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年輕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愈早開始計劃,愈早去投資,對他們未來重拾信心的幫助會較大。 以30多歲之齡「退休」,令不少人稱羨。 Rain指,目前她的資產及現金流已經足夠她應付日常支出。 至於她有何理財心得? 個人的投資組合又是如何分配? 成績又係點? 下一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密切留意。 責任編輯︰陳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退休 財務自由 美股 股票 債券 概念 銀行 IPO 香港 YouTube.

  2. 2024年4月8日 · 撰文: 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4/08 13:30. 最後更新: 2024/04/10 14:36. 分享: MPF「懶人基金」7年來年率化回報6% 過去1年升逾13% 積金局於7年前起要求積金商必需要設立「預設投資策略」(DIS),俗稱「懶人基金」,包括適合較年輕的「核心累積基金」及適合將近退休人士的「65歲後基金」。 懶人基金推出剛滿7年,據積金局最新數據顯示,「核心累積基金」自2017年4月1日推出以來,年率化回報高達6%,過去12個月回報達13.3%。 過去7年港股曾創高峰,近年又持續向下調整,在這7年間,「懶人基金」較進取的「核心累積基金」年率化回報有6%,跑贏大市。 綜合多個基金種類來看,混合資產基金在強積金推出近24年以來,亦是表現最出色的基金種類之一。

  3. 2024年5月1日 · 撰文: 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5/01 11:55. 最後更新: 2024/05/02 10:16. 分享: 誇大職稱頭銜成常態? 報告︰僱主欲降成本 或有反效果導致人才流失. 在財富增值路上,讓自己收入增加是最好的理財方法之一。 但有報告指出,不少僱主為降低成本,採取了「提供誇大職稱」的策略,這情況在香港及大中華區較為常見,但只會造成反效果,導致公司內部效率低和不公平,並可能最終導致員工流失。 報告指,大中華區僱主常誇大職稱以降低成本; 香港六成的年輕員工期望12-18個月內可以晉升; 七成員工表示新的職稱無法使他們留在公司。 「負責人」或「經理」經驗要求不超過兩年.

  4. 2021年7月8日 · 黎永良擁有41年的投資經驗卻很少會如坊間大家所見的股評家分析員般開班教學。 雖然過去亦曾在電視上與觀眾分享個人於大市的看法,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讓一眾小散戶得到更多知識,亦希望透過個人的知識,希望散戶不用成為大戶的點心。 既然經驗豐富,問到他為何不開班? 他笑笑表示:「好嘢當然留畀自己人,點會教人! 」這句話又滑稽卻真實。 從他平日低調的作風,甚少於媒體曝光,也不難想像他為何無意開班授徒。 黎永良過去接受電視台訪問的足迹 . 點擊圖片放大. 黎永良平日生活也相當忙碌,若你知道他的家底,相信會更明白他根本不在意開班教學賺錢。 不過,筆者更相信他不想將太多「秘密武器」公諸於世。 他與坊間一般分析員的分別,在於他過往實戰出身,對於分清真假盤有一定的經驗,身經百戰的他相信也有很多「秘密武器」。

  5. 2019年3月20日 · 4個技巧鑒別理財網紅. 2024/05/23.

  6. 2023年12月6日 · 今年收益76% 跑贏98%同業 基金經理不投資AI︰「風險沒答案、贏家未出現」.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2/06 14:57. 最後更新: 2024/01/02 18:10. 分享:. 這家今年收益達76%的私募基金,令人意外地沒有投資人工智能(AI),而是靠押注拼多多,跑贏98%同業。. 在 ...

  7. 2023年7月28日 · 《福布斯》指大部分事跡不實. 《福布斯》指,在其他報道和新聞稿中,盧啟賢被介紹成: 「全球最大人壽保險經紀商」亞溢利國際(RE Lee International)的CEO兼所有者,公司保費約10億美元。 資產管理公司RE Lee Capital的創始人,管理80億至100億美元資產。 受過哈佛大學教育的投資者,2018年通過其私人投資公司RE Lee Octagon斥資12億美元購入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成立了價值2.5億美元的慈善基金會. 擁有世界各地6處房產. 是亞洲最大的香檳投資者和收藏家. 威廉斯一級方程式賽車隊的投資者. 但是,《福布斯》的調查報導指,上述説法大部分無法得到證實。 盧一家人總身價不到2億美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