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居屋設計裝修 相關

    廣告
  2. 提供優質環保油漆及一站式專業髹油服務,讓您免卻裝修煩惱,輕鬆為家居換上新風格,立即登記! 抗甲醛環保油漆,通過多項國際權威認證,為您提供安全環保的純淨家居。

  3.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w.strikingly.com

    我們的拖曳式設計可以讓你用網站實現創業想法。免費域名和SSL,100多種字體。 提供免費網域和SSL安全證書,內置電商和內容管理系統,SEO工具等行銷功能。

搜尋結果

  1. 2015年2月2日 · ⑴政府打算選擇合適的在建公單位,以「先導計劃」形式,賣給「綠表」持有人,即現時公住戶及在公輪候冊上符合「上樓」資格的申請人。 ⑵指示運房局與房協及市建局商討,考慮將市建局興建的單位轉作資助房屋出售。 新措施不但有助滿足中低收入家庭的置業需求,還向房屋政策注入新思維,有助優化出售資助房屋政策。 過去數年,由於供求嚴重失衡,房屋市場起了巨變。 籠統來說,以前市區物業市場布局比較清晰,高收入人士住豪宅區,中等收入人士聚居私人苑,普羅市民住市區單幢式大廈。 幸運兒住公居屋。 不過,現時市區樓價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傳統的普通區域內,經高水平裝修後,新建成的單幢式大廈,也以豪宅價錢出售。

  2. 2021年5月17日 ·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提出發展部分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興建兩至三萬個居屋並以荀價每呎6,000元出售有關建議一出隨即引起大眾討論不少人對方案有興趣甚至希望盡快能落實。 筆者認為, 倡議受歡迎屬意料中事只要仔細研究內容不難發現方案設計其實花盡心思考慮周詳更可能是未來解決房屋問題的一大出路。 大幅壓縮發展、建屋時間. 綜觀整個倡議,其中一大賣點,是能大大壓縮發展及建屋時間,能讓市民盡快「上車」。 現時要發展一幅土地建屋,過程可謂相當漫長,據早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文件顯示,要將未開發的「生地」變成「熟地」(即有關土地已有合適規劃、不需進行收地、重置現有設施等的土地),竟然需時長達11至14年之久。 這還未包括後續起樓或賣地的時間,試問市民還有幾多個十年能等待?

  3. 2013年9月18日 · 讚好 1.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早前發表諮詢文件,提出未來10年建47萬間(包括公、私營房屋)的目標,並且提出22個邀請公眾回應的問題。 筆者作為長策會成員之一,深深明白到市民對房屋的需求是何等殷切,其中未來公營房屋的供應量,更是社會焦點所在。 居屋成功配地 覓地工作莫停. 諮詢文件提出,未來10年公營房屋單位數目應至少需要有28.2萬,公居屋比例會保持彈性。 事實上,除了廣受基層市民關注的公外,未來的居屋供應量同樣備受希望盡快置業的市民注意。 觀乎早前推出的白表免補地價二手居屋計劃,首批中籤的2,500名市民中,最終放棄資格的只有3名,可見市民對居屋的需求是何等龐大。 為滿足市民的需要,政府加快興建居屋速度已是刻不容緩,就此,筆者有以下建議:

  4. 發表於 2013-02-21 11:01. 分享. 讚好 0. 居屋停建近十年,累積下來的需求短期內實難以滿足,因此必須加快新居的興建速度。 筆者認為政府興建居屋時,除由房委會自行興建外,亦應同時重新啟動由私人參建、混合發展、或類似的優化模式,藉私人發展商的開發能力和效率,加快提供價廉物美的安樂窩。 私人發展商參建的居屋計劃過往有不少例子,如九龍灣麗晶花園和旺角富榮花園等,質素不比私樓差,證明行之有效。 雖然以前有部分居屋的質量受到詬病,但經過多年經驗累積、發展商的建築技術改進、房委會的監督系統更臻完善、加上公眾、議員和傳媒監察,居屋質量的監控應該大有改進。

  5. 2021年6月11日 · 他在社交網站發放的片段中展示一張規劃設計圖,「U字型的地方是平整出來的平台和旁邊的部分都可以興建居屋足以興建二萬五千個每個500呎實用面積的居屋單位。 」單位落成後,建議以建築成本六千元一呎售予香港市民,只收回土地平整的工程費和興建上蓋建築物的成本。 規劃設計圖中有一個深綠色部分,佔地3.65公頃。 梁振英說,可以用作興建低密度老人院,有獨立房間、獨立洗手間,讓過千老人有較好的居住環境。 他又透過地圖展示選址與附近交通,「灰色的是三號幹線,這是大欖隧道的出口,旁邊我們看到已經有西鐵,這是錦上路站。 我們不需要作什麼大型的道路建設,就可以解決交通問題。 梁振英在專訪中闡釋計劃的發展規模,擬興建60棟、35層高的住宅樓宇,地積比率低於3,屬於中低密度的發展計劃。

  6. 總體而言香港的房屋政策除了覓地困難外本身的房屋政策亦需要與時並進符合時代需要從根本性的政策方向下手才能夠有效改善現時房屋政策的疆化狀態令此重大民生問題有解決的曙光。 原圖:民政事務署Faceboo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標籤. # 房屋政策 # 社會問題 # 公屋 # 土地供應 # 置業. 20. 好正. 2.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7. 2021年6月25日 · 雖說買家付足建築費但其實政府為配合居屋發展在基建和社區設施也需投入大量資源且過去房委會長期以發展居屋的盈利補貼出租公屋的發展和營運也是取之所民用之於民的德政在香港人口老化在在需財久應付醫療養老等挑戰這德政沿習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