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屯門五歲女童被虐殺案是2018年1月發生在香港 屯門的虐兒致死命案五歲女童陳瑞臨臨臨疑在家中遭親父及繼母長期虐待至死由於她身上發現133處新舊傷痕遍佈頭部和四肢事件轟動一時觸動全城此案更被形容為香港開埠以來最嚴重的虐兒案

  2. 2019年6月29日下午近4時,一名就讀 香港教育大學 創意藝術與文化(音樂)系的21歲女子盧曉欣,在粉嶺 嘉福邨 福泰樓的高處墮下,救援人員到場後證實她傷重不治。 警方封鎖現場後,用帳篷遮蓋遺體、登樓調查,並在24樓梯間牆身發現有死者署名、寫有反修例的字句。 有關字句其後被警方用膠袋遮掩 [15] ,最後被油漆掩蓋。 另外據悉其在生前受 精神病 困擾,生前正接受治療 [16] 。 她在墮樓前,在24樓的後樓梯間的牆壁上用紅筆上寫有「反送中」及近100字的文章,然後將相片上載至 Instagram [17] 。 6月30日下午3時30分, 香港教育大學 的中央廣場舉行悼念儀式,有逾千名教大師生、校友、教職員及市民參與.

  3. 荃灣警案 22歲報稱學生的梁姓被告被控於2019年10月1日在荃灣荃豐中心天橋上向 地面警員投擲垃圾桶蓋,襲擊警員賴信安。辯方要求押後案件以便索取相關文件,以及向林姓被告及梁姓被告給予法律意見,2人案件分別押後至5月22日(梁姓被告 ...

    • 有關人物
    • 背景
    • 事件發展
    • 影響
    • 外部連結

    由於法官曾頒下匿名令,所以審訊期間有關人物被暫時隱去全名,只以和受害女童的關係作稱呼。其後,案中各人物的姓名獲准公佈,其中包括案中死者親父即首被告「陳海平」,以及死者繼母即次被告「黃曉彤」之名字被公開。

    臨臨親父母是中學同學,2007年開始約會,2009年長子(臨臨胞兄)出生,翌年兩人(當時分別是19歲和20歲)結婚,2012年臨臨出生。臨臨兩兄妹與親父母一家四口,原本與臨臨的祖母及兩位叔叔同住。2013年親母分居離開,2015年親父母正式離婚,親母放棄撫養權,臨臨兩兄妹跟親父在祖母家生活。 2016年,親父再婚,臨臨繼母本身也是失婚婦人,她20歲時與前夫生有一名女兒(臨臨繼姊)。繼母其後搬進臨臨祖母家中與兩童同住。繼母常以藤條及衣架毆打兩童,親父亦曾掌摑臨臨至嘴角流血,遭兩童的祖母及叔叔阻止。 2017年8月10日,親父及繼母帶同臨臨兩兄妹遷進繼外婆在屯門屯合街2號時代廣場的單位,自此親父拒絕讓前妻探望兩名子女。臨臨原本就讀屯門路德會富泰幼兒園,搬屋後幼兒園老師因發現她身上有多處被毆打的傷...

    2018年

    2018年1月6日早上,5歲女童臨臨在住所內表示身體不舒服,午膳時親父發現她全身冰凍昏迷不醒,於是報警,救護員到場發現她已經沒有脈搏和呼吸。因為臨臨身上滿布籐條、剪刀及拖鞋造成的傷痕,部份傷口腐爛,懷疑她生前曾遭虐待,所以警方拘捕她的親父及繼母。晚上約7時,警方將8歲的胞兄及7歲的繼姊由救護車送往屯門醫院檢查。警方發現胞兄也有嚴重營養不良,及身上有多處傷痕,疑似也遭受虐待,在警誡下親父承認用藤條打過臨臨。 根據臨臨胞兄及繼姊給予警方的口供,臨臨兩兄妹長年被親父及繼母虐打,包括以藤條打、拖鞋摑面、剪刀插胸等。兩兄妹幾乎每天都被打,有時更會一次被打30至50下。兩兄妹除了被打,亦沒有足夠的食物,部份時間只能吃剩餘飯菜,甚至在農曆新年及聖誕節期間,兩兄妹只能在晚上吃小量食物;兩兄妹更要經常睡在客廳的地上,寒冷時亦沒有毛毯。2018年1月5日晚上,臨臨被要求兜圈走路,親父指她步行太慢,便將她「飛高高」,親父抓住她的身體向上拋,使她頭部撞到天花板,次數多達18下。雖然她受驚大叫,但親父仍繼續。後來繼母提議玩「扮超人」,繼母與親父一同捉著臨臨的四肢搖晃,令她受驚大哭。當晚兩兄妹不准在睡在牀上...

