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3年11月3日 · 會員評論. 《忘不了》── 香港人真的忘不了?. 作者 賓尼 2003-11-03. 導演:爾冬陞. 編劇:方晴、阮世生. 演員:張柏芝、劉青雲、古天樂、原島大地、秦沛、鮑起靜. 從九十年代的《新不了情》到現在的《忘不了》,這十多年的時間裡,香港現實民生環境的轉變 ...

  2.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的「第三十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於2024年3月6日(星期三)下午假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舉行了頒獎典禮。今年頒獎嘉賓為著名編劇兼導演韋家輝先生,由他頒發五項大獎給各位得主,包括最佳導演李子俊(《第八個嫌疑人》)、最佳編劇祝紫嫣(《但願人長久 ...

  3. 2018年7月19日 · 【本文披露劇情】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獲第71屆康城影展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最佳電影),這是康城影展自1955年設立金棕櫚獎,繼黑澤明的《影武者》(1980)、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1983)和《鰻魚》(1997)後,第四部獲得金棕櫚獎的日本電影。 評審主席姬蒂白蘭芝(Cate Blanchett)盛讚《小偷家族》完全擊中他們的心,但有日本國民直斥導演為「賣國賊」,批評電影抹黑日本形象。 《小偷家族》的主角都是社會的低下層,這些批評側面反映低下層在社會不被看見,甚至被視而不見的情況。 是枝裕和關心社會現況,除了早年的紀錄片外,部份電影亦取材自生活實況。 《誰知赤子心》(2004)取材自東京巢鴨遺棄兒童案,講述媽媽出走後,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如何在困乏中求存。

  4. 2010年10月29日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再辦十大選舉,便是對於經典電影名單的再次檢視與更新。 是次選舉結果如下: 香港電影十大: 阿飛正傳(王家衛,1990) 英雄本色(吳宇森,1986) 東邪西毒(王家衛,1994) 無間道(劉偉強、麥兆輝,2002) 父母心(秦劍,1955) 董夫人(唐書璇,1970) 第一類型危險(徐克,1980) 半邊人(方育平,1983) 胭脂扣(關錦鵬,1988) 西遊記(上、下集)(劉鎮偉,1995) 華語電影十大: 小城之春(費穆,1948) 悲情城市(侯孝賢,1989) 神女(吳永剛,1934)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黃土地(陳凱歌,1984) 一一(楊德昌,2000) 俠女(胡金銓,1971) 站台(賈樟柯,2000) 大路(孫瑜,1934)

  5. 2017年4月8日 · 作者 鍾雪兒 2017-04-08. 生活在城市裡,彷彿難以找到完好無缺的成年人。. 生活到底是一種選擇,如何在傷痛之中,依然安然存活,在於我們怎樣為自己建立適合的世界,接受自己不是完整的人。. 《一念無明》的色調,以灰藍、枯黃、墨綠呈現人物軟弱無力的 ...

  6. 2013年6月5日 · 《致青春》用了三分之二篇幅講述幾名大學男女成長階段的男歡女愛,調子看似輕鬆其實一路沉重殘酷得很,在這個勢利的社會所有人最愛的也只是自己而非別人。 《中國合伙人》大部份時間卻在說畢業後如何創業,愛情元素不多,著重描寫三男的情誼,對白設計相對睿智,也有不少港式幽默,再加上經典金曲或是煽情主題曲,針對電影市場來說可謂是穩贏的策略。 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八十年代串燒歌,不斷催淚煽情著每個電影畫面,如金曲般的串流記憶,精準地選了不少崔健和其他耳熟能詳的歌。 開首三人被前呼後擁擠進大球場唐朝樂隊主唱的國際歌,重金屬搖滾音樂吶喊助威把劇情推進,「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

  7. 2018年5月15日 · 《何者—我們都想成為誰? 》(以下簡稱《何》)表面上是五位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的故事,實際是一面反照心靈的鏡子,好好地看清自己是甚麼人。 《何》看後令我羞愧得無地自容,它無情地揭穿常人收藏著的底牌— 我們都有妒忌心和酸溜溜的一面,不想輕易展示人前,但又感覺不吐不快,於是透過「社交網絡」疏導,先開一個平易近人,充滿祝福和善意的Facebook(或Twitter或其他)戶口,然後化名創建另外一個尖酸刻薄的自己,感覺良好。 年輕人的葡萄心態. 《何》改編自日本年輕作家朝井遼的同名小說,現年27歲的朝井遼,2009年憑小說《聽說桐島退社了》獲得作家新人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