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生活閒情. 健康教育講座. 醫緣相聚. 《自信從「齒」開始2》—牙齒微創修復美學. 《句句有骨》— 香港大學骨科專家與你破解37個骨科迷思. 《醫與研》. 《肺癌全攻略》. 《泌尿解碼》.

  2. 醫生: 曾建倫醫生 (腦神經科專科) 撰文: 陳秀清. 柏金遜症為老年人常患的神經系統疾病,普遍發生於55歲或以上人士身上,但亦有10%患者於40歲前病發。 雖然相對於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及老年痴呆症,柏金遜症的發病率並不普遍,但其對病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柏金遜症是由於腦部基底核神經節出現退化,影響控制肌肉運動和張力的能力,使患者手腳不自主地震顫和動作緩慢,其四種主要徵狀包括: 1) 患者靜止時會顫抖,但是手部做動作,如拿取東西時,顫抖現象會消失或減輕. 2) 手臂及腿部僵硬. 3) 身體動作遲緩,起步艱難,碎步. 4) 身體失去平衡力,行走困難. 腦神經科專科曾建倫醫生. 藥物助改善生活質素.

  3. 健康動力雜誌,為你提供最新的健康資訊,包括生活閒情、醫緣相聚、醫與研等專欄,讓你帶動健康生活,實踐動力人生。

  4. 賴偉達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駐院外科顧問醫生) 及 梁廣泉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 甲狀腺腫瘤很常見,分為良性及惡性,惡性即是甲狀腺癌。相信大部人知道自己患上甲狀腺癌,也會晴天霹靂,萬念俱灰,然而事實上甲狀腺癌有別於其他傳統癌症,它的治癒率相當高,加上近年 ...

  5. 2010年11月號. 醫生: 黃煒倫醫生 (聖德肋撒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患者新喜訊. 心跳過慢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宗新症,而香港則每年有1000個病人確診患上此症。 聖德肋撒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黃煒倫醫生正常心跳頻率為每天約100,000次。 由於血液供應及氧氣需求不同,故活動及靜止時的心跳速率亦不一樣。 一般靜止或睡覺時,心跳會較慢。 而當每分鐘心跳低於60次,並有心跳過慢的徵狀,便可被界定為心跳過慢。 心臟組織老化為主因. 聖德肋撒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黃煒倫醫生指出,心跳過慢的最常見成因主要為心臟組織老化,例如:組成竇房結的一組細胞因年長而退化,未能正常調節心跳,以致心跳過慢。

  6. 2016年6月11日 ·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早防、早檢、早診、早治」是對付癌症的不二法門! 但要如何做到? 不妨請教專家! 是次講座誠邀對乳癌有深入研究的專科醫生,為各位詳細講解乳癌成因、檢查與診斷方法及治療的新趨勢,萬勿錯過! 上則標題: 跑步常見痛症處理和預防. 下則標題: 無聲殺手「腎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