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6日 · 不少地區近年都開始協助這些群體再就業例如香港再培訓局最近便推出專門協助後50」 (即50歲或以上)人士再就業的免費課程美國政府和企業亦重視這個問題推出類似中老年再培訓計劃然而過程中面臨很多挑戰不少女性和中老年勞工都認為再培訓雖有助他們求職新工作的收入卻始終無法與以往相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估計,全球接近100萬名勞工可能在自動化浪潮下失去工作,情況在礦業、建造業和化工行業等最嚴重,估計僱員需時約一年再培訓。 埃森哲諮詢公司 (Accenture)調查亦發現,多達54%銀行業高層人員認同,業內出現技術錯配。 美額外補貼「後50」進修.

  2. 2020年11月2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恆諾長者退休後仍會繼續對社會作出貢獻僱員再培訓局連續第二年推出後50實習生計劃」,協助仍有意及有能力就業 ...

  3. 2019年3月19日 · 2019-03-19. 不少人希望找到一份薪高、糧準、福利好「筍工」,但對於不少殘疾人士來說,能找到一份工,已是難能可貴。 香港失業率低,勞工市場面對人手短缺,但殘疾人士卻失業率高企,即使擁有大學學位,求職路上仍然面對重重困難。 儘管政府透過津貼及推廣,鼓勵更多僱主聘請傷殘人士,但有調查顯示,殘疾人士失業率仍屬高水平。 殘疾人士團體多年來向政府爭取制訂就業配額制度,會是解決問題萬靈丹嗎? 下文將作出探討。 余禧 特約作者. 各地為協助殘疾人士就業,主要分為兩種取向︰. 1. 機會平等取向.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pproach) .以反歧視法為基礎. .欠缺彈性,僱主被迫聘用殘疾人士. .例子︰如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 2. 「定額進用」取向.

  4. 2014年5月19日 · 例如當大量年輕人流入不穩定又沒未來的低薪勞動派遣工作之時社會上剛剛進入勞動市場的年輕一代可能會對人生產生自我半放棄的態度另外相對以前的失業人士來說面對高學歷人士失業及在職貧窮Working poor) 等問題時,政府亦會較難提供合適的社會福利方案以及支援。 再者在職貧窮的年輕家庭亦可能因缺乏資源為年輕子女提供較好的升學機會產生出跨代貧窮Intergenerational poverty)等問題。 最後,高學歷的貧窮或在職貧窮家庭也多傾向於選擇不生育或減少生育來應付貧窮問題,所以可能因而造成社會整體出生率(Birth rate)下降的後果。

  5. 2013年2月28日 · 有報道指,「80後」、「90後年輕人寧願為理想做兼職過低薪生活也不願為養家放棄理想因而開始有50後已逐步退休的父母需要重投職場 ...

  6. 2012年10月29日 · 相信很多學生及家長都可能知道,修讀護理學系學生,不論是註冊或登記護士,都必須於畢業前分別完成1,400小時或1,500小時實習時數,真正感受病房實戰環境,將所學應用於病人身上,如打針、插喉、量血壓等。 不少學生說,實習中所學甚至較課堂中領略更多。 不過,筆者近日才知悉,不少家長誤以為這些實習是帶薪學習,學生完成將可獲得薪津,但其實護士實習工作是沒有任何薪酬,因相對來說,負責於病房教授學生現職護士,也同樣沒收取額外薪酬去教導學生。 醫管局提供 獨有兼職位.

  7. 2020年11月26日 · 2020-11-26. 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盪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香港勞工市場面對巨大壓力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宣布特區政府會創造更多行業為本的就業機會給有志投身該行業的人特別是近年畢業的青年人涵蓋6大行業林鄭月娥表示要助勞工走出困境政府須竭力恢復經濟開創就業機會增加培訓及再培訓機會加強人力配對的工作和優化社會福利制度的安全網。 她留意到一些前景較好的行業計劃特別受歡迎,如由金融發展局獲撥款1.8億元推行的「金融服務業創職位計劃」,共1,500個由政府補貼僱主每月1萬元的就業名額在計劃推出3星期內已接近全數獲合資格的金融業務公司成功申請。