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7日 · 在印度某農村的水井旁邊,有四位婦女正在打水。. 她們都是母親,而且每人都有一個兒子,大概年齡也差不多。. 他們一邊打着水,一邊就誇起自己的兒子來了。. 其中有一位穿著最講究的婦女先開了口:「我的兒子真叫人喜歡,老天爺給他一副金嗓子 ...

  2. 2019年9月28日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作者: 淨空法師. 2019-09-28. 明心明僧. 標籤: 佛家智慧 吃虧 善良 福報 積善. 曾子曾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Pixabay).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 ...

    • 〈勸學〉(節錄)
    • 荀子簡介
    • 《荀子》
    • 內容大要
    • 藝術特色

    君子曰(1):學不可以已(2)。青,取之於藍(3),而青於藍(4);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5),輮(6)以為輪,其曲中規(7);雖有槁暴(8)、不復挺(9) 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10)則直,金就礪(11) 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12),則知明(13)而行(14)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15)之所學也;吾嘗跂(16)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17)也,而聞者彰(18)。假輿馬者(19),非利足(20)也,而致(21)千里;假舟楫(22)者,非能水(23)也,而絕(24)江河。君子生非異(25)也,善假於物(26)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27);積水成淵(28),蛟(29)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30)自得...

    荀子(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況,戰國時趙國(在今河北省南部)人。時人尊稱他荀卿。漢代因避漢宣帝劉洵的諱,故又稱孫卿。曾遊學齊國,三次出任祭酒(年高德劭的教育界領袖)。後來到楚國,任蘭陵令,並於蘭陵終老。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一位大師,他認為人性是惡的,需要經過後天不斷學習才能由惡變善,因此特別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在政治上,他提出「法後王」,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

    《荀子》共20卷,收錄文章32篇,其中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部分可能由他的弟子記錄而成,內容包括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 本篇節錄自《荀子.勸學》,《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度,勉勵人們努力學習。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先提出「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指出學習的意義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接着,論述學習的意義,作者借用比喻,論證學習的意義在於提高自己、改變自己。木要改造成為「中規」的輪,要用「輮」;刀劍要「利」,需就「礪」,說明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以此推論,人只有經過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經過後天不斷學習而獲得的。 在第二段,作者先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來說明學習的作用。再以比喻說明「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種效果的獲得,並非人的本身固有條件有什麼不同:「臂非加長,聲非加疾...

    荀子的散文長於論辯,說理透徹,謹嚴綿密,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亦豐富多彩,善用比喻和對比手法,多排偶句,本篇亦具這種特色。分述如下: (1) 結構緊密,層層相扣 本篇構思周密,首段先為文章立論,說明為學之重要,然後就治學的途徑、方法和態度,展開論述。全篇緊扣主題,反複論證。而各段之間,亦層層相扣,一段之中,又分幾個層次,如篇中第三段,整段文字,析述條暢,層層深入。先以「積土」、「積水」、「積德」,從正面說明道理,然後進一步闡釋——「不積跬步」、「不積小流」是從反面立論;「騏驥」、「駑馬」、「朽木」、「金石」則從正反兩方面,析述有毅力的優點和缺少毅力的缺點,最後藉「螾」與「蟹」來闡明專一與不專心的好處和壞處,將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剖析得非常透徹明瞭。 (2) 取譬設喻,論證具體 本篇大量運用比喻,藉...

  3. 2022年9月3日 · 事半功倍、收效極大的古文背誦. 背誦是學習古文的不二法門,也是內化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過程。. 如此方法,對於小學生的裨益最大,效用最佳。. 小學生記憶力強,乘早多背誦優美的詩詞歌賦及經典篇章,對於學習古文,肯定可以打下堅實基礎 ...

  4. 2020年11月28日 · 一切從經典開始──「宋詞三首」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屬懷古之作。. 上闋即地寫景,引入懷古內容;下闋緬懷周瑜,借古人古事抒發自己的感慨。. 蘇軾詞風豪邁奔放,清代詞論家徐軌謂東坡詞「自有橫槊 ...

  5. 2016年5月21日 · 我在聖若瑟書院讀了九年,聖若瑟相當嚴格,那些修士要我們背文章、背聖經,每人輪流站起來背,不會背便挨罰。 這樣便要各自修行了。 有些同學背完交差便算了,有的像我,對英文、英國文學產生了興趣,背完還會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寫英文,以後 ...

  6. 2023年1月14日 · 提出文化上意見 鄺教授認為讀書要着重背誦,並說:「李白肚子裏如果一篇文章都沒有擱着,他能成詩仙麼?」筆者也非常看重背誦,猶記得讀中學時候,凡文言文、包括詩詞,每一課都要背誦,由老師選段背默,錯漏一字扣5分。背得不好,極容易不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