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3日 · 週一(6月21日)越秀服務(SEHK:6626)結束首次公開招股。. 同日由中駿商管(SEHK:606)展開首次公開招股。. 中駿商管由中駿集團控股(SEHK:1966)分拆出來的物業管理公司。. 其他IPO分析: 歸創通橋IPO必抽的兩個理由 、 奈雪的茶IPO背後兩大致命傷 、 越秀 ...

  2. 2023年1月10日 · 碧桂園服務首席財務官鵬2022年7月時表示,公司沒有為母企作任何擔保,同時表示碧桂園貢獻公司收入僅約5%,對利潤貢獻更少,然而即使沒有為母企分擔債務,但控股股東減持公司套現,也成為了碧桂園服務上升的阻力。

    • 黃竹坑站上蓋項目
    • 「物業+鐵路」模式
    • 結語:業務前景明朗

    最近銷情較理想的其中一個新盤就是由路勁地產及平安不動產合作發展的「晉環」。 該項目其實是港鐵的黃竹坑站物業發展項目計劃「港島南岸」的第一期項目,未來尚有五期發展,而這些項目的物業發展權均由港鐵批出,事成後不但可以分紅,分佔發展商的售樓收益,更有望成為項目的管理公司,賺取更長線的管理收入。 單論今次的「港島南岸」項目,預期涉及逾5,000個單位,項目更計劃建設港島南最大的商場「THE SOUTHSIDE」,預期會配合住宅項目入伙時間落成,屆時又可以為港鐵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

    港鐵表面上是一間鐵路營運商,但其實早已轉型,多年前提出的「物業+鐵路」模式持續推進,收益結構亦已顯著優化。 在疫前2019年度,港鐵的總EBITDA有近210億港元,但香港客運業務只貢獻約28%,香港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以及香港物業發展則分別貢獻約29%及約27%,可見港鐵的盈利中有較大部分來自物業發展及投資業務。 疫情衝擊之下,客運人流大減,向來防守力較強的香港客運業務EBITDA由盈轉虧,錄得約4.2億元虧損,但房地產業務表現依然平穩,香港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EBITDA按年僅下跌1.9%,而香港物業發展EBITDA則按年增加13.7%。 由此可見,在「物業+鐵路」模式下,港鐵的收益重心持續轉向物業發展及投資,而疫情中低邊際的客運業務受重挫,物業部門的貢獻便帶來了互補長短的作用,可增加港鐵的...

    展望疫後復甦,港鐵的客運業務有望重振,而短中期內更多物業發展項目落成將可為港鐵帶來豐厚的售樓分紅,投資物業基礎擴大亦有利租賃收入增長。 目前港鐵正推進多項延線計劃,「物業+鐵路」模式的發展潛力依然吸引,長線投資值得考慮。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www.hkmo...

  3. 2020年11月9日 · 1999年賣出電訊公司Orange套現1150億元,當時公司採取10送1紅股。 逾800億元可作分派 事實上,除了派息派紅股,長和也有可能利用該筆款項作為5G業務的再投資,可望利好往後盈利前景。

  4. 國美零售(SEHK:493)大股東光裕回復自由後,開始重整旗鼓,究竟能否協助國美醜女大翻身,就要剖析業務的增長潛力。

  5. 2024年5月9日 · 在對上一篇文章,小龍提及港股2024年會到底,並建議在12000點至15000點分注吸納。. 哪麼之後港股會如何?. 大時代中,陳萬賢有人金句:咁多⼈死,唔⾒你死?. 這本來是陳萬賢挖苦丁蟹的話,歪打正著,還押中股災,成了一夜暴富。. 很多人說別人恐懼 ...

  6. 2021年3月2日 · 根據國美官方微信引述光裕講話內容,力爭用18個月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國美現時只是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而所謂恢復原先市場地位,就是指國美零售(前稱國美電器)在2008年黃光裕東窗事發前時的內地電器零售行業龍頭地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