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旦遇上新病毒來襲便無法識別有如缺乏抗體一樣網絡系統便輕易被入侵。 更重要是駭客及網絡攻擊已更先進,看穿傳統防毒軟件按特徵及定義偵察的規範漏洞,可透過無檔案 (fileless)病毒攻擊 (潛藏在電腦的記憶體內執行手法,更難被發現),並且更擅於從遙距登入入手。 面對魔高一丈的情況,CrowdStrike旗下Falcon平台利用AI、行為偵查、機器學習演算,以及漏洞防護,對網絡上各項運作進行預測性分析,將已知甚至未知但可預計的網絡威脅作出防範。 更重要是用家友善,在其平台安裝所需代理程式模組便可,大大降低企業管理設施的開支。 Falcon平台針對不同需要目前設有22隻各具功能的模組,如防毒、防火牆、漏動管理及身份認證等。 吸客速度驚人.

    • 內地擬引復必泰為加強針
    • 向台灣出售1000萬劑
    • 口服新冠藥攻非洲、印度
    • 自研新藥進度理想

    復星醫藥於2020年3月投資1.35億美元,成為BioNTech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在大中華地區的代理商,公司2020年11月決定引進由BioNTech與輝瑞研發成功的BNT162b2疫苗到中國大陸市場,並將該疫苗命名「復必泰」。 不過內地至今仍未確定引入復必泰疫苗,而內地一直只注射國內研發的四種新冠疫苗。 然而好消息自7月中旬傳出,內媒指,復星醫藥管理層在股東大會上回復投資人問詢時表示,國家藥監局對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的審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專家評審已通過,現正加緊進行行政審批階段。 與此同時,復星醫藥已與BioNTech提前啟動生產準備工作,當疫苗一旦獲批,可第一時間供應到內地。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復必泰將好可能會被當作為加強針使用,且免費接種。如是者,即復必泰的目標市場高...

    要留意是,復星醫藥去年3月與德國BioNTech公司簽訂協議,參與mRNA新冠疫苗研發,並只擁有該疫苗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的獨家代理權。截至7月初,復必泰只供應兩岸四地人口最少兩個地區,即港澳兩地。 市場一直憂慮兩岸關係會復星醫藥出售疫苗。終於在7月中旬,鴻海及台積電分別成功向復星醫藥各購入500劑,合共1000萬劑疫苗以供應台灣民眾接種,作價每劑33美元,即是次訂單便為復星醫藥帶來3.3億美元的收入。 公司去年收入為301.63億元人民幣,而台灣單一宗訂單已佔公司去年生意額的7%,對今年業務的提振貢獻不小。

    復星醫藥除了復必泰外,近日以5.6億元人民幣向開拓藥業(SEHK:9939)旗下的新冠肺炎口服藥普克魯胺在非洲28國及印度的獨家註冊和商業化銷售權益 。該藥物已在3月及6月先後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巴西國家衞生監督局(ANVISA)等監管機構同意或批准,現正全球開展普克魯胺用於治療非住院新冠患者的兩項註冊性III期臨牀試驗。 華泰報告預期普克魯胺在今年第四季便會獲FDA批准上市。估計其後在非洲及印度也可上市,為復星醫藥在新冠疫苗業務海外收入帶來可觀收入。

    以上幾點都是代理新冠肺炎藥品為公司收入帶來增長憧憬的重要因素。然而復星醫藥本身也是製藥、醫療器械大廠,公司去年總營業額72%來自製藥,約15%來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 截至2021年3月底,公司在研創新藥、仿製藥、生物類似藥及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專案247項,其中創新藥56項。近來公司在新藥研發亦有進展,如自主研發、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I型神經纖維瘤病(NF1)的創新藥FCN-159片獲美國FDA臨床試驗批准、用於晚期惡性腫瘤治療的FCN-098膠囊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行臨床試驗。 公司在小分子創新藥、細胞免疫、CAR-T細胞治療、高價值仿製藥及醫美項目等業務均可繼續看好。 總括而言,復星醫藥業務將續受惠新冠肺炎疫情,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今年市盈率約30倍、明年為25倍,均較歷史平均水平20倍為...

  2. 2022年2月21日 · 疫情嚴峻,相信大家都唔想確診,好多公司都已經wfh,中環得返平時一半人左右,啲外資行,剛剛先開始返返公司見到真身無耐,又再wfh。 但omicron傳播力強,要來的避都避唔開。 omicron自從 11月中係非洲傳開來之後,見到外國的疫情數字,幾何級爆升,好似大家好掛住的「鄉下」日本,新增確診數字係由11月份的幾十宗,爆升到10萬宗一日,好得人驚。 本來香港一直都守得幾好,但香港1月亦告失守,確診數字每日係咁創新高,日日千千聲咁升。 係1月開始時剛開始有大行又再book返酒店,開conference,講下一年outlook,但剛剛叫好晒人,就突然爆個omicron出來。 omicron橫行當大家都覺得感染機會大增的時間,1月19日居然有新聞報話,恒生保險提高咗確診賠償。

  3. 2020年3月12日 · 新冠病毒令線上醫療概念一觸即發. 最近新冠病毒爆發,民眾被困在家,線上問症、買藥次數大增,也直接炒紅了線上醫療概念股,平安好醫生 (SEHK:1833)及阿里健康(SEHK:241)股價今年以來均 逆市上升。 鑒於疫情影響,內地政府醫療機關計劃推出「互聯網+」醫保服務,把線上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這下就真的不得了,概念有機會變成真金實銀的潛在收入。 把握時勢,微醫 (WeDoctor) 推進來港上市的計劃,公司於本周即將進行投行自我推薦,找牽頭保薦人。 消息稱微醫擬集資10億美元,並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在線醫療平台的賺錢模式,各家仍在摸索中. 線上醫療服務雖然已在市場推出近十年,但由於概念嶄新,缺乏監管,亦曾出現假醫假藥的問題,令行業發展一波三折,未能健康成長。

  4. 2022年8月5日 · 這對醫學實驗室公司Quest Diagnostics來說是個好消息。 Quest聲稱,到7月底,將能夠每週進行大約30,000次猴痘測試。 這將使它的測試能力是競爭對手美國實驗室 (LH)的三倍。 鑑於CDC的實驗室響應網絡——包括CDC選擇擴大檢測能力的五個全國性實驗室——每周可進行多達70,000次檢測,幾乎一半的檢測將通過Quest進行。 雖然私人持有的Flow Health開發了一種家庭測試,但它仍然是一種基於PCR的測試,必須發送並在實驗室中運行。 Quest擁有更快、更高效地運行這些測試的規模和經驗。 該公司實際上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提高了全年的指引。 誠然,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增長,從92億美元至95億美元提高到95億美元至97億美元。

  5. 不過最近新冠狀病毒對醫療行業的破壞有所緩解最壞情況可能已經過去。 Intuitive最近業績報告顯示,手術程序和總收入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該公司還在全球醫院建立了7,300多個機器人系統基地。這比一年前同期增長13%。

  6. 2021年1月5日 · 這3隻頂級高科技股可在經濟衰退買入. 2021-01-05 The Fool. 由於疫症大流行導致封鎖,迫使許多工人失業並關閉業務,美國經濟在2020年遭受了嚴重打擊。. 這些工作中有一些已經回來,但許多卻沒有。. 即使新冠狀病毒疫苗目前處於交付的初期但正面的經濟效果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