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This is URA's pilot project of using concrete 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MiC") method,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the first private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of using MiC in Hong Kong upon its completion in 2023/2024.

  2. 該構思不但能為現時通洲街玉石市場提供一個較聚腳及方便遊人的前庭廣場,互利互惠且增加社區使用,亦更能塑造成充滿地區歷史特色的園林設計,以彰顯當區早期包括通洲街渡輪碼頭(於1990年代西九龍走廊建成以前)的獨有歷史。 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發展計劃 (愛海頌)。 項目於2021年10月完工。

  3. 本局簡介. 返回. 非執行董事(非官方成員) 林增榮先生是一位專業產業測量師,同時持有多項國內外專業資格,包括香港測量師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仲裁師、註冊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及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員。 林先生擁有豐富房地產開發經驗,他於二零零三年成立榮德顧問國際有限公司,近年來專注於中國商業房地產綜合開發規劃工作。 林先生積極參與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務。 他是香港測量師學會理事會義務司庫及理事 (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二四年)、產業測量組專業評核試評核員、產業測量組2022年周年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席、優秀發展及保育大獎2021年籌備委員會主席及理事會義務秘書 (二零一八年至二零一九年)。

  4. For owners planning building rehabilitation. URA’s various schemes to assist and facilitate owners to carry out building rehabilitation works. Redevelopment of NGO Site Facilitation Scheme. To assist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to optimise their under-utilised sites.

  5. 擬議的重建計劃. 該項目旨在透過重建以重整及重新規劃發展計劃內的土地,及結合其他市區更新的手法,為社區帶來更廣泛的規劃裨益。 該項目的主要規劃目標及建議包括: 易地重置現時位於侯王道的社區設施,盡量減少對社區設施及服務的影響;及在「一地多用」的原則下優化土地的發展潛力,並提供額外社區設施空間以滿足社區需求; 透過重新規劃現有土地用途,構建超過10,450平方米的地面綠化多元空間,為核心區域提供綠化及活動空間予社區享用; 在龍塘區及啟德發展區之間構建門戶廣場,藉此提升龍塘區作為門戶的策略性位置;

  6. Project Programme. Project completed in March 2019. More Information. The 229A-G Hai Tan Street project is implem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rban Renewal Strategy" ("URS") (2011) which includes the flat-for-flat option to be offered as an alternative option to cash compensation to the domestic owner-occupiers.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及內容
    • 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
    • 政策框架及實施機制策略
    • 未來工作

    香港的老化樓宇數字急速上升,遠超重建的速度,市區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市區舊樓的剩餘地積比率不斷下降,這些都對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工作帶來極大挑戰。過去,市區更新主要側重個別項目發展,缺乏足夠空間及規模解決舊區所面對的不同城市議題。有見及此,市區更新必須採取更全面以地區為本的規劃研究策略,以有效回應迫切及複雜的舊區老化。市建局於2017年啟動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油旺研究),為研究範圍制訂以地區為本的市區更新藍圖,及研究有助落實方案的規劃機制。

    研究涵蓋油麻地及旺角(油旺)地區, 面積約二百一十二公頃,涉及超過三千三百幢樓宇。研究透過以地區為本的市區更新方法,主要目標是為重整和重塑舊區制定發展藍圖,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增加重建潛力。為鼓勵市場參與,研究制定可由市建局及私營機構共同參與的全新市區更新策略,當中亦包括政策框架及實施機制。 研究涵蓋以下項目: 1. 基準和數據分析包括研究範圍的實況(例如樓齡和樓宇設施狀況、樓宇密度、環境及基建容量)、各項城市議題、現行規劃和實施機制,市區更新和重整機遇,以及油尖旺區議會過去五年曾表達的關注; 2. 特定課題的研究,包括實施機制; 3. 制訂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概念藍圖) 的不同方案及建議。

    油旺研究制訂了三個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方案 ,代表了「正」、「零」、「負」三個在人口、發展密度及資源分配上有不同假設的方案。這三個方案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滿足公眾對宜居和優質生活環境的渴求。三個方案相對於現時分區計劃大綱圖皆能增加人均居住面積、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及就業機會、擴大休憩空間及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的供應,以及改善易行度及環境。總體而言,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將會為油旺舊區帶來一個新的城市景象。

    根據基準分析及研究的結果顯示,現有的市區更新模式在嚴重市區老化的高密度地區內,欠缺可持續性和財務可行性。為了加快市區更新的步伐,我們在油旺研究引入了新的規劃工具,特別是「地積比率轉移」及「整合街區」,以鼓勵私人市場參與,提升市區更新的動力。

    油旺研究在香港的市區更新規劃上邁進了一大步。當中建議的機制和策略除了能應用於油旺地區外,亦適合應用於香港其他舊區。可持續的市區更新規劃需要所有持份者的通力合作。市建局會與政府當局進一步討論及訂立推行細則,以鼓勵市場積極參與市區更新,透過共同努力,為香港締造優質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