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2日 · 人稱李超人的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對新經濟股一直興趣濃厚其中Zoom (NASDAQ: ZM)因受惠疫情生意、股價齊暴漲,令「誠哥」持股市值一度升至110億美元。 另外,李超人曾經投資過電玩股雷蛇 (SEHK:1337)也受惠疫情,股價會否有另一番憧憬,甚至今有望轉盈?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早於2017年4月曾參與雷蛇(Razer)D輪融資,投資2500萬元(美元.下同)認購優先股,佔雷蛇上市後股權1.29%,令雷蛇當時成為「誠哥概念股」之一。 其後,雷蛇於17年11月上市,上市定價3.88元,初期曾爆升4成,惟及後公佈同年業績,虧損大幅擴大1.8倍,再加上之後持續虧損,令股價走勢每況愈下。 雷蛇扭虧在望.

  2. 2019年12月11日 · 2019-12-11 Steven Cheung. 長和系舵手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3. 2021年7月9日 · 嘉誠在6月30日增持長實後暫時再沒有增持,惟以最近8次增持行動的每股平均購入價均超過50元港元出發,不但意味嘉誠相信在這個相對高的價位增持仍然有利可圖,更意味只要股價維持在50元水平嘉誠仍然願意增持。 雖然大股東增持有限制,惟嘉誠增持意欲明顯,即使暫時已經增持到了年度上限,但進入新一年又會重新進行增持大計,故投資者購買長實等嘉誠派錢為十拿九穩的部署。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立即 按此 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 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 》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4. 2023年3月27日 · 2023-03-27 Steven Cheung. 長和系早前公佈業績,系內12在港上市公司派發業績各有長短,現在正是時候全面檢閱揪出最佳業績股。. 不過,股息是檢驗業績唯一標準,原來業績最佳還是長和系上市公司還是由嘉誠直接持股的兩大上市旗艦,即長實集團(1113 ...

  5. 2020年2月17日 · 肺炎爆發之前嘉誠已經戰略性地使其業務多元化,使長和在綜合企業同行一直表現不差。 現在國難當前,讓我們看看長和零售業務如何顯示其被低估的價值。 防禦性企業. 長和旗下零售業務屈臣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連鎖零售集團,在全球25個市場設有超過一萬零售店。 集團涉及的商品包括有保健產品、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食品、飲品、電子產品、洋酒及機場零售業務。 2018年按核心業務劃分收益零售佔37%,比其他核心業務高出一倍。 整體而言,屈臣氏零售業務沒有因為自上年社會事件起非必需性消費類銷售大幅下滑,反而無論經濟好壞,市場對化妝品及健康產品都有一定需求。 再者今次武漢肺炎最能體現到醫藥、物流的重要性。

  6. 2022年2月12日 · 美國上市市值最大的醫療保健ETF,係XLV,佢的資產值高達3 50億美元, 佢的回報表現又點呢? 過去十年, 連股息的總回報高達380%,遠超宏利隻康健。 XLV的expe nse ratio好低,僅0.12%,而宏利康健則高達1.92%, 兩者相差成1.8%,十年落黎,回報就差好遠。 睇番美國上市十大市值的ETF的費用率,無一隻係超過1%的, 最貴個隻係ARKG,都只係0.75%,望落比一眾香港 MPF 的 基金都算係平啦,但佢expense ratio已被打入C級! 即係係外國的標準黎講已係好叉貴。 最平個隻FHLC,更加係低至0.08%。 費用率高低直接影響到基金的長遠表現。

  7. 2021年4月9日 · 香港首富嘉誠經常增持旗下集團股票,例如長和(SEHK:1)及長實地產(SEHK:1113),不少股民頻繁跟著操作,每次嘉誠增持股票時,投資者便跟。 可惜,回測發現,嘉誠購入的時間與份額皆與股價後市表現無關,Regression相關性只有0.1以下。 另一例子同樣是股民愛股 — 領展(SEHK:823),CEO王國龍不時亦會調整持股。 數據發現王國龍於2020年之前一直增持領展,但卻在2020年初連續兩次大額減持,股價便由當刻起見頂。 數據發現王國龍出手的命中率超過8成,因此,絕對值得參考。 把同樣邏輯放回騰訊身上,南非大股東Naspers於過去5年只有一項減持,相信騰訊的炒都會有留意,就是於2018年初發生,同樣是2%的減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