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26日 · 報橘 【德國「會動」的轉型正義】不是課本裡的死板歷史!德國博物館「手繪風圖說」帶小孩直視納粹歷史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轉型正義,但是就連歷史課本修正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史實,都會引發社會爭議,代表台灣的轉型正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橫跨台北的鐵道沿線產業軸
    • 廢棄礦區重生 耀眼世界遺產
    • 以轉型代替拆毀 區域規劃的全盤思維
    • 工業遺址再發展:尊重原脈絡,增添新利用
    • 鐵道沿線大綠帶 北廠都市生活區
    • 延伸閱讀

    東起南港瓶蓋工廠、西至萬華糖廍文化園區,這台北「鐵道沿線產業遺產群」的概念,由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於 2011 年首度提出;從這個視角看去,北廠的定位就不只是簡單一座維修機廠,而是一條龐大工業暨運輸軸帶上的重要亮點。 北廠於 1935 年落成時,即被稱為「東洋最大的鐵路工場遷建計畫」;今日視之,北廠建築的大跨距鋼構與大面積開窗仍十分壯觀,堪稱日治台灣工業建築典範之作。 佔地 17 公頃的北廠,座落在總面積 2,457 平方公里、人口如今發展為 705 萬的大台北都會區中。而德國有名的工業心臟,總面積 4,435 平方公里、人口 857 萬的魯爾(Ruhr)都會區中,也有一塊佔地 20 公頃的「關稅同盟礦區」(Zeche Zollverein),其礦業雖於 1986 年停產,但歷經一番巧手規劃...

    關稅同盟礦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為世界遺產,理由包括: 1. 保留了一個歷史礦區的完整基礎建設。 2. 見證了一個重要產業 150 年的興衰史。 3. 體現了 20 世紀現代主義運動的建築成就,尤其是包浩斯式(Bauhaus)的建築語彙。 該礦區初成立於 1847 年,而在 1932 年(恰好與台北機廠落成時間相去不遠)由建築師改造而贏得「世界最美礦區」之譽,亦成了魯爾區其他工業建築的範本。礦區內的核心建築「12 號豎井」,初建時即為世界最大煤礦開採設施。然而,新能源與新科技的出現,漸使此處的生產成本不敵競爭,終至 1986 年礦坑全面停產。 德國官方早有決心保存這一工業遺址,故趕在礦坑全面停產的一星期前就下令保存 12 號豎井,所在地的北萊茵西伐利亞邦政府,更迅速從煤礦公...

    但,德國政府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這麼留心工業遺址保存的。 魯爾區的產業早在 1970 年代就開始沒落,當時政府原本打算拆毀閒置的工廠,但民間發起了保護魯爾的抗議行動,也影響了民意代表,跟進反對政府決策,最後才促成立法,讓魯爾區的工業遺址順利轉型為文化遺址。 對於魯爾區的轉型,德國政府採用「區域規劃」的全盤思維,以建築展的形式,宣示再發展的大方向。 從 1990 年到 1999 年,魯爾區舉辦了為期 10 年的「恩舍公園國際建築博覽會」(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Emscher Park,簡稱 IBA),樹立了「舊工業區土地僅能有一半再開發、另一半則需用作環境及景觀改善」的原則,在全境執行了約 120 個計畫,居民也積極參與,以生態及景觀的手法,達成工業...

    現在,位於多特蒙德(Dortmund)及杜伊斯堡(Duisburg)兩個城市之間,蜿蜒數百公里的休閒路徑,將許許多多各自獨立的公園、遺址及地標串連在一起,這佔地約 450 平方公里、廣大而狹長的地域,被稱為恩舍地景公園(Emscher Landscape Park),即為上述建築展的產物,號稱歐洲發展最完善的區域型公園,在魯爾區扮演著中央公園的角色,成為德國民眾週末休閒的好去處。 其中,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是最富於巧思的遺址新利用案例。其將昔日鐵工廠中的構築物都予以保留,部分則被賦予新功能:例如,老煤倉中設有自由攀登區、灌滿水的貯氣槽變成了潛水訓練中心等;當然,遊客的安全絕對確保無虞。 同樣處於上述建築展的關稅同盟礦區,其再發展除尊重礦區原有脈絡、將礦業核心區域完整保留,並規劃「礦區紀念導覽...

