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2日 · Jump to navigation.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十大華語電影 - 第五位:《一一》(2000) 搜尋. Google. 導演:楊德昌;編劇:楊德昌;監製:河井真也、附田齊子;攝影:楊渭漢、李龍禹;剪接:陳博文; 主演:吳念真、金燕玲、李凱莉、張洋洋、尾形一成;出品:1+2 Seisaku Iinkai. 存在的顯影. 人物之間對應的形式和對生活素材精準的提取,賦予了《一一》精密儀器般切入社會肌理的冷峻感。 影片所展示的人生橫剖面,又成為超越庸常生命節奏的提昇體驗,在174分鐘裡立體關照了生死離合、幼中青老各階段以及生活的偶然和必然。 能夠覆蓋《一一》形式主義姿態的,還是導演楊德昌對世紀末台北生活的透徹體會。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2. 2018年5月12日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第十七回 紙上武林躍現銀幕 細數金庸改編熱潮. 搜尋. Google. 首次熱潮由粵語片領起. 對於香港觀眾,金庸小說有三次影視改編潮是大家都熟知的。 第一次是粵語影片改編潮,始自1958 年峨嵋影片公司改編的《射鵰英雄傳》,由胡鵬導演,曹達華飾演郭靖,容小意飾演黃蓉,劇情由郭嘯天和楊鐵心結識丘處機開始,而終於郭靖、黃蓉闖王府,小王爺完顏康知道自己身世告終。 影片的成功,令峨嵋公司兩個月後即改編金庸另一作品《碧血劍》(1958),還由以手法細膩見稱的李晨風執導。

  3. 2013年8月12日 · 我給你看啊! NJ(父親,吳念真飾):「原來是這樣! 阿弟(陳希聖飾):「原來是怎樣? 《一一》尾段有段關於「後腦杓相片」的對話,台灣楊德昌導演把煩瑣都市的另一面告訴觀眾。 楊導演以一個平凡的家庭作例子,把無數個簡單構成複雜的都市人脈。 通過電影角色的人際關係,觀眾可以窺見現代社會背後的複雜,但其實一切也可以是簡單的,正如「NJ 明白為何拍後腦杓後說:『原來是這樣! 』」那樣簡單。 《一一》是千禧年作品,楊導演在2007年仙遊,他從作品裡點出的景象,每天仍繼續在不同城市中上演。 二.都市社會的複雜. 電影以柔和音樂伴隨婚禮開始,隨即在兩旁大樹中的草地,展現輕鬆的嬉戲和閒談,其實暗藏麻煩。 婚禮背景聲中混有嬰孩哭聲,提醒觀眾新娘(小燕,蕭淑慎飾)已十月懷胎。

  4. 2015年5月19日 · Google. 王家衞雖然是九十年代香港影壇的文化新貴(最多文化人討論),但文化界對他的支持卻並非一面倒﹕先是《阿飛正傳》,不少老一輩的影評人嫌它思想深度不足及歷史面貌含糊;然後是《重慶森林》,反過來是年輕影評人提出反王家衞神話的呼籲;《東邪西毒》更極端,不但口味兩極分化,連一般新聞報道也冷嘲熱諷(《壹週刊》的威尼斯影展報道)。 這種情形在八十年代初期新浪潮湧現之後,實在很難想像。 在當時,像王家衞這種嘗試的作品其實並不鮮見(再一次提起黃志強的《打擂台》及方育平的《美國心》),即使給視為失敗作,也不見得會有輿論大舉攻擊,反而還得到不少同情分和支持。

  5. 首頁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  

    • 01 徐英偉1
    • 01 徐英偉2
    • 01 徐英偉3
    • 01 徐英偉4
    • 01 徐英偉5
  6. 2010年10月29日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1995年成立之初,曾趁著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特邀會員選出「十大香港電影」及「十大世界電影」,亦曾於2001年趁著世紀之交,編撰《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時,邀請會員及該書作者選出「十大華語電影」。 轉眼到了2010年,新世紀已過了頭十個年頭,距離以上選舉亦有若干時日。 英國電影雜誌《Sight & Sound》每隔十年就舉辦一次影史十大電影票選,看看哪些經典電影能夠經得起時代考驗。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再辦十大選舉,便是對於經典電影名單的再次檢視與更新。 是次選舉結果如下: 香港電影十大: 阿飛正傳(王家衛,1990) 英雄本色(吳宇森,1986) 東邪西毒(王家衛,1994) 無間道(劉偉強、麥兆輝,2002) 父母心(秦劍,1955) 董夫人(唐書璇,1970)

  7. 2017年6月23日 · 1987 年的《最後勝利》很可能是唯一一部我真正稱得上喜歡的譚家明長片作品。 相比起《烈火青春》、《愛殺》、《殺手蝴蝶夢》等譚家明執導的電影,《最後勝利》有着罕見的活力、感情,甚至趣味。 《最後勝利》的故事講江湖大佬大寶(克飾)在臨進監牢前把兩個愛人萍(李殿朗飾)與咪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