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大便出血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 便秘合併肛裂。最常見的原因是便秘合併肛裂。正常兒童於6個月大以後的排便次數,從1天3次到1周2次均屬於正常。但多於兩周的排便不順或排便困難(如一周少於3次大便、排便時間延長、糞便乾燥堅硬),且合併有不舒服的症狀,就可能是患上便祕。
    • 細菌性腸胃炎。
    • 食物過敏如蛋白過敏。餵哺母乳的嬰兒沒有腹瀉、沒有脫水,只是大便有少許黏液或少量血絲,檢查肛門也沒有肛裂的情形,就可能是食物過敏所致。針對食物蛋白過敏情況,可造成直腸發炎,導致嬰兒排血便。
    • 大腸黏膜病變如幼年型息肉。與成人比較,幼兒痔瘡較為少見。幼年型息肉好發於1至7歲的兒童,最常見在5歲左右,好發部位為直腸和乙狀結腸。其症狀多為無痛的鮮血便。
  1. 2023年10月5日 · 血便通常呈鮮紅色因痔瘡生在肛門附近是患者在排便時受糞便擠壓而形成的出血。 鮮血會黏附在糞便的表面,而嚴重的出血情況是一滴一滴,與大便分離,甚至還會噴濺至馬桶壁或在擦拭衛生紙上留下大量血蹟。

  2. 2024年2月19日 · 1. 為甚麼糞便隱血測試能檢查是否患有大腸癌? 2. 採便7個步驟. 3. 採便過程須知:採便前、中、後. 4. 樣本收集點的開放時間. 5. 樣本收集箱的地點地址:香港. 6. 樣本收集箱的地點地址:九龍. 7. 樣本收集箱的地點地址:新界. 8. 樣本收集箱的地點地址:離島. 糞便隱血測試是用來檢查大腸或直腸內是否存在用肉眼無法看到的微量血液的一種常見檢測方式。 為甚麼糞便隱血測試能檢查是否患有大腸癌? 糞便隱血測試是用來檢查大腸或直腸內是否存在用肉眼無法看到的微量血液的一種常見檢測方式,只需在家自行完成,再交回至收集點,等待化驗結果即可。 由於大腸癌通常在早期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但當腫瘤在生長時可能會出現微量出血。

    • 吃辣椒容易有痔瘡?對比喜歡吃辣椒的中國西南、西北地區,及較少吃辣的東南地區如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痔瘡發病率並沒有明顯差異。不過因爲辣椒中引起辛辣感的成分辣椒素,會引發時間較短的灼熱感和炎症,偶然一次的大量進食就會刺激肛周血管,有機會導致痔瘡症狀加重。
    • 大便有血是痔瘡徵兆?痔瘡是大便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但其實大便帶血除了痔瘡,亦有機會是其他疾病所致,如消化道癌症。故建議,45歲以上人士若有大便有血症狀,應盡快做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 用温水在浴盆洗澡能防治痔瘡。
    • 痔瘡一定要做手術嗎?針對痔瘡問題,一般情況較輕微的話,醫生會先考慮處方痔瘡膏及塞肛門藥物,以助紓緩症狀。不過如病情較為嚴重,就或需進行手術治療,例如橡皮 圈結紮、注射硬化療法、紅外線凝結療法及痔瘡切除等。
  3. 2020年11月17日 · 大便隱血測試準確度只有70%常有假陽性不能檢測瘜肉. 他解釋,隱血是指大便有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從而推斷是否患上大腸癌。 可惜腫瘤出血才會測到隱血,所以隱血測試的準確度只有七成左右。 除此之外,此測試也經常出現「假陽性」,如患有痔瘡或服用亞士匹靈的人士,都有機會出現假陽性,易令患者虛驚一場。 此外,我們知道瘜肉是大腸癌的前期,但瘜肉通常都不會出血,所以大便隱血測試不能檢測到瘜肉。 驗血液癌症指標CEA指數、癌症基因產品、血液中量度大腸癌釋放DNA? 在驗血液癌症指標CEA指數方面,陳教授指,雖騰CEA指數是一個已經採用了幾十年的所謂大腸癌指標,可是他形容,以CEA預測大腸癌準確度猶如「擲公字」,並對此指數非常有保留。

  4. 2020年6月26日 · Reporter. 不少都市人因壓力大而 腸胃不適 ,但如果長期 腹痛 、腹瀉、 大便帶血 ,就要小心患上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腸道炎, 本港平均每10萬人中每年就有2人發病。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高峰期分別是20至30歲的青年期, 以及60至70歲的老年期,在已開發國家案例尤其多, 大約5至10%的病人有持續性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一日腹瀉多次,而且情況維持已久,甚至有排血的情形,應及早求醫。 5大症狀 腹瀉要留意. 一、腹瀉,由於大腸黏膜發炎潰瘍,因此無法吸收水份,形成腹瀉,排泄物會有黏液和血液。 二、經常腹絞痛、腹脹,按壓肚子可能有類似腹膜炎的表現。 三、噁心、嘔吐,急性發作症狀為發燒,有可能脫水、休克。 四、食慾減低、體重減輕。

  5. 2023年2月12日 · 大便隱血測試為非入侵性檢測較為方便卻可能無法檢測到沒有出血的腫瘤所以我們需要定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作為檢測大腸癌而大腸鏡能檢查整條大腸最為清楚發現瘜肉時更可即時切除但可能會有出血和穿腸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