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麗江古城 相關

    廣告
  2. 雲南麗江旅遊優惠價格,貼心服務,讓您暢遊昆明大理麗江,專業訂製師,優質服務,安心出遊。 假期和朋友一起去的雲南麗江,這篇詳細的攻略,省去了百分之40的費用,安排合理全程沒有套路。

  3. 根據個人意願規劃整個行程,包括門票、酒店、交通、餐飲等,無需自己事事操勞,全身心享受旅程. 當地導遊帶玩太棒了,客製化旅遊行程,自由度高,還能節省50%,價格實惠,VIP待遇,省心又省錢

  4.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日 · 01.03.2021. 袁源隆. 譚志榮, 梁俊棋, 李浩賢. 分享 留言. 由街道”Lee Tung Street”誕生,到近年轉變成商場”Lee Tung Avenue”,利東街可說是與整個香港的發展相連。 一八四一年,英國佔領香港,港英政府隨即在灣仔海岸展開首度填海,所得的土地,正是利東街、春園街、廈門街一帶,這幾條街很快就成為港島重要的住宅商業區域。 但「利東街」的街名,其實要到一九一八年,利希慎家族購入此街道時才出現。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製造業興旺,印刷業也相應蓬勃起來,政府將一些印刷店集中在利東街,方便監管。 在七十年代,利東街逐漸成香港的印刷業重地,各店印製各式各樣的喜帖、利市封、揮春、月曆,利東街「印刷街」或「喜帖街」之稱號廣為人知,更曾是外地遊客訪港的必到景點。

  2. 2021年3月1日 · 01.03.2021. 袁源隆. 譚志榮, 梁俊棋, 李浩賢. 分享 留言. 在全速往前發展的城市,就如香港,街道變遷是日常,是必然,也是無可奈何。 有些街道,一個巨浪撲來,下個十年再看,已是面目全非。 灣仔利東街的轉變,就是如此劇烈、徹底、不留情面。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五日凌晨零時,利東街完全封閉,禁止車輛駛入,納入市區重建地盤範圍內。 重建項目正式動工,數年後,高尚住宅、商場、步行街和休憩廣場在利東街原址相繼落成。 住宅叫「囍滙」,而商場部分一度命名為「囍歡里」,後來再改回「利東街」。 現在,沿着莊士敦道走,經過小販排檔密佈的太原街,平民生活感強的春園街,便會看見與別不同的「利東街」。 新「利東街」仿歐,西化,貴氣。 步入那條美輪美奐的步行商店街,品牌商戶、食肆、咖啡店夾道歡迎。

  3. 2017年12月8日 · 被遺忘的時光. 老牌商場早就變得冷清,反倒是一道工整的木製欄杆,仍保留細膩的質感和溫度。 他帶我們入萬邦行,一個式微了的舊式商場,原來是想介紹那裏的欄杆,「六十年代左右的木欄杆,見到都想摸一摸,我細個都成日摸住,因為它很舒服、很warm。 」下一站是畢打行的後樓梯。 這座近百年歷史的商業建築,就連後樓梯也經過精心設計,採用經典的天井式stairwell設計和手工製作的wrought iron(鍛鐵)欄杆,「行後樓梯都可以好優雅! 」難怪Martin如此讚嘆。 後樓梯隱身於大廈角落,設計裝修卻毫不將就,可見建築團隊的用心,印證了優雅是內在的美。

    • 麗江古城1
    • 麗江古城2
    • 麗江古城3
    • 麗江古城4
    • 麗江古城5
  4. 2014年8月25日 · 太古舊事. 根據《東區風物志》資料,二十世紀初期,西灣河區旁設有規模龐大的太古船塢,當時船塢分有東西兩處出入口,西閘的出入口在今天的鰂魚涌華蘭路,該處一帶當時仍是十分荒涼,但東閘出入口的西灣河,附近已有成熟的筲箕灣社區,所以太古工人宿舍便建在西灣河。 1909年間, 太古工人宿舍建成,附近的六條街道:太安街、太寧街、太康街、太富街、太祥街和太吉街便以太古的「太」字命名。 二十世紀初的西灣河 (圖片出自《東區風物志》,東區區議會提供) 糖廠帶動經濟.

    • 麗江古城1
    • 麗江古城2
    • 麗江古城3
    • 麗江古城4
    • 麗江古城5
  5. 2021年8月25日 · 李浩賢. 分享 留言. 「香港的餐飲市場很多元化,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 」採訪當天,疊囍居總經理陳年一入座,不是跟我談點心,而是聊灣仔區內新開了什麼新餐廳。 是的,香港的餐飲市場一直都在改變,為的是適應本地人和遊客的味蕾、眼界,以及消費習慣。 陳年憶述,上世紀七十年代在中環著名的告羅士打酒樓(現已結業)入行,以前大家只單純要求「進步」,例如如何將每道點心愈做愈美味;但現在不止質量要提升,更講求「進化」。 他又舉例說,像是經典的燒賣,大家會試着做得不一樣,比如用黑色麵皮包成的黑松露燒賣,或者將家常的薑葱蒸星斑轉化為燒賣,總之要開創新的視野,不進則退。 切肉蒸燒賣 // 一份四件,務必趁熱吃,肉鮮汁豐。

  6. 2022年6月25日 · 香港的十二因緣. 高立原任職設計工作,擅長畫畫,廿年來卻甚少創作,誰知他今次一畫,就毅然辭去正職,清空家中不足六十呎的房間的一面牆,全副心力投入作畫,以每周一幅的節奏,無間斷交出六十四幅畫。 他說,自己要負一點社會責任,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畫畫。 「但對於觀眾,自己的畫未必可以把訊息傳達得更好,我就做一個中介,連結作者。 」他想傳達的訊息,並非直接坦露的情與理,而是心靈的連結,一種心領神會的共鳴感。 他跟報章主編黎佩芬商量,由辭職到開始畫畫、攞版位,不過是兩星期的事。 經好友轉達及介紹,他邀請到不同本地作者合作,從新晉到資深寫作人,亦不限文體,詩歌散文小說,展現廣闊的視角和敘事,唯一規定的,是要關於香港。 專欄取名《十二因緣》,源自佛祖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悟道的故事。

  7. 2017年2月24日 · 1. Connecting Space Hong Kong(北角):舊區新思潮 藝文共享空間. 位於北角住宅大廈地舖,與舊式洗衣店和車房為鄰,新思潮在此處醞釀撼動。 Connecting Space Hong Kong是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首間地區總部,自2014年5月成立以來,此藝文空間多次舉辦不同類型的跨文化藝術協作計劃、表演、工作坊及講座。 設計難度在於營造一個最具彈性的藝文空間,讓一切活動在此地發生。 粗糙的混凝土外殼被規劃成能自我適應的空間基礎設施。 為突出蘇黎世與香港如「隧道」般緊密連接,以及空間對鄰居開放交流的概念,此場地是一個多孔空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