    2019年

    2019年2月18日,案件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臨臨親父和繼母除被控一項謀殺罪(於2018年1月6日,在屯門屯合街2號時代廣場南翼C座一單位內,謀殺5歲女童臨臨)外,被加控兩項虐待兒童罪(於2017年8月10日至2018年1月6日,在相同地點,故意毆打、虐待或忽略臨臨及其8歲胞兄),二人需繼續還柙。臨臨繼外婆亦被落案起訴兩項虐兒罪:(一)於2017年12月24日至2018年1月6日,在屯門時代廣場寓所,故意毆打5歲女童臨臨;及(二)於2017年8月10日至2018年1月6日期間,在相同地點,故意毆打臨臨的8歲胞兄。繼外婆獲准繼續以一萬元保釋。

    2021年

    2021年3月3日,案件在香港高等法院開審,由法官黃崇厚主審,控方指臨臨胞兄曾向警方表示,他和妹妹在舊居時生活愉快,感受到家人的關懷,但自從2017年8月搬進繼外婆單位後,兩兄妹被親父及繼母以藤條虐打,每次打約30至50下,並會以拳打、掌摑及拖鞋毆打,妹妹更被親父以剪刀刺傷。兩兄妹只能吃親父及繼母的殘羹剩飯,更不時被親父及繼母通宵罰企,有時更是被綁着或要跪地。親父及繼母經常以「飛高高」和「扮超人」遊戲為藉口,虐待兩兄妹,所謂「飛高高」是指親父抓住孩子的腋下,將孩子凌空拋上天花板,有時會同時舉高兩兄妹,再將二童拋至天花板,導致二童多次撞頭發出「碰碰碰」響聲,即使嚇得不斷叫停,親父都不停止,繼母更在旁鼓勵,要讓二童撞到天花板。「扮超人」是指親父和繼母一同抓住小孩的手腳兩邊不斷大力搖晃,小孩因恐怕會被拋擲出去而會不斷哭叫。 親父及繼母為了避免老師發現兩兄妹的傷痕,要求他們外出時戴口罩掩蓋傷口,並多次替兩兄妹向學校請假,又向老師謊稱傷痕的由來。臨臨由於長期受到殘忍虐待,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身體器官受嚴重感染,最後因敗血病致死。雖然親父和繼母願意承認誤殺罪,但不獲控方接納。 至於臨臨的繼...

    2018年1月19日,香港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舉行特別會議討論虐兒問題,與會人士在開會前站立為臨臨默哀一分鐘。會議中,有團體認為當時幼稚園「缺課30天上報」的缺課申報機制有漏洞,建議改為「缺課7天上報」,與中小學缺課機制看齊。 2018年2月23日,教育局公佈修改幼稚園的缺課申報機制,所有幼稚園若發現學生連續七天無故或在可疑情況下缺課,必須通報教育局;同時,不論有否缺課,若學校人員發現學童身上有傷痕或有其他受虐情況,應根據社署的《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處理,除了向教育局通報,亦要向社署或向警方尋求協助。新措施於同年3月15日起生效。 2019年12月20日,「防止虐待兒童委員會」通過由社會福利署及多個部門修定新的 《保護兒童免受虐待—多專業合作程序指引》,就識別及通報懷疑虐兒事件訂明更清...

    《保護兒童免受虐待—多專業合作程序指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防止虐待兒童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2019年10月3日 · 2019年6月29日下午近4時,一名就讀 香港教育大學 創意藝術與文化(音樂)系的21歲女子盧曉欣,在粉嶺 嘉福邨 福泰樓的高處墮下,救援人員到場後證實她傷重不治。 警方封鎖現場後,用帳篷遮蓋遺體、登樓調查,並在24樓梯間牆身發現有死者署名、寫有反修例的字句。 有關字句其後被警方用膠袋遮掩 [15] ,最後被油漆掩蓋。 另外據悉其在生前受 精神病 困擾,生前正接受治療 [16] 。 她在墮樓前,在24樓的後樓梯間的牆壁上用紅筆上寫有「反送中」及近100字的文章,然後將相片上載至 Instagram [17] 。 6月30日下午3時30分, 香港教育大學 的中央廣場舉行悼念儀式,有逾千名教大師生、校友、教職員及市民參與.

  5. 2021年7月1日 · 編. 男子刺傷警員背部後,再用刺向自己胸口,傷口噴出大量鮮血. 刺警案發生後,大批警員到場用橙帶封鎖 東角道. 銅鑼灣刺警案 [2] [3] ,又稱 七一刺警案 [4] [5] [6] ,發生於2021年7月1日約22時10分,50歲男子 梁健輝 疑因對社會及「警暴」的不滿,以及 ...

  6. 義守大學襲擊事件 是指2019年9月13日發生於 台灣 義守大學 宿舍的襲擊事件。 事發經過 [ 編輯] 為響應香港的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一名香港留學生在 義守大學 宿舍房間門外以寫有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字句的便利貼設置 連儂牆 。 一名中國大陸籍學生破壞連儂牆,其後兩人發生口角。 事後該名香港學生稱遭掐脖子,但該名中國大陸學生否認這一點。 後來該名香港學生遭潑水 [1] ,房間門外亦被貼滿 五星紅旗 。 [2] 涉事香港學生表示他張貼的便利貼並無攻擊中國大陸的字眼,想不到竟遭大陸學生襲擊。 [3] 經受害人於9月18日到警察局報案,警察通知當事人到場後,當事人已向受害人致歉,二人和解。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