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大便出血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5日 · 香港衞生署亦為50至75歲人士提供免費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為參加者進行大便隱血測試,而港怡醫院亦為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私家醫院。 同時,醫管局於2018年亦指出胃癌排行本地癌症第六位,同樣無明顯症狀,與普通胃痛問題相似。

  2. 2021年5月13日 · 內容目錄. 免疫系統自我攻擊皮膚. 性情急躁嗜肥甘 涼血解毒. 配合針灸 中西藥並用增療效. 【明報專訊】銀屑病,雖然大家習慣稱之為「牛皮癬」,但在中醫角度看,銀屑病相當於「白疕」、「乾癬」,而中醫所指的「牛皮癬」則是另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相當於西醫的神經性皮炎,與銀屑病是不同的疾病。 治療銀屑病,西醫多採用類固醇藥物,隨中醫普及,患者開始尋求中醫治療。 免疫系統自我攻擊皮膚. 「李醫師,你快看看我的背上的紅斑,稍微一抓,白色鱗屑如雪花飄落,請問這是什麼? 是不是牛皮癬? 」俗稱的牛皮癬,正式病名是銀屑病(Psoriasis),是一種免疫相關的紅斑鱗屑性、反覆發作的慢性炎症皮膚病。 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皮膚細胞自我攻擊,導致皮膚出現大片狀的紅腫、痕癢、增厚、脫屑等徵狀。

    • 中醫剖析牛皮癬臨床症型
    • 中西醫看牛皮癬大不同
    • 辨證施治、內外結合

    牛皮癬的學名為「銀屑病」,是一種易於復發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外科正宗•頑癬》云:「牛皮癬如牛項之皮,頑硬且堅,抓之如朽木。」初起一般為炎性紅色丘疹,隨後逐漸擴大並融合成邊界清楚的深紅色斑塊,周邊有炎性紅暈,表面覆蓋多層乾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當輕輕刮除表面鱗屑後,會露出一層淡紅色發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則出現小出血點。白色鱗屑、發亮薄膜以及點狀出血是牛皮癬的重要特徵,稱為三聯徵。 牛皮癬病程相對較長,易復發,有的病例甚至終生不癒。發病以青壯年為主,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影響比較大。發病以頭皮、四肢較為常見,也有全身發病,多在冬季加重。牛皮癬皮損從發生到最後消退大致可分為進行期、靜止期和退行期三個時期: 1. 進行期: 新皮疹不斷出現,舊皮疹不斷擴大,皮疹色紅且炎症明顯,鱗屑厚,...

    西醫角度認為牛皮癬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與遺傳、感染、免疫或內分泌系統、精神緊張、生活習慣、藥物使用及環境等因素有關。而中醫認為情志內傷、風邪侵襲是牛皮癬發病的誘發因素,而營血失和、經脈失疏、氣血凝滯則為發病病機。 但在中醫角度看,牛皮癬的成因是患者素體陽熱偏盛,或緊張勞累,或過食辛、辣、肥、甘、葷腥的食物,導致熱入血分,以致氣血運行失職,血熱發於肌膚或會誘發為紅斑丘疹;當牛皮癬患者因久病耗傷陰液,營血不足,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養而成,便會出現皮損增厚及白色鱗屑等牛皮癬症狀。

    中醫治療牛皮癬以辨證論治、內外兼治為原則。處於急性期的患者,牛皮癬皮損呈紅斑鮮紅,大多屬肝鬱化火血熱型,治療需以清肝瀉火、涼血消斑為主,可予龍膽瀉肝湯加減;另一類牛皮癬患者,皮損呈淡褐色,粗糙肥厚,瘙癢劇烈,夜間尤甚,治療則以疏風利濕,方藥以消風散加減;最後一類血虛血瘀牛皮癬證,如牛皮癬皮損呈灰白,肥厚粗糙,皮膚乾燥瘙癢表面鱗屑多者,治以養血潤燥,活血化瘀;軟堅消斑,則治以當歸飲子加減。上述的三類牛皮癬症型,療程一般以兩個月為基礎。 除方藥外也可進行針灸治療牛皮癬,針刺療法常取穴曲池、合穀、血海、三陰交等穴,每週2-3次,留針25分鐘。牛皮癬皮損增厚明顯兼表面鱗屑多者,可合併梅花針叩刺皮損,以少量滲血為度,以加強療效。 最後,牛皮癬患者可通過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遠離誘發因素,有助減輕症狀及預...

  3. 2021年6月28日 · 可自行處理的滲水成因及解決方法:. 樓宇外牆裂痕致滲水 :如是窗台有水而非鋁窗邊滲水,可能是樓宇外牆有肉眼看不到的細微裂縫滲水入屋。. Simon表示這基本上「關阿公事」,應由大廈管理公司處理;但若管理公司愛理不理,戶主可自行購買透明防水膠、毋 ...

  4. 2021年4月26日 · 林嘉雯指,激光療程針對皮膚泛紅位置,利用皮膚內色素選擇性吸收激光的特性,將不同波段激光打入皮膚,令血管、紅血球吸收激光後被破壞,不影響周邊組織及細胞而去除紅印。 翻閱部分針對毛囊角化的激光療程資料,有的使用波段650納米(nm)激光,惟該波段對紅色色素細胞吸收率並非最高。 一般而言,若想減少皮膚紅印,醫生會用波段為532、585及595nm的激光,效果較好。 不過,激光療程只能改善毛囊角化而出現的泛紅問題,不會用作治療毛囊角化,亦不可令其「斷尾」。 至於jet peel療程,原理與高壓洗車類似,透過氣壓將水及空氣噴射在皮膚表面,用壓力清潔皮膚、去除角質。 她表示,療程理論上可去除皮膚表面角質,加快皮膚更新,或有助改善毛囊角化引致的皮膚凹凸不平。

  5. 2021年4月7日 ·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梁偉強指,大部分胃癌在早期沒有病徵,要待腫瘤有一定大小,才會感到胃部不適:如腫瘤在食道入口,進食時會有「落唔到格、頂住」感覺;若腫瘤生在幽門(即胃部出口),進食後或有想嘔吐的感覺。 不過,這些屬非特定(non-specific)徵狀,胃癌病徵與消化不良徵狀相同,「單憑病徵,醫生都分不到是一般胃病還是胃癌」。 他續指,若突然胃痛且持續一至兩星期,或體重、胃口有改變,這些都可能是胃癌早期徵狀,應及早求醫。 另外,年過40歲、家族有胃癌病史,或已知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均屬高危群。 若擔心自己患胃癌,40歲前可檢查體內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40歲後則可接受內窺鏡檢查。 ← 密實袋可催熟水果? 重複使用有竅門? 用作慢煮要留意溫度? →.

  6. 2020年7月15日 · 2款驗出多氯聯苯吞拿魚樣本. 消費者委員會檢測市面46款常見罐頭魚樣本 ,包括7款鯪魚、19款沙甸魚及20款吞拿魚,發現全部含有不同種類和含量的金屬污染物,主要是砷、汞、鎘和鉛。. 其中9款沙甸魚樣本、1款鯪魚樣本、2款吞拿魚樣本驗出可致癌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