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① 由修習皈依趣入聖教之門。 ② 發起為一切現前安樂及究竟淨善根本的決定信心。 ※﹝初中分四:① 由依何事為歸依因,② 由依彼故所歸之境,③ 由何道理而正歸依,④ 既歸依已所學次第﹞. 辛一 由修習皈依而趣入聖教的殊勝大門: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 壬一 皈依之因: 皈依的因雖有多種,但是此處是像前文所說,我們很快便會死亡,不能長留此世,而且死後便會受自己的「業力」主宰,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投生處。 【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 」】

  2. 2020年6月24日 · 廣論消文 151-2 日常法師第二輪開示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 ※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 ...

  3. 2020年4月28日 · 廣論消文137 緣慮修習,成辦菩薩一切諸地波羅蜜多。. 廣論消文137 139頁11行. 丑二、白業果. 思惟白業果分二,一、白業,二、果。. 今初. 寅一、白業. 《本地分》說,於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起過患欲解起勝善心,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身業 ...

  4. 2021年2月19日 · 廣論消文313 312頁5行-313頁4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木三、攝義 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稀有。 所以,如果由最極猛利的大慈大悲和菩提心發動自心,為利有情而發願短期內速疾成佛,

  5. 學修最開始是敬神供佛,二是學習道理佛法來上進滋養自己,三是敬師供僧,四是大愛無畏施;第一第二是自己獲得佛法的利益,第三第四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是大功德。 寺廟神壇,每年都是七月中元普渡為慈悲法會,大多數會延請法師來誦經超渡。 最重要是召請鬼道眾生來受法食,再仰仗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宣誦經文讓一切餓鬼,皆能得度,成就無上功德。 贊普是贊助供養六道眾生齋食及法食的意思。 到廟裡參加贊普的意思,看似是幫廟方贊助普度宴請鬼道好兄弟,主要是為自己積功德、作善事,就是有佈施、做功德之意,等於就是施恩給幽冥的好兄弟們。

  6. 2021年2月5日 · 一、驅意解脫. 如果沒有苦,就不會希求從苦事中出離,所以受苦有驅使自己的心希求解脫的功德。 例如,有些人天天安逸度日,吃喝玩樂樣樣順心,便會認為人間的日子很好而不願出離。 我們常說,天身不如人身更有利於修習佛法,正是因為天人的生活太過安逸,生命都虛耗在享受中而不知出離。 《大唐西域記》記載: 往昔,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師子覺(無著菩薩的弟子)等三人發願往生彌勒淨土,他們互相約定,誰先往生見到彌勒菩薩,便回來告知。 其後,師子覺最先往生,但他過了三年都未回來相報。 後來,世親菩薩也捨壽往生。 六個月後,一晚,無著菩薩見一天人(世親菩薩)從虛空中降下,並敬禮無著菩薩。 無著菩薩說:為什麼這麼晚才來? 答:我捨壽之後往生兜率天,於彌勒內院蓮花中誕生,彌勒菩薩贊道:善來廣慧。

  7. 2021年3月14日 · 首先,對所化機佈施財物,以此緣起能使他生起歡喜心,而樂於聽受你的教導,並且依言行持,由此成為堪能接受教化的法器。 其次,以愛語能遣除他的障礙,斷除他對法義的無知、邪知或疑惑,使其信解所說之法。 再次,以利行能讓他一心串習聞思所引生的定解,將他從不善業中拔出,而修持善法。 最後,自己以身作則,安住修道,讓他隨學自己修持,因此以同事能促使所化修行不退轉,直至究竟。 午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 第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 第四、必須依靠四攝法來攝受眷屬徒眾: 佛說此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善方便,故攝徒眾,應須依此。 佛在《寶積經》、《妙臂請問經》等經中,宣說四攝法是成辦一切有情義利的善妙方便,因此攝受弟子務必要依靠四攝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