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沙田凱悅酒店 ( Hyatt Regency Hong Kong, Shatin ),為 凱悅國際酒店集團 管理的其中一所5星級 酒店 ,位處於 香港 新界 沙田區 馬料水 澤祥街18號,於2009年2月11日開始試業。. 酒店鄰近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科學園 及 大學站 ,是新界區第一間國際品牌酒店 ...

  2. 香港沙田萬怡酒店 (英語: Courtyard by Marriott Hong Kong Sha Tin ),位於 香港 新界 沙田 石門 安平街 1號,由 南豐集團 投資20億港元發展,由 萬豪國際 集團管理,提供524個房間,於2013年2月開幕 [1] [2] 。.

    • 歷史
    • 沙田新市鎮
    • 備註
    • 站部鏈結

    沙田原稱瀝源,古稱棘園或艻園。在宋朝時,香木在沙螺灣和沙田被大量種植作為經濟樹。瀝源的來源是指城門河清澈的河水。 最早載有瀝源一名的史志地圖為萬曆《粵大記》的《廣東沿海圖》。早於清代,瀝源就以出產優質香樹而知名。據嘉慶《新安縣志》所載:「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當地早於明朝或更前已經有人定居。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當時的城門河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向北已是沙田海,而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 清朝時,瀝源的40多條村組成瀝源九約,共同肩負沙田區的治安防衛。在1899年,在英國接管新界時,政府官員誤以為沙田為瀝源的地名,所以從此瀝源便叫作沙田。 1...

    為應付香港人口的不斷提升,香港政府於1960年決定發展衛星城市計劃,將沙田規劃成為一個衛星城市,並於1961年定下首份分區發展大綱圖,其後將原屬大埔理民府管轄的沙田分劃出沙田區。然而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至1973年才正式開始,向居民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的大規劃填海工程。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香港政府亦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其後至1980年代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萬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分,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前特首曾蔭權先生曾為沙田民政專員。

    ^ 東方日報:《新版<香港街>查文獻正地名》,2011年2月22日。. [2017年2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9日).
    ^ Monthly Mean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for Sha Tin, 1985-2017. 香港天文台.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 陳, 嘉文. 街知巷聞﹕新機場 / 沉香賊 偷走了沙螺灣. 明報. 2015年2月15日 [2017年8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7日).
    沙田·香港 一個以沙田今昔為主題的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皇都酒店 (葡萄牙語: Hotel Royal Macau )是位於 澳門 松山 得勝馬路 的一家 五星級酒店 ,於1983年正式開業。. 在2004年,皇都酒店經歷了第一次翻新工程;翻新後引入 摩卡娛樂場 (Mocha Club)。. 於2013年經歷了第二次翻新工程, 優化室內恆溫暖水泳池,為酒店 ...

  4. 帝都酒店(右)及 新城市廣場 第三期(左),前方為 沙田公園 。. 帝都酒店 (英語: Royal Park Hotel )是 香港 的一家五星級 酒店 ,位於 新界 沙田市中心 ,由 新鴻基地產 興建及擁有,是帝港酒店集團 (Royal Hotels Hong Kong)成員之一,屬 新城市廣場 第二 ...

  5. 哥倫布內市附近就有一座很大的美洲原著人墓墩。 歐洲探險家開始進入 伊利湖 地區時這些古代文化早已消失了。 當時當地居住的土著人有 邁阿密部落 、 德瓦拉族 、 威恩達特族 、 肖尼族 和 Mingo 等。 這些部落抵抗美國的擴張,造成了長年殘酷的戰鬥。 在 鹿寨戰役 中美國終於戰勝,此後簽署的 格林維爾條約 為新的殖民打開了大門。 1797年一個來自 維吉尼亞州 的勘測人在塞奧托河西岸建立了一個居民點。 由於他非常喜歡 班傑明·富蘭克林 ,他就將這個居民點命名為富蘭克林。 19世紀 [ 編輯] 據1803年州政府文獻記錄由於州內領導人物之間的政治鬥爭以及一系列的大火俄亥俄州的州府從 奇利科西郡 移到 贊斯維爾郡 ,後來又搬回奇利科西。

  6. 哥倫布市旗 (英語: Flag of Columbus )為美國 俄亥俄州 首府 哥倫布市 的官方旗幟,市旗設計為黃、白、紅 三色旗 ,中央有藍底哥倫布市徽。 根據官方說法,目前的樣式於1929年通過採用,惟當時通過後是否懸掛使用已不可考。 哥倫布的首面市旗於1912年啟用,同樣包括藍底市徽。 目前的樣式為該市的第二版市旗,於1929年取代前者,但另一面與法定樣式相似的非官方旗幟在一些時期被更頻繁地使用,該旗由紅、白、藍三色構成,而非規定的黃、白、紅。 至今無法確認該旗的起源,但該市在發現此異常現象後已更換為正確旗幟。 重新設計市旗的呼聲於2020年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