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許多業務作業,如拜訪、服務、需求分析等轉為線上進行,業務員在轉型過程中一旦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與過往有極大差異的作業模式,就很可能讓績效快速下滑,進而產生離開行業的念頭。

  2. 2024年1月1日 · 兔躍迎龍,迎向新氣象. 鑑於黃俊文副社長過往在壽險行業長達41年的經歷,在業務線上之所見、所聞、所為之經驗,藉由本專欄分享:心態建立、現況趨勢、組織發展、展業技巧、從業體悟等,都化為文字給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與團隊領導人參考。. 2023年已經過去 ...

  3. 2021年11月1日 · 失敗是難免的,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失敗。1800年前諸葛武侯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道出了許多人的辛酸無奈,但我要請各位仔細的想想,我們是不是真的已經極盡了所能才聽天由命? 「竭盡全力」這件事,其實比許多人所想的還要困難得多,當我們回首過去,往往會發現有些事情 ...

  4. 2019年6月1日 · 由於臺灣地理位置,夏季時常帶來豐沛的雨量,加上近幾年極端氣候日趨顯著,每到夏天總是令人感到悶熱難受。. 炎熱的氣溫及豐沛的雨量為媒蚊提供合適的生長環境,導致二 一五年南臺灣爆發登革熱疫情,超過4萬人染病、200多人死亡,打破過去六十年來的 ...

  5. 2020年4月1日 · 在帶領業務團隊的過程中,我最常跟同仁們問「辛苦嗎?」也會再問「那痛苦嗎?」我總說,工作可以很辛苦,但不能讓它變得很痛苦! 春節過後,考量新冠肺炎疫情變化,乾女兒就帶著2個孩子暫時回來臺灣,而先生跟公婆則留在上海。

  6. 2018年11月1日 · 今年八月二十三日熱帶性低氣壓帶來嚴重水患,二十四小時雨量超過600毫米的強降雨,造成南臺灣許多地區嚴重水災,帶來的財物損失非常巨大(見表一),部分地區的水患甚至四、五天才退去。 面對無法避免,難以預測的天災,民眾能透過產險,分擔房屋和汽車因水患所帶來的損失。 透過產險保障規避風險. 面對無法避免、難以預測的天災,民眾能透過產險,分擔房屋和汽車因水患所帶來的損失。 第一產物保險副總經理林仲修表示,住宅的部分民眾可透過「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中附加的「颱風及洪水保險」、「擴大地震保險」來轉移風險,減少地震、颱風或洪水所造成的房屋毀損等財物損失。 對此,泰安產物保險資深協理丁榮光也建議,市場上一般住宅火險的理賠都有折舊的問題,而另一種「居家綜合保險」則是在保險額度內採「實損實賠」不扣折舊。

  7. 2024年1月1日 · 2023年,臺灣保險業剛走出全球疫情的衝擊,又遇上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的動盪,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對此表示,面對如此巨大的挑戰,對於新光人壽來說,未來將持續強化風險控管及健全財務,以及業務人員的訓練,以因應環境變化,充實承擔風險能力。 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指出,自2022年以來美元利率快速攀升,臺美利差擴大造成保險業的外匯避險成本大幅上揚,同時亦影響初年度及續年度保費收入,壽險業資金面的緊縮及金融市場波動的大增,均導致投資的難度增加。 當前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升息循環進入尾聲,美債利率再大幅彈升的風險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