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0日 · 結語. 「六罐子理財法」為打工仔提供清晰的收入分配方案,但當中比例毋須強硬執行,大家可根據香港及自己實際情況調節,例如增加教育基金比例減少捐款比例,長遠為自己及財富增值。 【延伸閱讀】 月供股票投資必須收藏的入門攻略. 【延伸閱讀】 必須收藏的月供股票投資組合名單.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六罐子理財法. 月供股票. 編輯精選. About Sophia Nam 101 Articles. 深信財經就是生活的中女,買菜參透理財之道,看劇知道股價升跌,旅行領悟當地經濟。 曾為財經記者,現從事內容營銷工作,延續文妓生涯。 網頁:www.finladyhk.com Facebook:理財女生.

  2. 2021年12月15日 · 2021-12-15 龔成. 本人30,月入2萬元,太太月入1.5萬元。 減去支出(包括保險、供樓及比家用)基本上儲唔到錢。 擁有一物業自住,買入價230萬元,現在500萬元左右,還欠150萬元供完,每月供款1.1萬元。 亦有一物業係大陸,約值60萬港幣左右,股票市值25萬元左右,現金7萬元左右。 我目標想達至每月有被動收入1.5萬元至2萬元. 請問我應該如何配置財富達到哩個被動收入效果? 或係套現買多層樓收息較好? 個案重點: 夫婦約30歲,家庭收入約3.5萬元. 香港有一自住物業,國內有一物業. 股票25萬,現金7萬. 儲唔到錢. 重點目標: 每月被動收入萬5以上. 如何增加存款. 財富如何配置. 應否多買一層物業收息. 分析:

  3. 2021年11月16日 · 個案重點: 30歲,無業,保守投資者. 擁有兩個物業和一個車位. 現金300萬. 重點目標: 將來或會創業或轉行. 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如何選擇投資組合. 如何創造穩健增長資產. 分析: 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增長力,因此不用太快投資現金流類別的保守資產,債券收息對你來說太早,而債券更不是「資產」,是「產品」。 你應投資股票,但就在當中選穩健,風險適合你的類別。 暫時你的物業,都處於穩定狀態,因此不要改變現時的情況,收租樓就保持現時現金流平衡狀態。 另外,以你現時的職業情況,不建議再增加負債,否則風險會加大。 其實,30歲現時有一定的資產,未有小朋友,可以進取少少都得,特別你過往在創業上應該有不差的成功,往後建議你仍可繼續做生意,把握這年齡的黃金期,將一定的資金投資在生意上。

  4. 2020年12月22日 · 個案重點: ‧32歲,一家三口. ‧月入$90000,儲$45000. ‧擁2個物業. ‧現金不多. 重點目標: ‧計劃一年半之後生多一個. ‧如何有運運用每月資金. ‧如何將財富有效配置. 分析: 你現時集中在物業,因此之後應該建立非物業類型的資產,令你的財富組合更加平均。 至於現時物業部分,一層收租一層自住就得,不用變動。 因此,你這刻應該以累積股票作為投資的核心,現時的現金$10萬不要動用,就留作備用現金。 至於每月儲到的$4.5萬,可以將其中的$2.5萬,做月供股票。 你32歲,仍有一定的增值力,不用太快投資收息股。 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應該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你這年紀,仍可增值。

  5. 2022年6月7日 · 個案重點: 37歲,失業. 有3間物業. 600萬債券基金. 股票70萬,活期500萬. 重點目標: 提早退休. 應付家庭開支及供養父母. 物業轉按收息還是買100萬ETF. 分析: 你現時的組合,主要是持有物業及債券基金,前者是「資產」,後者只是「產品」,以你的年齡情況,應持有更多真財富的比例,即是資產類。 物業方面,你已經有一定的數目,往後不用在增加相關類別資產,你長遠應該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 以你這年齡,財富仍有相當的增長力,我會建議你這刻集中在財富的增值,而不用太早追求現金流。 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應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6. 個案重點: ‧36歲,太太33歲. ‧年薪合共約$100萬. ‧現金約$120萬. 重點目標: ‧優化資產配置. ‧利用月供股票達至財務自由. ‧長遠擁有3個物業. 龔成老師分析: 1)你應善用現時的每月所得,你仍年輕,是累積財富的黃金時期,而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策略,這些你應較集中在增值方面,好好運用資金,相信將來會滾得一定的財富。 因此,你應投資增值力的項目,盈富(2800)是不錯的選擇,你可以進行,但如果你每月仍有一定的現金餘下的話,可以再供多d,又或供其他平穩增值股,只要長期進行就可以,你可同怕儲不到現金,因為你本身現金足夠。 2)可以。

  7. 2021年11月14日 · 一盤生意成功與否,要考慮多個因素,例如:營業額、盈利能力、資產多寡、負債情況,再進一步是考慮品牌口碑、前景等等。 經營「人生」這盤生意其實大同小異:首先我們要想想如何生財,即想想自己有甚麼方法賺錢,例如打工,做自僱人士,還可以去創業,做投資,以及任何能產生收入的方法,這是一盤生意的靈魂。 作為「老闆」的你,在努力提高收入的同時,亦要想如何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盈利。 收入 – 支出 = 盈利. 降低成本即節省開支,壓縮跟賺錢無關及非必要的支出,例如花錢買漫畫對你賺錢方面沒有幫助,便要減少購買;而買一本好書能提升你將來的賺錢能力,因此可以購買。 花錢買名牌手袋對賺錢沒有幫助,因此只買一個實用的就足夠。 當然,作為「老闆」的你也毋須過分苛刻,但秘訣是分清「想要」與「需要」,合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