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五毫硬幣 ,又稱 五角硬幣 ,是一種現行流通的 香港貨幣 ,面額為$0.5 港元 。 歷史. 香港政府於1866年首鑄 半圓硬幣 ,含 銀 9成(1890年起改為含 銀 8成)。 1905年,港府停止鑄造半圓硬幣。 1951年起,港府再發行5毫硬幣,但改為 紅銅 鎳 合金 鑄造,一面鑄有當時在位的 英皇 喬治六世 的肖像(只有1951年的5毫是有 喬治六世 的肖像),另一面則鑄有面值「香港伍毫」。 1958年起,5毫硬幣改鑄 英女皇 伊利沙伯二世 的肖像。 1971年開始,5毫硬幣由原本的安全邊改為齒邊。 1977年起改為 黃銅 鎳 合金鑄造。

  2. 1958年起5毫硬幣改鑄 英女皇 伊利沙伯二世 的肖像。 1971年開始,5毫硬幣由原本的安全邊改為齒邊。 1977年起改為 黃銅 鎳 合金鑄造。 這款5毫硬幣發行初期 (約在1977年末),曾引起市民嚴重不滿,因為新5角跟當時的 1角硬幣 (1948-1980年間發行)差不多,引起輿論譴責:「發行硬幣的高官根本不用硬幣,所以不知民生需要」。 1993年配合 香港主權移交 而更改設計,配上 洋紫荊 花作背面圖案,又改以 黃銅 鍍 鋼 鑄造,而另一面的中間亦鑄了阿拉伯數字「50」。 1997年又有發行鑄上 牛 圖案的主權移交紀念幣(1997年是牛年)。 香港五毫硬幣(1961年) 曾發行的年份 (近期) [ 編輯] 「銀五毫」時代 (1979年10月1日停止流通):

  3. 1958年起5毫硬幣改鑄 英女皇 伊利沙伯二世 的肖像。 1971年開始,5毫硬幣由原本的安全邊改為齒邊。 1977年起改為 黃銅 鎳 合金鑄造。 這款5毫硬幣發行初期 (約在1977年末),曾引起市民嚴重不滿,因為新5角跟當時的 1角硬幣 (1948-1980年間發行)差不多,引起輿論譴責:「發行硬幣的高官根本不用硬幣,所以不知民生需要」。 1993年配合 香港主權移交 而更改設計,配上 洋紫荊 花作背面圖案,又改以 黃銅 鍍 鋼 鑄造,而另一面的中間亦鑄了阿拉伯數字「50」。 1997年又有發行鑄上 牛 圖案的主權移交紀念幣(1997年是牛年)。 香港五毫硬幣(1961年) 曾發行的年份 (近期) [ 编辑] 「銀五毫」時代 (1979年10月1日停止流通):

    • 歷史
    • 曾發行的年份(近期)

    香港政府於1866年首鑄半圓硬幣,含銀9成(1890年起改為含銀8成)。1905年,港府停止鑄造半圓硬幣。1951年起,港府再發行5毫硬幣,但改為紅銅鎳合金鑄造,一面鑄有當時在位的英皇喬治六世的肖像(只有1951年的5毫是有喬治六世的肖像),另一面則鑄有面值「香港伍毫」。1958年起,5毫硬幣改鑄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的肖像。

    1971年開始,5毫硬幣由原本的安全邊改為齒邊。1977年起改為黃銅鎳合金鑄造。這款5毫硬幣發行初期(約在1977年末),曾引起民眾嚴重不滿,因為新5角跟當時的1角(1955-1980年間發行)差不多,引起輿論譴責:「發行硬幣的高官根本不用硬幣,所以不知民生道需要」。

    •「銀五毫」時代:1951年、1958年、1960年至1961年、1963年至1968年、1970年至1975年(1979年10月1日停止流通,碰巧地鐵是在當天通車的)

    •轉用黃銅鎳合金鑄造後的第1個女皇頭時代:1977年至1980年

    •轉用黃銅鎳合金鑄造後的「大皇冠」時代:只有1990年

    •洋紫荊時代:1993年至1998年(1996年沒有發行,而1997年回歸特別版本是鑄上牛圖案的)

  4. 2019年8月26日 · 香港推出首批五仙、兩、五及一元硬幣 政府興建香港鑄幣局,開始鑄造面額五仙、兩、半元(即五)及一元銀幣。 鑄幣局於兩年後結業。

    • 1958硬幣伍亳1
    • 1958硬幣伍亳2
    • 1958硬幣伍亳3
    • 1958硬幣伍亳4
    • 1958硬幣伍亳5
  5. 其他人也問了

  6. 香港伍毫(HONG KONG FIFTY CENTS). 1951年香港政府再發行伍毫硬幣,用紅銅鎳合金鑄造,因為表面睇係銀色,所有又叫銀伍毫。. 正面鑄有英皇喬治六世左側面頭像同名號,背面就鑄有中文同英嘅面值。. 喺第二年起,伍毫硬幣就改鑄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嘅頭像 ...

  7. 2012年3月26日 · 香港政府於一九七三年十一月,由財政司委任了一個硬幣檢討委員會,就鑄造成本、攜帶方便、存儲問題、價格模式、接受硬幣和計算硬幣數量的機器、偽造風險,以及未來通行的硬幣與紙幣關係各方面進行研究,並於一九七五年發表了報告書。

  1. 相關搜尋

    hk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