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日 · 新個稅法首次引入綜合徵稅,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進行綜合徵稅,至於其他所得(如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仍採分別計稅。 減除費用從每月人民幣3,500元提高至5,000元,意味著所有工資階級都能享有減稅優惠,以前不用繳個人稅的工薪族,未來依然不用繳交,以前須繳交少量個稅的,則可能不用再繳;然而,過去分開計稅的項目將合併計算,對於領有多重收入的臺籍在陸員工,可能因此落入較高稅率級距,使整體稅負增加。 稅率級距調整,減輕民眾個稅負擔. 新法減稅,擴大3%、10%、20%等3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而30%、35%、45%等3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6期.

  2. 2018年5月1日 · 報稅季即將來臨,財務顧問通常有許多中小企業主的客戶,這些企業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常遇到許多問題,其中一點就是負責人常會詢問公司費用認列的狀況:公司還有多少交際費可以認列? 捐贈費用超限了嗎? 公司支付各項費用除了需取得合於稅法規定的憑證外,稅法針對某些費用及損失項目,有認列金額的上限,如超過稅法規定的限額,於申報所得稅時就必須將超出的部分調整剔除,因此造成課稅所得額變高,繳的稅也就變多。 瞭解這些在稅法上有限額規定的會計項目,除了可以省下稅金外,對於公司的整體營運規劃,費用控制等亦有幫助。 以下介紹常見的限額項目: 旅費:國內差旅費、國外差旅費及停車費、通行費、汽油費、計程車資等. *限額:

  3. 2018年1月1日 · 營利事業出售KY股的損益,則應與其國內營利事業所得合併申報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不適用《所得稅法》第四條之一有關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之規定。 投資金融商品除了計入所得稅中課稅外及前述境外投資免稅外,尚有部分商品屬於分離課稅,對於綜所稅率超過12%以上投資人來說,選擇分離課稅的金融商品,也可以達到有效節稅。 自二 一 年一月一日起,以個人名義持有公債、公司債及金融債券的利息所得採分離課稅,按10%扣繳稅款後,不再與個人綜合所得稅合併計算。 營利事業持有公債、公司債及金融債券,應按債券持有期間,依債券之面值及利率計算利息收入併入所得額課稅。 結構型商品. 1.何謂結構型商品?

  4. 2018年2月1日 · 執行業務所得可依財政部所頒布的執行業務者收入及費用標準扣除費用標準後為所得額即以收入的多少百分比當作費用來減除之意以下大概列出較常見的費用標準率: *律師會計師地政士記帳士公證人30%. *建築師、技師:35%. *不動產估價師:35%. *醫師藥師類:20%~78%(這類計算方式比較複雜,見《Advisers財務顧問》第337期本欄介紹) *保險經紀人:26%. *一般經紀人:20%. *著作人、畫家:30%,著作人自行出版:75%. *表演人、節目製作人:45%. *程式設計師、精算師、命理師:20%. *專利商標代理人:30%. 還有許多類別可以查詢財政部所頒布每個年度的「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 所得類型不同是否會影響應納稅額? →保險佣金是薪資或執行業務所得?

  5. 2023年12月1日 · 通過. 梁天龍|社長的話. - 2023 年 12 月 1 日. 652. 0. 歲末年終,又到了自我檢視、回顧過去一年的時候。 無論表現好與壞、有沒有達成既定的目標,都有一件事情值得你在這個時候好好思考──我將我具備的價值,傳遞給客戶了嗎? 很多時候客戶之所以同意成交,是因為在從業人員身上看見了認同你的價值,進而願意相信保險的功能與價值。 因此相較於保險的價值,從業人員所展現的價值往往更是決定客戶是否成交的關鍵。 首先是「品牌」的價值。 所謂的品牌,其實就是那些你所付出過的努力,將年資及成果展現給別人看之後的綜合評價,表現形式可能是名片上的獎項,也可能是長久相處所累積的感情。 接著是「專業」的價值。 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有很多種,但總歸來說都是幫客戶解決問題的能力。

  6. 2017年12月23日 · 美國壽險行銷研究協會(LIMRA)綜合了行銷、配銷、預測分析及未來性,精算學會(the Society of Actuaries)則為了理解精算師在今日行銷及配銷分析中扮演的角色及如何善用分析學,雙方共同於二 一六年底進行了一項線上問卷調查,合計有來自49家公司的55位受訪者回覆,其中一半以上是精算師,本文即針對此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探討。 分析學在行銷及配銷的應用,是相當多樣性的,5家公司中有4家集中在消費者,有2家則強調他們實施配銷的接觸面,可分為下列3項: .傾向模式(Propensity Model) 許多公司已經建立起模式,去預測及企圖影響消費者或顧客行為,包括了應用、購買、客戶反應、留住顧客、客訴及轉變(定期險轉換到終身險)等傾向。 .消費者和消費者分析.

  7. 2021年5月1日 · 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梁穎誼也指出:「目前臺灣保險業希望能接軌IFRS 17,就是希望能公平定價,力求符合現狀,追求的價值與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不謀而合。 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也會使保險公司的準備金提高,尤其是健康險的經營成本一定增加,保險公司對其成本管控亦會變得愈發嚴格。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會選擇對自身經營有利的決策,有些保險公司為了增加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附加費用計算得較少,資本適足率可能不算穩健,那面對生存率提高,造成疾病發生率成本也將隨之提高的醫療險,可能就會將其下架、調漲。 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宮可倫指出:「以現實面來看,對消費者較有利的保單,損率一定都比較高,若各大保險公司都要往IFRS 17公正、公平的方向走,那一些平時大家覺得『划算』的健康險可能就會面臨調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