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日 · 0. 2021年因美國持續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全球市場熱錢湧現,資本市場熱絡,帶動市場行情。. 在匯率方面,新臺幣相對美元升值,也進一步推升美元投資型保單買氣,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美元保單類型,大致可分為3種,分別為美元傳統型保險、美元利率 ...

  2. 2023年10月1日 · 孫文祥提到消費者往往都是以趨利的角度來做資金配置而保戶配置美元保單的意願通常會受以下2原因影響第一是利率的高低預定利率及宣告利率),第二則是匯率的價差當這2者產生誘因的變化時銷售動能才會有所轉變目前在利率調整有限的情況下匯率變化就成為最主要的購買因素。 當美國聯準會升息未止、美元存款利率居高不下,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呈現持續上升的機率仍在。 因此,美國聯準會在哪一個時間點暫停升息、降息,將會是銷售動能翻轉的關鍵。 消費者可以透過3大指標面向來觀察未來美國利率的走向,首先是芝商所FedWatch對美國未來利率走向的預測。

  3. 2019年9月1日 · 匯率風險壽險業目前的最大難題. 眾所周知壽險業過去最大的問題就在利差損潛在利差損讓保險公司低估了自身的負債表面看起來清償能力可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我們過去對保險業風險的認知但現在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投資風險其中以匯率風險為最大宗投資風險主要源於2處一個是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另外一個就是國外投資的匯率風險假設整個投資是以國內為主保險公司面臨的就是市場風險如債券價格的變動股價波動債券信用的波動等。 但從過去到現在,保險業已經有多年的豐富經驗來控制市場風險,如透過全球化的分散、避險工具的使用,以及各種投資標的之組合與調整,對於市場風險的處理有著一定程度的經驗。 但臺灣保險業目前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匯率風險。

  4. 2022年7月1日 · 首先先說為什麼外幣保單的新契約占比會如此之高,與2個原因有關,第1點就是保險公司銷售外幣保單不用承受最大的匯兌風險;再來,外國的利率比臺灣來得高,特別是美國,可以有更有吸引力的宣告利率。 保險公司因為外幣資產多,因此有一個很大的風險源來自匯兌的差異,尤其像前陣子新臺幣一直在升值,對許多資產雄厚的公司來說,每差1角牽扯到的損益就可能是好幾億以上,所以當大量銷售外幣保單,保費收外幣,投資也是外幣,給付也是外幣,交易少了匯兌的過程,從而降低匯率變動造成的波動風險,所以對保險業者來說,大量銷售外幣保單有來自於經營面的動機。

  5. 2019年2月1日 · 匯率的大幅波動可能會侵蝕掉保險公司大部分的獲利或是創造了大部分的獲利但因為其損益波動非常大所有未實現的匯損或外匯收益都會進入到損益表內這樣投資人會緊張保戶也是一樣

  6. 2020年1月1日 · 整體而言保險業的經營特性需要長期穩定損益表隨著匯率而波動是因為財報評價制度未必代表真正經營上的風險因此短期的匯率波動造成的財報風險雖然要重視但對壽險業而言淨值的增減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觀察臺灣壽險業截至二 一九年十月累計匯損高達2,287億元,趙學欣認為,保險公司可依內部專業評估,視新臺幣匯率趨勢,配合投資策略,決定合適的避險比例及避險工具,並依循主管機關制訂的保險業國外投資匯兌風險控管機制進行控管,如國外投資(包含國際板債券)上限為保險業資金的65.25%,適度控管投資國際板債券的匯率風險;亦或是遵循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機制,提升匯率風險管理彈性度,降低避險成本。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9期.

  7. 2024年1月1日 · 由於美元高利率與匯兌的影響,2023年保險業延續了2022年的態勢,截至2023年10月,新契約保費FYP下修15%。 但邢益華指出,健康、壽險與退休等保障型商品,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無論經濟環境再怎麼變化,民眾都依然要面對生病、死亡、退休等問題與風險。 2023年10月,臺灣保險業平均保額為126萬元,而台新人壽平均保額則為407萬元,正是因為台新人壽以保障型商品為主力,因此即使在利率變動影響下,依然保有相當廣闊的業績成長空間。 此外,臺美利差的擴大,也連帶影響保險公司的避險成本提高,致使保險業普遍採取較積極的避險策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