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印象派 ( 粵拼 : jan3 zoeng6 paai1 ; 法文 : Impressionnisme )係 19世紀 尾 法國 畫界開展嘅一場 藝術運動 。 特徵. 印象派嘅畫作有以下嘅特徵 [1] [2] : 用幼細、但明顯睇得到嘅筆觸; 構圖 開放,放寬咗「主題」同「背景」之間嘅界線; 平凡嘅題材,興畫日常生活嘅景象,相對於傳統 歐洲 畫藝偏好以歷史大事或者 聖經 故仔等「宏大」嘅嘢做題材; 異常嘅視角; 以物件嘅郁動作為人類 感知 嘅重要部份,好多時會用濛濛地嘅圖像代表物件嘅郁動-畫家嘗試捕捉望到物件嗰一剎那所見到嘅影像(「印象」);

  2. 展站 ( 英文 : 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 )係一個 港鐵 站。. 個站設喺地底,有兩層島式平台、一層大堂。. 會展站嘅定址設喺會展站巴士總站(舊時叫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地底。. 根據沙中綫方案,個站本來會響2019年同 東鐵綫 過海段一齊起好 [1] 。. 後來押後到 ...

  3. 生平. 李慧嫻喺 香港 出世 [1] 。 佢老竇係 攝影師 ,李慧嫻細個幫老竇 晒相 ,於是接觸到唔同嘅階層、唔同場景嘅相,就開始對 藝術 有興趣 [2] 。 佢喺 香港理工大學 讀 陶藝 、 倫敦大學 同 利物浦大學 讀 藝術教育 [1] [3] 。 佢1990年至2016年喺 香港理工大學 教書 [4] 。 佢亦係 香港藝術館 同 香港文化博物館 名譽顧問 [5] [6] 。 作品. 李慧嫻專長用 陶瓷 整「肥嘟嘟小人物」 [7] [8] ,作品「風格古拙可愛,原始氣息濃厚,充滿幽默感。 」佢整嘅人像身體圓潤、頭通常昂向上 [1] ,頭望向上係因為佢想啲人像望住佢 [9] 。

  4.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英文 : 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粵拼:hoeng1 gong2 wui6 zin2 laam5 zung3 sam1,縮寫: HKCEC ),簡稱 會展 ,係 香港 一座用來開會同展覽嘅地方,嚮 香港島 灣仔 北岸邊,嚮1988年11月開幕,屬 香港貿易發展局 ,由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5. 油畫 ( 粵拼 : jau4 waa2 )係一種 畫畫 方法,用 油彩 畫,通常畫喺 畫布 上面。 油彩. 内文: 油彩. 油彩 係由 乾性油 開嘅 顏料 ,乾性油一接觸到 空氣 就會開始乾同變硬嘅 油 ,例子有. 亞麻籽油 (linseed oil)同. 紅花籽油 (safflower oil) ...等等。 不過同(例如) 水彩 比起嚟,油彩明顯比較杰而且乾得比較慢,所以畫畫人能夠攞一塊大嘅畫布打戙放嚟畫畫-油彩乾得慢,所以一支沾咗油彩嘅 畫筆 可以畫到大嘅面積,而且油彩杰到足以能夠黐喺一塊打戙放嘅畫布上面。 呢啲效果都係水彩難以做到嘅 [1] [2] 。

  6. 策展人 (指 「策劃 展覽 嘅人」; 英文 : curator [註 1] ),又叫 藝術策劃 [2] ,係文化界嘅一種職業,分 博物館館長 ( museum curator )同 獨立策展人 (又叫 自由身藝術策劃 [2] )兩大類,前者隸屬某 博物館 (或者 美術館 、 圖書館 等等),後者係 自由身 [3] ; 20世紀 中之前淨得博物館館長,第一個獨立策展人係 瑞士 人 Harald Szeemann [4] 。 雖然兩類都係策展人,但係博物館館長嘅職責,始終好大程度上係同保管 館藏 有關 [1] [5] ,所以佢嘅工作除咗策劃展覽之外,亦包括例如建議間館應該增添乜嘢館藏、同對館藏做研究同保育等等,而展覽嘅目的亦都會係為咗達到詮釋館藏同教育公眾等等嘅目的 [5] [6] 。

  7. 《 藝術團睇 》( 英文 : Art Hospitality Group )係香港 MakerVille 製作 [註 1] 嘅文化資訊節目,介紹唔同藝術展覽。 節目有兩輯:第一輯由 陳郁憲 、 詹朗林 、 沈殷怡 同 曾贊學 主持,2019年9月15號到2020年3月8號逢禮拜日喺15:30 - 16:00播;第二輯《 藝術團睇 2 》( 英文 : Art Hospitality Group S2 )由 沈殷怡 、 李昭南 、 何居倬 同 王鋒 主持,2024年3月2號起逢禮拜六喺15:55 - 16:25播,呢輯節目唔設字幕。 每集一覽. 第一輯. 第二輯. 節目調動. 2024年4月13號:由於16:00-16:30播《 Art Like 大本營 》,所以停播一次。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