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green price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powersetter.com

    Instantly Compare All Suppliers and Find the Cheapest Now. See Instant Savings.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8日 · GreenPrice一間專賣「best before」食品的超市,客人可以用超低價購買best before後三個月內的產品。 老闆係幾位廿零歲的後生仔女,間超市開果陣,有些老闆仲係學生,因為偶然接觸到香港浪費食物的問題,決心覺得要推廣「其實『此日期前最佳』之後仍然食得」這個理念。 開咗呢間超市,件事run咗兩年多,現時有三間分店,事實證明有利可圖。 我最喜歡呢種社企,唔係主要靠政府開飯,件事本身係市場已經站得住腳,有理念,請得起人,解決到社會問題,作為一個成年人點可以唔支持下? 「此日期前最佳」vs「此日期或之前食用」 要推廣一個理念不容易,因為教育是需要時間,有些硬知識要重覆100次,人們才會記住。

  2. 2018年12月30日 · GreenPrice在2016年創立初時只有約10款產品,現時已有過千款產品於門店或網店出售。 短短兩年與GreenPrice合作過的供應商更多達300至400個,每月大約有50個供應商向他們提供貨物。 GreenPrice創辦人兼採購經理陳凌旭期望,大眾可嘗試接受已過「最佳日期」的包裝食品。 (黃建輝攝) 其聯合創辦人兼採購經理陳凌旭(Allison)表示,已有不少供應商明白GreenPrice的定位和角色,不會在產品臨近到期的日子才把產品送到其手上。 Allison直言,大眾不了解「此日期前食用」(use by)及「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的分別。 「香港法例列明,店舖出售過了『此日期前食用』的產品屬犯法,而過了『此日期前最佳』則仍可出售。

  3. 2023年9月9日 · 新一批綠色債券的保證回報達4.75厘 !. 絕對撼贏一眾定期存款!. 為什麼?. 即睇《ET至高息》,幫你分析綠債3大好處。. 這次可能是你今年最後搶高息的機會了!. 【綠債2023】4.75厘保證回報 盤點3大特點 今年最後高息機會?. 一百萬定存利息$41,500!. 50萬定期收 ...

  4. 2019年6月5日 · 年金是保險產品 非投資產品. 普遍大眾可能會覺得,年金回報並不算吸引,又要65歲開始先開始有回報,最重要係,年金唔似其他產品,一供就要供足幾十年,一斷供就無,所以我早前喺Facebook page問大家對年金有冇興趣,都係得好少人有反應。 事實上年金唔係投資產品,回報當然唔會有股票/債券回報咁高。 正如你唔會攞份人壽保險同張「三穿七」比較邊樣嘢抵買。 年金喺技術上當然就係一種保險產品,係長壽保,同人壽保相反,買人壽,係怕死。 買長壽保,就怕自己有排都未死,「人又老,錢又無」。 所以阿強sell人買年金, 唔應該只係強調回報,而係強調長命嘅「危險性」 。 年金不應只看回報率. 正如我上文講到,回報率並唔係最緊要,但市面上亦唔係間間公司都推出長入息年期的年金計劃,即係會包派到你死嘅年金並不多。

  5. 2023年10月10日 · 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表示,綠債有其安全性,包括穩定派息每年4.75厘,持有到底可取回本金。 但招股到現在,外圍息口走高不少,他承認綠債的吸引力是有所削弱,相信散戶要像上一期綠債般要「捱價」:「短線揸幾日,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惟他預料首日即使走低,僅跌約5%或以內,即至99.5元,建議大家「堅持初心」,繼續持有至到期。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今期綠債發行200億元,仍超額不少,反應不錯;雖然外圍息口吸引,但綠債在無風險下有可觀回報,值得持有。 他說:「市面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大部份是3厘多至4厘多之間,未必有4.75厘。 」而高息定存多是在銀行年結期才推出,另外是小型銀行所做的推廣,金額往往很大,存款期亦只有三至六個月。 因此,做定期要冒「再投資風險」。

  6. 2019年7月3日 · 一個普通公司的管理人月薪動輒是基層員工的數十倍,原因就是你的一個決定,最少影響十數個員工的工作成效,這種工作槓桿,才令他們值這個價錢。 管理者在出糧的同時,最好了解一下,為什麼自己如此身居要職,是槓桿成效的能力,還是你劍橋大學的學位。

  7. 2018年10月18日 · 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 好多人都聽過,係指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是一種混沌的現象。 冇錯! 呢個係wiki嘅解釋。 可以用黎解釋點解你咁窮,於事我為蝴蝶效應作一個伸延,叫「窮蝴蝶效應」! 「窮蝴蝶效應」所謂動態系統講嘅就係市場/社會…初始條件就係出生係中產/窮家(就先唔講富豪)。 所謂混沌現象講嘅就係之後嘅際遇,聰明嘅你睇到呢度就會明白,今次窮生講嘅就係「跨代貧窮」。 好多學者會做好多數據去查證,當一個人出身係窮家,由於家人冇錢俾佢去學野,去補習班。 尤其係兩文三語的水平落去令佢係公開試競爭力下降,令到窮人嘅大學入學率比其他家庭低。 影響之後嘅起薪同終生嘅收入。 呢d好科學而又大家都知嘅野係真嘅,係重要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