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2. 2019年5月1日 · 許多民眾在購買保險時,往往有2種迷思:一是「有買就好」,輕忽了風險,也低估了風險來臨時需要多少保障;二是「先求好再求全」,只想著要購買終身險一次到位,卻因為保費較貴而預算不足,結果不但保額拉不高,保障也做不全面。. 對於這樣的情形,富 ...

  3. 2019年11月1日 · 這是規劃財富傳承中,最常見也是最大觀念及認知落差,最好的財富傳承規劃方案必須要保障到2個部分:第一點是保障資產的收入,第二點是保障資產,其中資產又包含2種,一種是人力資源,一種是實質物產。. 「人」是創造實質物產價值的主體,所以在規劃 ...

  4. 2020年2月1日 · 一九八三年進入保險業的蘇婉薇,從業至今三十七年,求學階段所學的是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回到香港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投資理財顧問,當時的工作內容需要隨時注意美國、香港及歐洲的金融市場,由於三地時區不同,有時差問題,導致蘇婉薇的工作時間 ...

  5. 2020年9月1日 · 所謂開放保險,其概念是個人在任一家保險公司只要有交易,就會產生很多交易資料存放在保險公司,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握有客戶與自家公司往來的資料,但卻無法掌握客戶在其他金融機構所有交易過程的資料,所以即便保險公司願意提供整合性服務,也只能提供片段。 但過去由於個人資料保護問題,而產生的「孤島式服務」,逐漸已經不符合實際趨勢,因為獨立服務已無法有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保戶想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金融服務,勢必要走向開放金融(open finance)這一條路。 在國際上,開放金融大家已經熱烈討論許久,也有談過API經濟學,但在保險領域卻沒有什麼進展,這次的保全理賠聯盟服務鏈,其概念就像是回歸到一個客戶對自己個人資料的自主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展轉變與機會。

  6. 2017年12月1日 ·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購買政府或企業所發行的長期債券,等於直接或間接地支持國家建設與經濟發展。 這樣的操作,在擁有龐大債券市場的國家沒有問題,因為其資本市場完善,擁有大量的長期投資標的,足以吸納龐大的保險資金;但對提供長期穩定報酬工具嚴重不足的臺灣而言,大量的保險資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往歐美等國家移動與投資,臺灣的資金大量去購買國外的債券,雖然賺取了高於留在國內的報酬率,但就像是用臺灣資金去建設外國,卻無法用自己的錢投入國內的基礎建設一樣。 臺灣基礎建設缺乏壽險資金投入的誘因. 政府一直希望引導保險業資金能夠投入公共建設,但為什麼久不見成效?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政府鼓勵保險業出資投資公共建設,理論上,保險業為了避免龐大海外投資暴露在過高匯率風險下,應該會樂於接受才對。

  7. 2019年11月1日 · 曾榮獲十三年的美國百萬圓桌MDRT頂尖會員TOT的陳慧英認為,專業是細節,態度決定高度,為了將自己的經驗傳授出去,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而建立了自己的團隊,更進一步拓展事業。. 對於招募團隊夥伴,她選擇增員對自我要求高、態度正面積極、有高度自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