胺含量。 她說,消費者日常飲食亦會攝入生物胺,例如發酵食物等,建議可以在飲食前,先「聞下有無腐爛味道」。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消委會 啤酒.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即時新聞. 消委會測試30款預先包裝罐裝或支裝啤酒,發現飲用1罐/支啤酒可攝入逾200千卡能量,即近乎1碗飯,日飲兩罐啤酒,在3個月內或會增加5磅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