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日 · 香港特別行政區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錄影致辭. 會議盡顯本港獨特地位. 席間提到香港一直以來擁有高標準的醫療水平,和高效率的醫療衞生體系,多項醫療指標領先世界;政府在醫療的開支持續增加,亦證明政府對此方面之重視。 而會議除證明本港在醫療、展覽等方面的國際地位,亦證明在「一國兩制」下,有不可取代的獨特優勢,在國家的堅實的支持下,可在不同方面充分發揮接通內地和國際的「超級連繫人」角色。 延伸閱讀: 世界心臟日2023健心跑暨心臟健康嘉年華. 事隔十載,亞太心律學會(APHRS)再次聯同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亞太區最大型心律學術會議—「第16屆亞太心律學會科學會議及香港心律學術論壇2023」,全球頂尖心臟醫學專家一連3天聚首交流研討,推動心律問題治療及科技發展。

  2. 首頁 | 醫+So Healthy

    • 心臟猝死為運動員猝死的主因
    • 香港運動醫學專家團隊前瞻性研究季前心臟評估的成效
    • 容樹恒教授總結
    • 馮以文教授總結

    運動猝死事件屢見不鮮,曾有藝人參與極限節目中途猝死,近日歐國盃比賽中途有球員因心臟驟停而在鬼門關走了一轉,再次提醒外界關注運動員的心臟健康。運動猝死主因是心臟驟停導致死亡,稱為心源性猝死,是運動員最常見的醫療死因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不正、先天性心臟病等皆為心源性猝死的常見原因5, ;但患者未必有明顯病徵,當進行高強度訓練及比賽時,患者心臟負荷過大便有機會出現心臟猝死。為保障運動員的生命安全,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容樹恒教授表示,學會一直推動職業及精英運動員作季前身體檢查,現時香港不少精英運動員以及職業足球隊均有定時進行季前體檢,有助及早偵測無明顯病徵的心臟毛病或其他身體問題,然後進行治療,以避免悲劇發生。 ~

    根據外國及國際體育界的數據顯示,季前身體檢查在降低運動相關的心臟猝死風險有重要意義。然而,亞裔人士及香港體育界現時的相關數據有限,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馮以文教授作為香港心臟病學及運動醫學團隊成員,聯同其他專家發起具前瞻性的研究,探究季前心臟評估在香港的重要性及潛在影響,並於會上發佈了本地運動員的初步數據。 ~

    季前身體檢查目的在於識別高危運動員、預防受傷、提倡健康生活並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容樹恆教授表示,香港超級足球聯賽一向要求參與比賽之足 球員必須在每個賽前季度進行季前身體檢查 PCMA ,以詳細檢查運動員的肌肉骨骼及心 血管狀況,亦會使用心電圖檢測心臟問題。 於 2020-2021 年度,共有 234 名足球員進行季前體檢,發現當中有 27 名運動員心電圖結 果異常,但根據 2017 年國際心電圖解釋標準,其中 12 名球員的心電圖結果於運動員群組 而言屬於正常;因此只有 15 名球員有異常的心電圖結果並需要跟進或接受治療。其中一 名球員被診斷有心律不整的問題,需要接受心臟消融手術,一個月後已經完全康復並可以 參與賽事。

    運動前心血管健康評估可偵測導致猝死的心血管異常和疾病,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使運動場成為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馮以文教授表示,對成人及老年運動員而言, 心血管健康評估應針對其高風險動脈粥樣硬化患病率而再作詳細檢查。 美國心臟學會、 歐洲心臟病學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足球總會等不同組織制定的 心臟評估內容都有所不同。 季前心臟評估是運動員比賽前重要的一環,有助預防不良事件,例如突發性心臟猝死。職 業足球隊季前心臟評估包括了解運動員的病歷,以及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另外重要的是 年齡、運動詳情和其他身體檢查包括心電圖。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亦提醒市民應定期進行心臟評估,運動時一旦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心悸等可疑病徵,應立即停止並盡快求診。 心臟健康頻道 延伸閱讀:調查揭僅25%市民願意用AED救人!...

  3. 2023年9月28日 · 各界攜手提升患者藥物認知度. 關心您的心代表黃志華先生指,病友確診頭1至2年通常會依足指示用藥,但隨着病情穩定,部份患者會聽從坊間傳言,而憑感覺隨意加減或停藥,主因包括自覺沒有不適、認為藥物一定傷肝或傷身、大魚大肉放肆飲食等,亦有部份年長患者容易忘記服藥,或因藥物太多易而混淆,擔心胡亂用藥恐病情或會崩潰式惡化,建議加強病人教育,有公信力的機構更應製作更多網上資訊及短片。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建議各界合力推廣有關心臟病及藥物的基本認知,例如醫護可多花時間與病人溝通;醫生或病人組織多舉辦不同活動及講座、製作教育短片等。

  4. 網站介紹. 醫+So Healthy 致力傳遞有關生活健康的概念,香港人講健康、講享受、講著數,惟一能滿足這三個願望的網站肯定只有「So Healthy」; 我們搜羅世界各地的健康資訊,讓網民掌握第一手的健康tips,並定期舉辦不同的健康活動,讓大家體驗健康的好處。 醫學新知. 詳細講解各種都市病的成因、病徵、最新治療藥物及科技,以及定期更新醫療界的新知識. 健康有法. 邀請各專科醫生、註冊中醫師、營養師等醫學達人撰寫健康專題,解答奇難雜症. 講座/活動. 定期推出健康主題活動供會員參加,提供最新醫健著數,務求令大家活得健康,「SO」得精彩! Facebook Page: 醫+So Healthy是一個全新健康資訊平台,致力傳遞有關生活健康的概念,從淺入深講解大眾醫學知識。

  5. 2020年5月19日 · 新型混合式噴鼻劑 藥效快 30倍 。 近年本港引入新型混合式噴鼻劑,對改善鼻涕、鼻塞、打噴嚏和睡眠困難的症狀最高達7.4分,較傳統鼻敏感藥物高出2分,成份包括抗組織胺及類固醇,而混合藥物的起效時間只需5分鐘,遠快過單用類固醇或抗組織胺的150分鐘;減少眼部症狀的起效時間只需15分鐘,較單一使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約兩小時為快。 雖然藥物含類固醇成分, 但當中有九成會停留在鼻黏膜上,僅有少於10%會進入血管內,因此副作用會較口服類固醇輕微,新型的混合藥物比傳統藥物的功效更顯著,並可減少患者用藥次數,亦不會造成依賴,患者可以向醫生多了解後考慮使用。 香港過敏協會.

  6. 詳細講解各種都市病的成因、病徵、最新治療藥物及科技,以及定期更新醫療界的新知識,文章涵蓋糖尿病、心臟病、眼科、兒科、癌症、腦部健康等最新專門medical知識,由淺入深講解,讓你掌握第一手的健康tips,活得So Healthy!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