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2日 · 如果你的專案團隊不是以一個一個任務為主,而是需要讓所有團隊專案成員了解進度,例如這一週要達成什麼進度? 這個月要達成什麼進度? 這時候可以利用我之前所說的「 進攻行事曆 」的畫法,在 Google 共用日曆畫上進度條,那麼所有成員就能看到。 你也可以善用我之前寫過的「 10步驟將 Google Drive 整合日曆建立強大的會議系統 」,來控管團隊的會議活動。 方法4. 用「邀請」來指派任務參與者. 回到前面提到的專案團隊例子,當 Google 日曆加上了很多外務組的任務,可是外務組有很多師傅和送貨人員,這時候要怎麼讓誰知道誰要負責哪個外務任務呢?

    • 龍震天師傅1
    • 龍震天師傅2
    • 龍震天師傅3
    • 龍震天師傅4
  2. 2016年1月31日 · 1. 如何隨機應變? 如何應付挫折感? 來自於事先有計畫. 如果你想要了解的是東京迪士尼的排隊攻略,以及可以使用哪些數位工具,那麼你可以看這篇:「「 [認真版] 東京迪士尼排隊攻略:活用數位工具7個省時間技巧 」」。 那麼在工具與技巧之外,後來第二次去東京迪士尼海洋又帶給我什麼專案管理的啟示呢? 首先是我們或許聽過這樣的說法:「反正計畫趕不上變化,乾脆不要計畫好了。 」「比起計畫,懂得隨機應變就好。 」「旅遊與生活就是要自由自在,隨興去玩就好。 但是在我的經驗裡, 專案或旅遊裡最好的變化,常常是來自於事先有好好計劃! 例如在前往海洋迪士尼前,我會盡可以利用有空的時間去查詢裡面值得一玩、值得一吃的相關地點,一開始當然不可能全部排進行程。 但是這些資料我依然都會保留下來,帶在身上。

  3. 2016年10月15日 · 我讀一本書的第一個步驟,就是「 先閱讀背面的意思 」,而且這樣其實會讀得更快! 我有時會兩天就看完一本書,但依然會掌握「深讀」的要領,所謂的深讀,就是要能閱讀這本書背後在講什麼,為什麼作者要這樣思考? 背後是什麼問題? 是什麼背景? 他推演出這樣的結論的思考過程是什麼? 作者分析的邏輯、想法、個性是什麼? 所以深讀「 不是抓出重點 」的閱讀方法。 例如當你看我這篇文章時,很簡單可以抓出「深讀、反芻、拆解」三個「重點」。 但如果我來讀自己這篇文章,我會想到「 Esor 思考的是要怎麼解決讀書可以對自己產生更多真實幫助的問題」、「 Esor 思考的是讀書並非要照著書去做,而是透過與書對話來自我改變」。

  4. 2016年2月7日 · 優點一,可以節制上網時間 。 我們不是常常因為上個臉書多點了幾篇文章,就把上班寶貴時間浪費掉了嗎? 這時候不如克制住自己點開來看的欲望,先把這些想看的文章收錄到 Pocket 中稍後閱讀,那麼工作時間就不會被占用。 優點二,可以把稍後閱讀的文章讀完 。 之前我也提到了另外一個「 如何讀完稍後閱讀文章的方法 」,這是人的天性,收集一大堆但根本讀不完,甚至不會去讀。 那麼,現在利用這個零碎時間聽文章的方法,我們不用另外空出時間讀文章(因為不可能有那個美國時間),但可以在處理日常瑣事時一邊行動一邊聽文章。 不只時間多出來了,你也更滿足更快樂.

  5. 2016年2月5日 · 作者: Esor Huang 2月 05, 2016. 簡單才能專注,不專注不能成事,尤其身處這外在世界愈來愈不簡單的科技世界。 那些網路上眼花撩亂的資訊,每個都誘惑著讓我們難以做下決定,選擇愈多,我們行動愈慢。 那些社群裡朋友的成功與失敗、讚美或批評,牽動著我們一顆顆脆弱的心,雜音愈多,我們自我否定或自我膨脹愈快。 電腦玩物 中常常有讀者寫信問我:「每天面對這麼多工具與資訊,難道 Esor 你不會很焦慮? 」是的,我不會,或者說不常會,就算開始產生焦慮時,我也有一些方法找回簡單專注的自己。 我喜歡善用工具,愛研究新工具,但回到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我知道我要過得很簡單。 我可以學習新工具的創意,但不一定要替換工具。 我可以思考更精妙複雜的方法,但會適度調整回歸自己真的做得到的習慣。

  6. 2016年5月20日 · 今天這篇文章,就要跟大家分享我的「假日時間管理方法」,如何讓假日時光過得更充實的幾個具體可行小訣竅! 0. 擁有更多放假時間,不會增加你的充實感(反而可能更失落) 如果放假時間不夠,那我就多請一些假,會不會就覺得假日比較充實呢? 捫心自問,有時候單純因為想放假而請假後,是不是常常愈長假回來,心裡卻更空虛? 假日時間永遠不夠用,就像金錢永遠不夠用一樣。 老實說我也總是希望有更多假日時間,但想想就好,畢竟我知道給我再多時間我一樣覺得不夠用。 所以我應該反過來想:那麼我要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創造最大滿足? 就像我們把自己的金錢拿來購買什麼東西,決定了我們不同的生活品質與人生經歷(存錢旅行獲得新視野、存錢學習獲得新知識)。

  7. 2016年6月9日 · 從這個困難習慣的養成中,有沒有辦法找出一些方法,變成我們解決困難工作時的一些啟發? 在與這位朋友討論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慢慢歸納出兩個啟發,也納入「 LifeHack 」系列文章,跟各位讀者分享,也歡迎大家一起來提供你搞定困難習慣與工作的方法。 建立有動力的明確目標,建立有成就感的立即回饋. 我們討論到的第一個關鍵點是,「寫寫心得」跟「每天要寫一篇部落格文章」是兩個很不相同的任務。 「寫寫心得」這樣的想法缺乏一個明確的目標性,完成後也沒有明確的成果可以回饋。 但是「每天寫一篇部落格文章」,對我來說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就是讓部落格持續累積內容,讓 電腦玩物 成為中文世界最優質的數位工作網站。 也讓我每一天起碼思考一個新方法、用通一種新工具,最終可以對數位工作愈來愈熟練掌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