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日 · 2018 年 12 月 1 日. 0. 2464. 胡碩勻. 國際與臺灣會計師CPA/CFP/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 中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已於二 一八年八月三十一日通過,新法自二 一九年一月一日上路,今後在大陸工作或居住滿一百八十三日即須申報全球收入。 其中,有關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及稅率提前於二 一八年十月一日起實施。 上一期專欄文章已就稅務居民認定方式、交換CRS資訊方式、臺商是否兩邊皆將繳稅等議題作說明,本期進一步探討個人所得稅之起徵點、稅率、計算申報、徵收範圍、稅收減免等主題。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

  2. 2018年2月1日 · 胡碩勻|保險稅務. - 2018 年 2 月 1 日. 0. 2064. 胡碩勻. 國際與臺灣會計師CPA/CFP/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 有臺灣第一名模之稱的林志玲,曾被臺北市國稅局查到漏報二 三年度~二 五年度的所得稅,補稅加罰共計1,000萬元新臺幣。 國稅局認定林志玲的所得為「薪資所得」,當年度就只能扣除7萬5,000元新臺幣的薪資扣除額,而林志玲則主張她的收入應該是屬於「執行業務所得」,可將收入減掉45%的直接必要費用後的餘額作為所得。 不過,經過提起訴願,林志玲仍然敗訴。

  3. 2019年8月1日 · 扭轉關鍵一. 你拒絕我也沒關係,我們依然是朋友. 為了磨練抗壓性與挫敗感,三商美邦人壽16410通訊處業務經理陳璟璐表示,初期踏入保險業難免會吃閉門羹,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要做足,當初決定踏入保險業就要有所覺悟,明白這份工作就是會被拒絕,理所當然要接受並將它視為正常現象。 「唯有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才可以在保險業持續保有熱忱,且心中要牢記保險業務人員這份工作性質是在『創造需求』,即便過往有再多挫折的經驗,終究要克服心理障礙並勇於開口談保險,展現最誠懇的態度讓客戶認同保險。 過去,陳璟璐從事美容相關行業,她有一位在公家機關工作的客戶,介紹女兒給陳璟璐美容,而後透過彼此的認識,客戶的女兒及女婿就順其自然向陳璟璐購買保單,唯一只有客戶的丈夫較堅持自己的想法,打從心底地排斥保險業務人員。

  4. 2021年3月1日 · 2021 年 3 月 1 日. 885. 0. 與準客戶約訪後卻無消無息? 訪談完準客戶表示需要考慮,卻再也不接電話? 抑或是準客戶突然就變成其他業務人員的客戶? 缺乏「細節力」,可能就是上述失敗案例的最大關鍵原因。 只要掌握成交過程中的細節,即能藉由這些細節之間的環環相扣, 達到放大效益的功能,最終提升業績力! 雖說掌握大局是極為重要的,但掌握細節, 也能夠讓細膩微小的層面大大打動客戶的心。 本次特別企劃分別專訪了2位對於細節具有獨到見解的績優業務人員, 讓讀者能夠從文章中瞭解實踐「細節力」的具體方法,助力業績提升。 用「細節」做到差異化,抓住準客戶的心. 從掌握細節做出差異化行銷,助力成交事半功倍. 「觀關能健」檢視法,養成成交細節力.

  5. 2018年1月1日 · 臺灣受到人口急速高齡化、少子化,以及人口外移狀況嚴重的多重效應影響,造成M型化社會愈加顯著。 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調查,在1,100位受訪者中,有82.3%的人擔心自己未來老後將面臨長照需求;其中,有50.3%的人,家中正有長輩需要長期照顧,因此對這個問題特別在意。

  6. 2020年7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7 月 1 日. 0. 2152. 業務人員若只是一味地講,不懂得傾聽,難以獲得好業績、獲得客戶的信任。 有的時候,業績並不是「講」出來的,而是「聽」出來的。 美國研究人員曾對一批保險業務人員進行調查研究。 這批業務人員受過同期培訓,但業績差異甚大,因此研究人員將業績排名前10%和排名後10%的業務人員的展業模式進行了對比。 結果發現,後10%的業務人員每次與客戶面談時,說話的平均時長為三十分鐘,而前10%則僅說了十二分鐘。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我們不難理解人在大部分時候都更喜歡表達自己、關注與自己相關的東西,對他人的事情、所講的話並不是很關心。

  7. 2019年12月1日 · 國際視野. 意外是奪走15歲以下孩童生命的最大元兇. 文 崔浩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12 月 1 日. 0. 1529. 父母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呵護,除了不讓他們生病外,更擔心孩子們會不會碰上意外。 千萬不要小覷了「意外」這個詞,比起各種疾病,意外才是造成1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大原因。 根據英國皇家預防事故協會(RoSPA)資料,英國每年有200萬起15歲以下兒童遭遇意外事件,最常見的是墜落與跌倒,這也是英國最大的兒童死亡原因。 美國國家疾病管制局的資料也顯示,二 一五年15歲以下兒童因事故死亡人數共計4,044人,同樣位列兒童最大死因,估計每天都有8,000名兒童因意外跌傷送進急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