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Causeway Bay 相關

    廣告
  2. 預訂 您在 酒店 的 銅鑼灣, 香港 網上. 價格優惠,真實客戶點評

搜尋結果

  1. 鯉魚門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和九龍東部。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

  2. 1972年8月2日海底隧道通車,由電視藝員沈殿霞乘坐一輛老爺車,率領一隊老爺車首先通過,場面輕鬆而熱鬧。 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是香港首條由九龍通往香港島的過海行車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

  3. 司機罷駛引致港島交通大混亂,可算是中巴由盛轉衰的轉捩點。當時的港英政府於1991年將中巴在1987年取消的12A線(中環至麥當奴道)公開競投,城巴憑著經營屋 巴士業務的經驗,獲得了這條路線的專營權。為引入競爭,政府在1992年延續中巴經營權時,取消中巴其中26條巴士線的經營權,並公開招標 ...

  4. 載有40多名港人的直通巴士,在汕尾海豐縣梅隴鎮疑閃避電單車翻側,首批11名輕傷傷者已返抵本港,全數轉到威爾斯親王醫院、屯門醫院繼續接受治療。另31名傷者仍留醫當地海豐彭湃紀念醫院,他們年齡介乎7至79歲,其中4名港人傷勢較嚴重,有2人顱底骨折,另2人分別肺部和脾臟受傷,大部分人僅 ...

  5. 有一定年紀的讀者,對中華巴士(中巴)應該不會陌生。其藍白色車身,是很多港人的集體回憶。今天,中巴雖已淡出巴士服務,但從前中巴與城巴士之間的龍爭虎鬥,仍極具戲劇性,值得在此舊事重提一番。中巴在1924年由顏成坤創立,最初在九龍半島和新界經營巴士服務。

  6. 颱風溫黛在1962年襲港,造成約180人死亡,當中約127人是在新界沙田及大埔區受吐露港風暴潮襲擊時身亡。另外53人失蹤,溫黛又令72,000人無家可歸;700多艘小艇嚴重受損;500多艘沉沒;24艘遠洋船擱淺;12艘出現碰撞。

  7. 早期小巴多為歐洲品牌,如金馬(Commer)、柯士甸(Austin)、摩利士(Morris)、福士(Volkswagen) 和福特(Ford) 等,也有來自日本五十鈴(Isuzu)。隨 時代發展,小巴服務不斷提升。在八十年代中期,專線小巴經營商開始從日本購入新款空調小巴豐田 Coaster、三菱Rosa、日產Civilian,日本小巴便成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