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日 · 3項社群行銷方法,成功找到你的粉絲. 朱柏安認為社群行銷要有效果,「定期經營」比「開設」更加重要,所以一定要維持自己的紀律,定時定量地餵食客戶資訊,一般來說至少要維持半年以上才會有固定粉絲回應。 作為一位社群行銷的「先進」,朱柏安向業務人員分享他觀察到哪些主題與貼文方式,可以有效帶動朋友與他的互動度、參與度。 一、使用限時動態,精準找到你的客群. 社群軟體行銷,許多業務人員最大的困惑是──哪些客戶會看到? 因為許多客戶並沒有按讚的習慣。 「限時動態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我們發的文章,不一定每個讀者都會點讚,但是只要閱讀過我的限時動態,都會出現在後台的左下角,這一點,至少能確知他是此軟體的活躍用戶,也就是說,他可能是潛在的粉絲。 」朱柏安表示。

  2. 2023年6月1日 · 陳立侖除了會在YouTube上傳影片外,也會在Facebook、Instagram分享綜合性財務領域的相關資訊與文章、記錄學習心得。. 他提到,自己的Facebook和Instagram會同步更新一篇文章,原因在於,兩者同屬一間公司,程式間的帳號相通相當便捷,能節省許多製作、編輯的時間 ...

  3. 2023年5月1日 · 其實就是因為客戶相信業務員「真的很好」。 這個感受來自於客戶所提供的服務,服務中包含真誠、溫暖、以及商品帶來的保障;張愉羚總監更提到,當業務員對自己所屬的公司、產品抱有信心,也才能對自己保有信心,而此時也就更相信自己能夠妥善服務客戶,為客戶帶來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 客戶當然對這名業務員能帶給轉介紹的親友良好的服務而感到信心。 同時,2位資深保險業務人員也提出了常見的客戶拒絕原因,包括「客戶不知道該介紹誰」、「客戶害怕業務員造成親友的壓力」又或者「親友早已有業務員服務了」,並實際舉例說明當業務人員遇到這類拒絕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從回答中不難發現,獲得信任且處理拒絕的方式包含了真誠的態度、堅持的毅力、從容的態度,以及替客戶解決問題的信心等。

  4. 2023年6月1日 · 製作完成後, 「將圖卡標上自己平臺帳號名稱的浮水印,是一個聰明的作法。 」 如此一來,每一個看到這一張圖卡的人,都會知道是你製作的。 找準定位、不跟風,建立專業、客觀的財務顧問形象. 經營自媒體最大的優點是排除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被動開發」的概念,有機會接觸到外縣市甚至國外的準客戶。 當自己在休息、睡覺的時候,也有人可能正在觀看影片和文章。 然而自媒體平臺雖然有許多有趣、吸引人的地方,不過陳立侖也點出,以自媒體平臺作為媒介開發客戶、增員的成功率,絕對遠不如面對面拜訪。 與10名準客戶見面談財務規劃,可能會有1、2個人成為你的客戶;但是在網路上發布一篇文章或影片,可能要累計數百次的點擊,才會有1個人因為某一個感興趣的議題向你私訊(或填表單)、約見面,諮詢財務配置上的建議。

  5. 2019年2月1日 · 社群媒體如Facebook、Line、Instagram等成為現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郭青樺也會透過Facebook等通訊軟體來認識身邊友人的生活狀態。

  6. 2023年7月1日 · 蘇建榮認為團隊應正視這3點特質並加以調整,才能讓Z世代夥伴在團隊中發揮所長,他認為有以下4個方向:首先,團隊應強調職場專業,賦予彈性空間。 因為在網路世界成長的Z世代,習慣網路中具有的「匿名性」、「去年齡」、「去階級」的特質,因此也有可能挑戰業界過去權威導向的教育方式,在職場中也更強調專業和實力,不會因為職級和年齡等因素就輕易服從指令。 加上Z世代具有挑戰既有規定和價值觀的特質,若沒有善加處理,很可能會在團隊中出現紛爭。 蘇建榮接著提出:「單位文化應具有多元價值並相互理性溝通。 」建立好溝通管道,用正確的方式「過濾」出語言背後的真實想法,並且相互瞭解,才能彼此包容,消除紛爭,進而真正的解決問題。 同時,團隊也應即時關注及鼓勵夥伴,察覺夥伴的心情和背後的問題,在紛爭發生之前就加以處理。

  7. 2018年9月1日 · 在資深業務經理鍾金燕的帶領下,嘉誠通訊處有專門的數位行銷小組,對於民眾的喜好相當熟悉,不但在二 一三年成立了Facebook粉絲團分享工作點滴,更在二 一七年開設了旅遊專題粉絲團與Instagram,並且時常進行直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