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前論. 志怪小說在中國傳統小說裡,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中又以魏晉南北朝與清為兩大興盛期。 清代寫志怪小說的風氣,正是由《聊齋誌異》所興起,然其價值,並非僅此而已。...

  2. 《蘇氏易傳》是蘇軾在論義理、性命之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此思想主軸偏向道家思想,主宇宙化生源於「一」,是以自然獨化,無為而成。 其體一用無,無以其無心,故能成就萬物,無窮無盡。 此無在思想上,非一無所有,而是一種「思無邪」的思想;有思但無邪也,是以思而無心,無心則事成。...

  3. 〈冬官〉未亡說概述. 《周禮》〈冬官〉亡,補以〈考工記〉之說,從漢代至唐代,基本上皆無異議。 直至南宋,有了〈冬官〉未亡說的出現。 此說創始於胡宏 (1105-1155)、程大昌 (1123-1195)等。 胡宏從官職職掌來說: 大宰之屬六十有二,考之未有一官完善者,則五卿之屬可知矣。 而可謂之經與《易》、《詩》、《書》、《春秋》配乎! 又按〈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者也。...

  4. 進入新世紀,時間如一枚深水炸彈,二 三年六月黃國峻(1971-2003)在自宅自縊身亡;不及一年,二 四年四月袁哲生(1966-2004)亦在野外樹林自縊結束生命。. 短短十年,文壇痛失三位五、六年級十分出色的作家。. 說「重創」文壇,一點不為過。. 最令人不解的 ...

  5. 筆者有興趣的是,身為儒學創始人的孔子,其本身是否已具備了形上天的觀念? 為了探索這個問題,唯有返回原典中去尋出一些端倪,才是較為中肯的方法。 故本文首先略述孔子其人其事,以利了解孔子的思想,再接著交代一下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原始觀念,以此接續著孔子的思想。 最後的重點,還是在於原典的分析來得出結論。 此中古史資料的使用,其真偽一直是不可忽略的問題。...

  6. (一)對立轉化,一切現象都是在相反對立的狀態下形成;相反相成是推動事物變化發展的力量,而任何事物也是因著對立面而存在。 (二)循環運動的規律,事物變化是「相反相成」而來,故綜觀所有的發展事件,可以歸之「物極必反」脈絡。 三、生活準則的道: 「失道而後德」(三十八章);混一的道,在創生的活動中,內化於萬物,而成為各物的屬性,這便是「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