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日 · 賓虛》(Ben-Hur一部於195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主角「賓虛」(Judah Ben-Hur)是耶路撒冷的一個富有猶太王子和商人。 此片於1960年榮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而該紀錄保持了40年才被打破。 以下一個地道香港俚語: 賓虛咁嘅場面. 就是出自這部電影,原指片中盛大非凡的「戰馬車生死大賽」,後用以比喻萬人空巷、氣勢磅礡的場面。 要拍成如斯鉅片,究竟需要投放多少資源呢? 物力不說,人力方面,該製片公司當年就僱用了超過一萬名「臨時演員」,可謂前無古人。 隨着電腦特技的引入,有需要動用「打真軍」(全部真人上陣)的製作已成絕響。 「臨時演員」的英語多叫「Extra」,從字面,此詞有「額外」的意思。 基本上,所僱用的人選連一句對白都沒有。

  2. 2013年9月27日 · 銀幕有話兒:《千與千尋》片名之謎. 宮崎駿2002年憑《千與千尋》榮獲柏林影展的金熊獎。. 資料圖片. 銀幕、電影的「話兒」,除了對白外,也可以 ...

  3. 2018年10月5日 · 驚慄結合親情的題材罕見,負責執導東方影業頭炮作《古宅》的兩位新導演涂霆駿、麥浩邦大膽起用此構思,電影除了驚嚇十足外,也有不少溫情「淚點」。 兩人接受專訪時表示,相比起撞鬼,其實內心更大的恐懼是看到自己的親人變老,甚至有一天會死去。 文、攝:陳添浚. 一部鬼片怎樣才夠驚嚇? 《古宅》就做了一個示範。 涂霆駿說其實「若隱若現」比「活生生成隻鬼走出來」更恐怖,所以在劇情上也是強調這一點,在首映場時不少觀眾就被這種「未知」的氣氛嚇出一身冷汗。 內心親情戲感人. 不過兩位導演皆強調,恐懼很多時其實是來自內心,所以電影中最恐怖的不是鬼本身,而是親情如何影響人的內心恐懼。 麥浩邦說︰「電影中的恐懼不只是視覺上,而是涉及到親情。

  4. 2017年1月18日 · 近年電影字幕的翻譯,越來越多採用廣東話,尤其是香港式的用語和本地流行的術語、俚語和所謂潮語等。. 電影是高度的商業化活動,觀眾是 ...

  5. 2015年10月9日 · 荷里活片捲全球 文化侵略VS交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5-10-09] 放大圖片. 周潤發出演《魔盜王》,可謂印證了「電影從業員全球化」這個論點 ...

  6. 2012年1月30日 · 電影上映後,在內地立即引來批評,認為在「南京大屠殺」這個最令中國人痛心的話題中加入「風月」、「愛情」、「性」的元素,令人反感。

  7. 2019年9月17日 · 電影《潛行者》將於本月19日在香港上映,電影公司會送出20張換票證予香港《文匯報》讀者,有興趣的讀者們請剪下印花,連同貼上$2郵票兼註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