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我想97回歸是一條死線。 」當年很多視香港回歸為洪水猛獸,九七前紛紛賣樓走人;亦有抱著良好願景跨過這條線,但誰也想不到,香港主權移交後,經濟卻急速逆轉,回歸後這22年來,香港樓市是悲,還是喜? 97年後樓市經歷長達五年跌浪. 回歸後22年間,港經歷樓市一次又一次風浪。 1998年,本港樓價一年間暴瀉56%,但低處未算低,2000年科網股爆破,直至2003更出現「沙士」,人人自危。 只是回歸短短六年,本港樓價已累跌七成,負資產達破紀錄逾十萬。 有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也有危中尋商機,食盡03至05年後第一波反彈升浪。 1998年,本港樓價一年間暴瀉56%,但低處未算低,2000年科網股爆破,直至2003更出現「沙士」,人人自危。 當年55歲何雨盈,反而由職場退下火線。

  2. 李嘉誠拒絕減價. 雖然李嘉誠在1984初預料香港地產仍會進一步下跌,但因「城市花園」售價卻已觸及底線,最後他甚至表示,如果王光英認為「沒有給其面子」,寧可取消交易。 所以1984年4月至6月期間,即使王光英代表多次重提減價要求,但都被拒絕。 6月23日,王光英代表甚至提出「可能取消交易」,李嘉誠更催促他盡快提出正式要求。 回看當日李嘉誠決意接受手洽購,純粹出於可在地產市道呆滯時,讓發展商先套回大筆資金;同時當時他也相信,王光英購買行動,是獲得中國有關部門批准,認為沒有理由拒絕跟來自祖國中國人做生意。 「城市花園」手交易最終告吹。 半年後地產市道復甦,長實在1985年3月一口氣推出所有單位發售,平均建呎764元,比起當初整批售予王光英價格高出一成。 標籤: 北角 紅色資本 長實.

  3. 全面撤辣是今年 《財政預算案》 焦點。 無論是稅制還是按揭成數都有變動,我們先整理一下,這些政策怎樣影響你們。 本文目錄. 預算案救市三式. 取消按揭壓力測試. 放寬按揭成數. 全面撤辣 = 馬上激活樓市? 政府對全面撤辣有樂觀評估. 減少供應托市 = 發展商能出貨? 入不敷支 = 搵小市民開刀? 其他開源節流方法可取嗎? 如果你有按揭申請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查詢.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想知更貼身嘅資訊?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4】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4】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4. 舉例,一個非專才境外客買樓,一層1,000萬元物業,原本需要繳付15%「買家印花稅」及15%「新住宅印花稅」,相當於總共樓價30%,即300萬元;現在只需要支付「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各7.5%,相當於樓價15%,也就是150萬元。

  5. 1. 市場已沒有炒家. 來到2024年今天,樓市因連環加息而確認轉角,樓價一直緩緩回落。 所以大家一面倒要求全面撤辣時,但政府卻對撤辣有戒心,固然是考慮完全撤辣所帶來迴響。 畢竟沒有辣招等於買賣沒有任何束縛,炒家自由進場摸一轉,足以令樓市出現報復式反彈。 據過往經驗,但凡有任何政策出台,總對樓市有一陣短期衝擊。 而今次最起碼就是,全面撤辣有助物業即時鬆綁,一批較心急沽貨業主或會借機套現,若放盤時遇上競爭對手,則不排除要減價迎戰,對樓市可能有短期震盪。 炒家眼光較短淺,他們只求有水位,但只會放眼於低於市價物業,但同時都要看究竟有沒有下手買家來接貨? 背後所謂買家動力又有幾強勁? 究竟目前購買力是因政策所限而被遏抑、抑或已經完全乾塘?

  6. 最新消息, 樓市拆局. 1. 雷曼爆煲、Accumulator苦主上街,至今回想仍猶有餘悸,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至今剛好十年,當年一片風聲鶴唳,股市樓市皆不能倖免,樓價更一年間急瀉23%。 傳統智慧告訴我們:十年一個循環,歷史會否重演? 假若當真,是否入市良機,抑或只是如幻如泡影? 「上車樂園」一詞今日已逐漸模糊,嘉湖、沙田第一城入場價也要五百多萬,早已跟九成按揭絕緣,但把時鐘撥回十年前,沙田第一城17座一個327呎單位、嘉湖山莊六期一個556呎單位,便曾以約70萬成交。 不過,價格愈跌,人心愈恐懼,買家並沒有湧出搶貨,08年11月,整體樓市只有3,786宗成交登記,較沙士低位4,622宗還要慘淡。 樓價跌得急,從銀行估價都能反映。

  7. 1. 最近我們看過了「城市花園」租盤,忽發奇想,究竟這個皇牌屋苑由來是怎樣? 一篇來自1986年地產專題報道,解封了當時鮮為人知「城市花園」往事,當時報道,形容「城市花園」整個銷售是一個神話,究竟過程有多曲折離奇呢? 一個皇牌屋苑誕生. 共由14幢豪宅組成「城市花園」,首期六幢1,110個,是在1981年10月間正式推售,當時平均建呎1,360元。 按當時地產市道狂熱程度,這個開價比起市價還要高,屬於高價開售一類。 只是好景不常,在該批單位推出市場不久,卻迎來地產市道徐徐回落。 遇上港地產市暗黑時期. 1982年春季,「城市花園」大幅減價20%推售餘貨,當時發展商也有行駛酌情權,讓較早前高價購入買家一併減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