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月18日 · 超深入剖析 OneNote 教學!. 筆記術專家必備17個功能. 作者: Esor Huang 1月 18, 2016. 前一陣子,我受邀到一個以工廠生產為主的某企業內部演講「 OneNote 」主題,分享如何運用這樣的雲端筆記,架構出和工作專案管理正相關的知識、資料管理流程。. 雖然大家 ...

  2. 2017年6月25日 · 為了應付這個問題,所以我喜歡用數位的方式整理筆記,包含手寫的筆記也要在最後整理到數位中,這樣在類似 Evernote 這樣的數位筆記庫裡,我隨時可以「 透過搜尋 」來找到筆記在哪裡,而不是依靠分類去翻找,那麼一開始也就不需要太花時間分類,省下雙倍的時間。 (可以參考我如何用數位方式做讀書筆記: 用 Evernote 開始完美讀書計畫:抓重點閱讀心得複習 ) 2. 遺忘: 第一大腦在推理、構思時很可靠,但在「時間的維度」上卻不可靠,因為你不只會忘記當初怎麼分類整理,你更會忘記「當初擁有過什麼東西」。 試想看看,你有沒有不小心重複買到買過的書的經驗? 為什麼看過的書還會重複買? 因為大腦就是容易忘記。

  3. 2017年10月13日 · 我自己有一個很簡單很簡單的筆記方法,說出來沒什麼稀奇,而且立刻就能學會。 但我也發現很多朋友做筆記時,沒想到用這個邏輯去寫,導致「第一次」的筆記常常混亂沒有章法。 一,「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原則與範例: 這個筆記方法,我稱之為「主題樹狀法」。 簡單的說,就是利用「 主題編號、樹狀階層 」的形式來寫筆記。 重點是,並非寫一段段的描述文字,也非單純條例重點,一定要同時符合「樹狀階層、主題編號」兩個原則。 範例如下,就以我一邊思考一邊筆記「 主題樹狀筆記法 」這篇文章的重點為例,其實看到這樣的「主題樹狀大綱」,你大概也能掌握我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而當我自己構思時這樣做筆記,也可以很輕鬆地把思緒整理起來,並且保持下次思考時的延續(因為可能要想好幾天、好幾個禮拜)。

  4. 2016年12月28日 · 簡單來說有三個重點: 1. 方便自己查找需要的資料. 2. 方便自己複習. 3. 方便自己建立整體的理解. 閱讀時,你會在書中找到自己特別有感觸的佳句,或是特別有啟發的想法,這裡每個人收穫都不同, 書本預設的目錄沒辦法事先預知你的感動之處 。 所以自己建立目錄,以後可以更快查找到特殊內容所在。 有了這個方便查找的系統,你就方便複習這本書,或許是為了考試與研究而需要複習,或許是多年後想重讀,這時候一份自己的「目錄索引筆記」,就能立刻複習重點。 最後,就像我之前在「 [筆記術-2]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中所說的,比起大量他人給的資料,真正有用的反而是少量但被我內化過的知識。

  5. 2019年8月1日 · 一,先拆解學習結構,而非隨筆記錄: 學習筆記沒有一定的做法,但也不能只是讓隨筆記錄, 我們可以嘗試找到、拆解出,屬於這個學習主題的筆記結構。 例如一則食譜筆記,我需要的結構是: 應該準備的材料. 處理料理的步驟順序. 每一個步驟的關鍵數量與時間,或是要注意的細節. 掌握每一道食譜筆記的關鍵結構,我就會知道怎麼做筆記,怎麼重整資料。 例如當我看到網路上介紹某道食譜的文章,文章是描述性的, 但我可以轉化成上述的食譜筆記結構。 不是單純剪貼一篇食譜文章,不是零散的整理重點。 而是掌握學習結構,建立有結構的學習筆記,以後才能更快速利用。 (利用 Evernote 的大綱筆記功能,可以快速建立有結構的學習筆記: 主題樹狀筆記法:上課讀書筆記第一次寫就有條理 )

  6. 2021年8月28日 · 「 SilentNotes 」是一款免費、開源的筆記軟體,以 Windows 電腦端的單機軟體為主,也有推出 Android App ,強調不收集個人資訊、免費使用、數據資料都由自己保管。 如果需要同步,也支援利用我們自己的雲端硬碟或 FTP 進行網路加密同步。 我們可以到「 SilentNotes 」網站,下載提供的 Windows 軟體或 Android App 。 安裝後並不需要任何註冊帳號的動作,如果要當作單機軟體使用,那麼立刻就能上手。 新增一張便利貼筆記後,有基本的大綱格式,可以幫我們筆記大多數的文字型資料。 也有獨立的待辦清單便利貼,可以幫我們規劃待辦事項。 而便利貼牆上的便利貼都可以自由排序整理。 如果說想要跨電腦裝置、電腦手機端同步,設定上也非常簡單:

  7. 2015年7月13日 · 作者: Esor Huang 7月 13, 2015. 兩個月前,我在電腦玩物分享了自己做筆記的一個基本格式:「三層空間的筆記法:行動、構思、封存」(註1),因為簡單易上手,而且我自己的實作下確實有讓筆記煥然一新效果,所以獲得許多迴響。. 但是也有許多讀者留言或來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