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日 · 步驟1. 以家庭為單位建立客戶家庭檔案. 以家庭為單位建立客戶檔案,業務人員可以快速瞭解每一個家庭的情況、搜尋某一個家庭的資料。 以手機筆記類APP為例,打開APP後的第一層資料夾就能看到每一個家庭的檔案。 一般來說,家庭資料夾以家庭中聯繫最緊密的客戶名字命名,比較方便搜尋。 有多少位家庭客戶,就建立多少個第一層資料夾,便能迅速找到每一個家庭的檔案。 但是當客戶愈來愈多,資料夾也愈來愈多時,這時APP的搜索功能就發揮作用了,只要在搜索框內輸入客戶名字,就可以迅速找到該家庭的資料夾,不同於紙質檔案要從目錄索引查找,非常方便。 以家庭為單位的好處,在於提醒業務人員要有家庭規劃的全知觀點,要為客戶做好全方位的家庭保障規劃,因為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遭遇風險,都可能導致客戶家庭的極大損失。

  2. 2019年6月1日 · 法令是最大的挑戰來源. 所以,現在既然從客戶端已有一個很完整的資料庫,如果可以在法規允許的情況下,讓保險公司可以取得這些資料,想必保險公司可以非常大幅度提升獲得客戶實際風險資料的品質。 不過要做這件事有其一定程度的困難。 雖然保險公司之前有做過類似的事,但大多都是間接地取得,比如在購買保險時,在要保書中都會在聲明事項同意保險公司可以調閱病歷,但調閱病歷通常都不是在購買保險之時,而是在發生理賠事故申請的時候。 過去這樣的作法,其實顯示出開放資料並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 保險公司可以運用要保書上的聲明,請客戶簽一個同意書讓保險公司調閱病歷,醫院就可供保險公司付費的情況下,取得保戶的病歷資料。 過去在實務操作上都是如這樣進行,不僅成本很高,保險公司所得到的資訊也不是全面的,而是片段的病歷。

  3. 2022年6月1日 · 目前所知,已有不動產交易有房地產移轉資料通報系統、股票買賣有未上市股票移轉通報系統、錢進錢出有央行結匯資料建檔總歸戶系統以及銀行高額匯款通報系統,還有專屬有錢人的尊榮服務:高所得財產異動情形檔。

  4. 2020年6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每一間保險公司都會做培訓,在培訓時,公司會教你如何蒐集資料、需求分析,協助我們找到客戶正確的需求後,有能力替客戶挑選正確的規劃與商品。 但這只是理論,實際上,通常客戶給的資料並不會完整,導致我們沒有確切的資料,也就無法推薦最正確的產品。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究竟該介紹哪一項產品? 每一個人都想銷售產品,但卻沒向客戶說明為什麼他們需要這項產品。 我的建議是:與其做商品簡報,不如做觀念式簡報,讓客戶瞭解「為什麼他們需要保險」? 先讓客戶理解觀念,再做需求分析. 觀念式簡報聚焦在4點,也就是保險公司應該保障的4個面向:

  5. 2024年2月1日 · 保額繼續率:通常用來評估壽險公司的危險保額變動狀況及清償能力狀況,是一項反映公司經營能力的指標。 根據期繳的特徵不同,繼續率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如分為13個月繼續率、25個月繼續率等。 有些保險公司統計的是14個月、26個月的繼續率,而非13個月、25個月。 差別在於各家公司保單繳費的寬限期(有的客戶在保單繳費日雖然沒有成功繳費,但會在寬限期內補上。 而在統計繼續率時,也會將這部分保費統計進去)不一,有的是30天、有的是60天。 如果寬限期是30天,則繼續率的統計時間為13個月;如果寬限期是60天,則統計14個月的繼續率。 不過從業務的角度來分析,不管是13個月還是14個月的繼續率,本質上差別不大。

  6. 2024年1月1日 ·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7. 2021年11月1日 · 那業務人員可以怎麼做呢? 2項培養,讓客戶心甘情願轉介紹. 為了提高索取轉介紹名單的成功率,不少業務人員會選擇在客戶簽單、出險理賠或保單檢視後的時機,向其索取轉介紹名單,因為他們已意識到只有客戶認同保險、滿意業務人員的服務,才更有可能提供轉介紹名單。 1讓客戶發自內心地認同保險. 客戶認同保險,代表客戶真正明白了保險的意義與功用,而非因為人情簽下保單。 不少業務人員在入行之初都會選擇開發緣故客戶,有的業務人員可以透過緣故逐步擴大客戶群,從而獲得在行業長遠發展的立身之本;有的卻在開拓完之後陷入無客戶可拜訪的窘境,最終只能黯然離場。 這2種截然不同的情形,取決於緣故客戶是否真正認同保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