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3月6日 · 作者 陳嘉銘 2012-03-06. 第十八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編劇:銀河創作組、歐健兒、黃勁輝(《奪命》). 如果《單身男女》教人以為銀河映像已脫離了杜琪峯與韋家輝電影的「後九七」宿命香港,《奪命》正好說明銀河映像對劇本的追求 ...

  2. 2,347.70
    加入追蹤清單
    +1.90 (+0.08%)
    截至 2024年5月31日, 週五 下午 4:59 EDT · (USD)。延遲價格。市場開市中。
    • 前收市價
      2,345.80
      開市
      2,364.50
      買盤
      2,347.40 x 1.4k
      賣出價
      2,348.00 x 800
    • 今日波幅
      2,341.10 - 2,381.20
      52週波幅
      1,809.40 - 2,435.80
      成交量
      175.83k
      平均成交量
      6.9k
    • 市值
      不適用
      Beta值 (5年,每月)
      不適用
      市盈率 (最近12個月)
      不適用
      每股盈利 (最近12個月)
      不適用
    • 業績公佈日
      不適用
      遠期股息及收益率
      不適用 & 不適用
      除息日
      不適用
      1年預測目標價
      不適用
  3.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的「第三十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於2024年3月6日(星期三)下午假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舉行了頒獎典禮。今年頒獎嘉賓為著名編劇兼導演韋家輝先生,由他頒發五項大獎給各位得主,包括最佳導演李子俊(《第八個嫌疑人》)、最佳編劇祝紫嫣(《但願人長久 ...

  4. 《年少日記》的黃梓樂、《但願人長久》的吳慷仁、《第八個嫌疑人》的大鵬、《手指》的梁朝偉、《命案》的楊樂文和林家棟,各有支持者,經過五次投票表決,每次淘汰得票最低者,最終由吳慷仁脫穎而出,奪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帝殊榮。

  5. 環球指數 • 2024年5月31日, 週五 下午 4:08 HKT · (HKD)。延遲價格。

    恒指^HSI
    18,079.61
    -150.59
    -0.83%
    國指^HSCE
    6,392.58
    -70.37
    -1.09%
    上證綜指000001.SS
    3,086.81
    -4.87
    -0.16%
  6. 2009年12月20日 · 原名:カイジ 人生逆転ゲーム. 導演:佐藤東弥. 演員:藤原竜也、天海祐希、香川照之. 《賭博默示錄》以空間的運用,將觀眾置於一個抽離的角度,檢視自己身處的世界。. 哲學家柏拉圖的洞窟比喻:一群人住在洞窟裡,面向洞壁,看不到洞外的世界,洞窟 ...

  7. 2015年6月29日 · 首頁簡介作者. 《奪命》撥開雲霧 . 搜尋. Google. 香港人期望樓股市日日創新高,卻時刻恐懼隨時來臨的金融風暴,恒指稍為低開便立即傾家蕩產趁低吸納,為着不要慢過別人一拍半拍。 香港,好像已走進了一個困局。 杜琪峯過去幾年創作力有點下滑,主題與風格總離不開兩三道板斧,予人技窮之感。 新作《奪命》中,杜琪峯將自己的創作路向與香港的經濟環境連成一綫,嘗試撥開雲霧,走出困局。 片首銀行職員何韻詩半小時的推銷戲盡在斗室內上演,銷售手法與個人良心近距離角力,幽閉的空間成了經濟困局的隱喻;盧海鵬與蘇杏璇看似毫無殺傷力,卻又咄咄逼人。 杜琪峯放棄灰暗調子,寫實地呈現銀行體制的荒誕殘酷,是全片最可觀的部分,更為杜琪峯踏出了進取的新一步。

  8. 2017年6月26日 · 首頁簡介作者. 《奪命》的無序世界 . 搜尋. Google. 杜琪峰的電影世界最為人稱道的,除了都市男女愛情片外,就是他的黑色世界;或可說,黑色世界才是他電影美學最重要的成就。 從《鎗火》(1999)始,他為黑色世界建立另一套秩序。 以往港產黑幫片,都講義氣,談大佬與細佬之間的兄弟情,而義氣往往與忠誠扣連,像《旺角卡門》的烏蠅,像《古惑仔》的山雞,對大佬都是義無反顧的。 但《鎗火》卻反轉了這忠誠邏輯,高舉團隊合作,團隊的整全比忠誠還重要。 這團隊精神一直延至後來的《PTU》(2003)、《放‧逐》(2006)、《文雀》(2008)《復仇》(2009)和他監製的《機動部隊》系列。

  9. 2014年6月30日 · 香港成份‧香港身份. 2003年CEPA正式生效,香港和內地的電影合資拍攝更形緊密,但純粹香港題材、香港風味的影片仍然難以進入大陸市場,香港電影人仍然要北上用合拍方式拍製迎合大陸市場的影片。 由於歷史傳奇影片比較容易通過審批,也較易吸引投資者以大成本搏取大利潤。 幾年間,以歷史包裝的武俠片陸續出現,賣點是傳奇人物、特技大場面大氣派和奇詭激烈的連場動作。 一個明顯跡象是香港電影人創製的武俠大片/武打片不喜囿於歷史和單一類型,而愛發揮怪思奇想、混雜類型。 典例有《安娜與武林》(2003)、《功夫》《飛鷹》(2004)、《七劍》、《精武家庭》(2005)等。 近年另一迹象是功夫片潮的再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