    魯爾及關稅同盟礦區的經驗,給台北及北廠的重要啟示,至少包括了: 工業區的轉型再利用,若用區域性的全盤思考,可創造出更大尺度的城市空間以造福大眾。 明確的工業文化認同,可使工業遺址的再發產得到清楚的定位。因此,不妨發展出可讓人聯想舊脈絡、但更多元的利用方式,以求更加活化此一場址。 我們能不能想像,未來,台北的鐵道沿線,能以現在的「華山大草原」,以及綠化後的市民大道六段為範本,整體發展為一條兼具生態、景觀、防災與休閒功能的東西向巨大綠帶,將其上各個工業遺址文化中心串連起來? 至於北廠的再發展,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也主張,北廠一帶呈現的是「工業重鎮區」的氛圍,應重新規劃成為「都市生活區」。關稅同盟礦區乃至於整個魯爾區的轉型歷程,能尊重原有脈絡,但又不受其侷限,應值得我們善加借鏡。

    專訪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作為首都卻沒有產業定位,台北市 2050 年的價值觀是什麼? 台北公館徒步區喊卡,大家一定沒先看過哥本哈根的經驗 台北世大運超支預算 500 億,還蓋了一堆蚊子館-看看東京奧運怎麼做 (本文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文標題:台鐵台北機廠可以不只是鐵道博物館——德國魯爾區廢棄礦廠的再發展經驗;原文作者:邱秉瑜)

  2. 2016年10月4日 · 對於德國的印象,就是他們以一板一眼的做事態度,生產出許多高水準的商品,外表雖然不見得美觀,卻相當著重性能,也因此多數人對於德國是讚譽有嘉的。. 雖然台灣人和德國人的性格不相同,甚至趨近於兩極,但是有很多想法是非常值得參考的,看看這個 ...

  3. 2021年5月20日 · 美食旅遊 質感生活 【待在家,也能逛遍博物館】7個國內外「線上展覽」免費看:故宮、國立臺灣美術館、羅浮宮、Google Art & Culture COVID-19疫情當前,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博物館、美術館等藝文展覽空間紛紛拉下了門。平時喜歡逛逛展覽、欣賞藝術作品的人,在週末卻無法規劃藝文行程的非常時期裡 ...

  4. 2020年10月23日 · 還記得當初剛到德國賓士總部實習的時候,在某次的飯局上,聽到一位德國實習生跟另一位主管無意間提到,她的上司有一次請她去買咖啡,這位主管一聽到,馬上認真看著她說:「你應該要請 Chris 自己去買,你來這裡實習的目的不是來幫忙買咖啡的,他的咖啡 ...

  5. 2021年10月22日 · 下班,是一件需要認真看待的事. 德文「Feierabend」( 聽聽看怎麼念 ),由「Feier」(慶祝)及「Abend」(傍晚、夜晚)兩個有著美好意象的單詞組成。. 而「Feierabend」這個有趣的單字,指的是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後,所感受到的「最純粹的快樂」。. 這個單字象徵 ...

  6. 2019年10月7日 · 德國在經濟發展上,長期以來不可動搖的地位,以經濟規模來說,德國居世界第 3,同時是出口大國,失業率低,每年工作時數比美國勞工還低了 400 小時,勞工能享受長假,還有強大的社會安全保險。 是什麼造就了這個「經濟奇蹟」? 許多人認為是拜獨特的「社會市場經濟」體系所賜。 然而,當德國經濟目前也陷入困局,是否代表著這個運作 70 年的強大理念,也到了瓦解的時刻? 「社會市場經濟」為何能為德國創下榮景? 據《德國之聲》報導,「社會市場經濟」的名稱,最早是由 Alfred Müller-Armack 在二次大戰後的 1947 年首次提出。 當時西德靠盟軍軍事司令部定量配給食品和商品、執行價格和薪資法規,香煙被用來當成貨幣的真正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