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日 · - HK MoneyClub. 【理財個案】33歲想擁3個物業可行嗎? 2021-12-01 龔成. 本人33和太太31歲,本人月入8.5萬元及太太月入1.7萬元;二人家庭,沒有子女。 本人以個人名義持有新界自住物業,現估價580萬元,欠銀行按揭350萬元,月供14000元,太太名持持有新界村屋,現估400萬元,欠按揭70萬元。 更多內容: 【理財個案】18歲想在25歲前儲100萬 、 【理財個案】擁千萬現金打造每月6萬退休收入. 夫婦二人手持現金有50萬元,股票幾萬元。 月供股票有煤氣 (SEHK:3)、盈富基金 (SEHK:2800)、比亞迪 (SEHK:1211),共5000元。

  2. 2021年8月31日 · 2021-08-31 Dave Leung, CFA. HK MoneyClub成立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分享共同投資理念的社區 (community)。 這個收費欄目標好清晰,亦是公司logo設計理念,catch the rising star (捕捉明日之星)。 訂閱可得到什麼? 「發掘潛力倍升股」 :發掘真正做業務,有潛力可以倍升,甚至十倍股。 主力是港股及美股。 「潛力股」 :通常是落選股,但都有值得留意地方及上升潛力。 或會先放入監察名單。 「大市及宏觀動態分析」 :重大經濟、宏觀或政策對個別行業/公司投資價值影響。 「熱門股」 :市場大熱大家都關心的股份。 通常有上升潛力或可能大跌才寫。

  3. 2021年12月21日 ·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如果你真心想累積財富,就由月供股票開始,以「儲股」的模式進行,不要再炒賣。 更多分析: 有潛力再升的高增長晶片股. 2022年美股投資格局主調. 一隻增長力強勁的財務軟件股. 美股看似風平 高增長股為何洶湧? 恒指撈底的高勝算策略. 有倍升動力的「先買後付」股.

  4. 2020-07-17. Moneyclub Staff. 小弟今年36歲,太太33歲。. 現居自購兩房私樓(現估值600萬),欠大約190萬銀行按揭,每月供約13500(尚有約14年供完)。. 我年薪約70萬、太太38萬,我有現金約80萬、太太有40萬,大家都收入穩定。. 每年保險支出約10萬(包括自己母親人壽 ...

  5. 2021年12月15日 · 2021-12-15 龔成. 本人30,月入2萬元,太太月入1.5萬元。. 減去支出(包括保險、供樓及比家用)基本上儲唔到錢。. 擁有一物業自住,買入價230萬元,現在500萬元左右,還欠150萬元供完,每月供款1.1萬元。. 亦有一物業係大陸,約值60萬港幣左右,股票市值25 ...

  6. 2022年8月26日 · 最近睇到幅圖,見到香港各年齡層的人口流失的情況,都相當令人擔憂。 對於仲住係香港的我講,睇到非常心噏,諗番以前,細個個時,大家都爭住香港,香港係一個大家捧係手心的東方之珠,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一個只要肯努力就遍地黃金的地方,一個無乜自然災害無大地震的地方,一個唔需要擔驚受怕治安亦都相當唔錯的地方,一個四季分別不太冷不太熱的地方,一個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的地方。 近排行落街,見到地鐵的廣告板着燈的愈來愈少,吉咗的愈愈多,就愈愈感慨。 呢兩年,相信大家都見到,三餸飯四餸食開到周街都係,呢d無乜裝修,小本經營的店,如雨後春筍咁,取代咗過去滿街的鐘錶珠寶化妝門店,錢大媽、佳寶、360愈開愈多,呢D平價實惠的店舖,取代咗以前高檔亮麗的門店。 望咗呢個轉變,心情實在好難舒暢,仲可以話係非常低落。

  7. 2021年7月22日 · 太太全職家庭主婦。 女兒4歲K2,後年直上私立小學,由於升小後平均學費+雜費要接近每月$7,000,目標希望可以她小學時每月投資回報有$5,000至$7,000,以當作學費補貼,以減低家庭經濟負擔。 扣除家庭開支雜項,現每月儲不到餘錢,有幾個月份更可能會出現超支情況。 現有少量資產如下,希望盡量在不動用現有儲蓄下,替女兒交學費以及追到未來6年 (小一至小六)的通漲開支。 1) 自住物業,月供4800左右。 2) 澳元債券投資 AUD$30,000 左右 (可以隨時想消,每月收AUD$200 利息,是否應該繼續持有? 因為毫無增長,AUD匯率現不斷下跌,unit price還要蝕錢,已購入超過一年) 3) 美元人壽儲蓄保險定期,US$60,000 (到2023年,可以全數取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