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7日 · 富達於2021年11月推出一項混合型資產的退休投資方案——「退休易基金」,旨在幫助退休人士抵禦長期香港通脹,以應對退休需要。 此基金集中投資於全球政府及企業債券、現金及現金等值品等較低波動的資產。 截至2023年7月底數據,此基金年初至今累升5.4%;自推出以來,卻累跌15.05%。 退休投資方案助抵禦通脹. 年初至今累升逾半成. 歸根究底,到底我們要多少錢才足夠退休? Charlotte說可以用「4%法則」簡單計算,亦能夠以自己的年薪12倍為目標,實際金額因人而異,未能提供一個大概的數字作參考。 她又指出,香港人的平均壽命普遍較高,假設65歲退休、活到85歲還有20年時間,倘若退休時把強積金全都提取、停止投資,便會失去當中的潛在升幅和回報。

  2. 2021年3月4日 · 最後更新: 2021/03/05 12:49. 分享:. 人生贏家財務自由唔撈投行 80後做YouTuber教理財. 如果你是80後,30多歲,理應努力為事業打拼;又如果你是一個擁有穩定收入的iBanker,又會否放棄這份工作,化身YouTuber?. 80後的Rain正正就是有iBank(投資銀行)「唔撈」,靠 ...

  3. 2024年5月15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黃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在53至54歲時登峰造極 ,理財狀態最成熟、最精明,在信用卡使用、利息和費用方面犯下的財務錯誤最少。 50出頭正值壯年,已累積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分析認知能力未開始衰退,可以作出明智的理財決策。

  4. 2021年6月25日 · 「它不是我夢想中的家。 但我知道它幫助我,讓我有能力買到理想中的家。 兩年後,她最終賣掉了這所房子,並賺了約15萬加元(約94萬港元)。 【28歲賺夠千萬提早退休 全靠呢兩個理財方程式: 按此 】 此外,她也有穩定投資的習慣,相較於個股,她更傾向投資ETF。 「我不考慮購買個股,我認為那是賭博,我只是考慮購買ETF,好讓錢滾錢。 儘管已晉身成百萬富翁,Victoria仍然有她的理財目標,她希望有選擇工作與否的自由,不只為賺取收入而工作,能讓她花更多時間與家人共度時光。 她認為,「當訂立財務目標時,不僅要將數字作為目標,更重要的,還要有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加實踐行動的動力。 責任編輯:李瑩. =======.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 【按此】

  5. 2019年12月20日 · 退休規劃 18:16 2019/12/20. 分享: 定期存款VS月供股票 保守投資者應該點揀? 在經濟環境不明朗時,不少投資者都傾向採用較低風險的投資工具,力爭穩陣回報之餘亦能保本。 不少偏向保守的投資者或投資新手都會選擇定期存款或月供股票,兩種投資應如何選擇? 何者適合自己? 【延伸閱讀】 【被動收入】想製造被動收入? 專家話你知點做. 定不限於低風險投資者.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副主席(財務及行政)李明表示,投資者應根據個人的財務規劃需要,而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 他指出,即使是可承受高風險的投資者,其投資組合亦可有部分資產用作敍造定期存款,以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 李明指,定普遍適合對投資不熟悉及可承受風險較低的投資者。

  6. 2020年3月25日 · 「ZA活期Go」適用於活期賬戶內50萬元或以下之存款,即是1厘年息;50萬以上的存款只享基礎活期儲蓄利率,為0.01厘年息,利息將以存款結餘計算, 每日計算應付利息,每月結算一次利息。 但官方網站強調具體利率將會根據市場水平變動不時調整。 根據其網站計算,一次入50萬港元後,一年內沒有任何存款被入或提取,一年後可得5000元息;如果首次入5萬港元,其後每月入3千元,一年後可得630元息。 【活期存款】ZA Bank活期息1厘好着數? 轉用傳統銀行出糧戶口也能享高息. 責任編輯︰啟昌. 欄名 : 存款收息.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銀行 虛擬銀行 港元 眾安銀行 儲蓄 活期存款. 請選擇文章.

  7. 2020年12月16日 · 由龔嘉欣(Katy)和羅天宇主演的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以香港土地問題為主軸,引起不少港人的共鳴。 現實中,龔嘉欣(Katy)憑一己之力,在今年2月以935萬元購入將軍澳維景灣畔一個單位,於30歲已上車做業主,原來她對於儲錢,獨有一套心得。 【陸浩明後悔「落錯車」望把握疫市重新上車: 按此 】 投資理財偏保守 消費物慾不高. 入行十多年Katy,形象愈來愈入屋,收入亦逐年增長。 她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於理財方面偏向保守,更指自己是「股票殺手」,試過「買乜跌乜」後就決定不再沾手股票,傾向敘造定期存款收利息。 她表示,自16歲做模特兒就已經有儲起收入的習慣,當時收入不錯,中學畢業時已成功儲到20萬元。 Katy坦言自己的物慾不高,不喜歡汽車、名錶及手袋,也不追求奢侈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